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蘇軾 《惠州一絕》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惠州一絕 / 食荔枝》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不辭 一作:不妨)

蘇軾詩詞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羅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黃梅天天都有新鮮的。
如果每天吃三百顆荔枝,我願意永遠都做嶺南的人。

注釋
羅浮山:在廣東博羅、增城、龍門三縣交界處,長達百餘公里,峰巒四百多,風景秀麗,為嶺南名山。
盧橘:橘的一種,因其色黑,故名(盧:黑色)。但在東坡詩中指枇杷。《冷齋夜話》 卷一載:“東坡詩:‘客來茶罷無所有,盧橘楊梅尚帶酸。’張嘉甫曰:‘盧橘何種果類? ’答曰:‘枇杷是也。’”
嶺南:古代被稱為南蠻之地,中原人士聞之生畏,不願到廣東來。此句有三個版本。本詩為“不辭長作嶺南人”、《蘇東坡全集》:“不妨長作嶺南人。”、《錦繡中華歷代詩詞選》:“總教長作嶺南人”

簡評

紹聖三年(1096)作於惠州,此題下有兩首,這裡選第二首。嶺南兩廣一帶在宋時為蠻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遷客逐臣到這裡,往往頗多哀怨嗟嘆之辭,而東坡則不然,他在這首七絕中表現出他素有的樂觀曠達、隨遇而安的精神風貌,同時還表達了他對嶺南風物的熱愛之情。

蘇軾名句,惠州一絕名句

詩詞推薦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