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慎《草書五律軸》

作者:黃慎 書體:草書

黃慎《草書五律軸》

黃慎《草書五律軸》 ,資料不詳。

黃慎《草書五律軸》

卒年不詳,1770年尚在。字恭壽,一字恭懋,號癭瓢子,又號東海布衣等。福建寧化人。自幼家貧,因無錢讀書,遂隨父自學,後父早世,為贍養慈母,放棄舉子業的 願望,學畫謀生。   

他年方十八、九時寄身蕭寺,白天作畫,夜間從佛光明燈下刻苦讀書,技藝大進。凡人物、花鳥、山水、樓台、蟲魚等,無一不能,但他並不以這些為滿足,一次看他先生的作品說:“吾師絕技難以爭名矣,志當自立以成名,豈肯居人後哉!” 他自己總結一生走過的道路,感慨地說到:‘余自十四、五歲時便學畫,而時時有鶻突於胸者,仰然思,恍然悟,慨然曰:‘余畫之不工,以余不讀書之故。’於是折節發憤,取毛詩、三禮、史漢、晉宋間文,杜韓五言詩及中晚唐詩,熟讀精思膏以繼晷,而又於昆蟲草木四時推謝榮枯,歷代制度衣冠禮器,細而致於夔蛇鳳,調調刁刁,罔不窮厥形狀,按其性情,豁然有得於心,應之於手,而後乃今始可心 言畫矣。”正是這種凝思結想、廢寢忘食、苦攻不輟,黃慎才從一個小畫工成長為一位“詩畫名大江南北”的名家。

黃慎曾出遊豫章(今南昌),遍歷吳、越。他的成績受到他的老師上官周的熱情讚揚和高度評價,他說:“吾門有黃生,猶右軍之後有魯公也。”鄭板橋為詩贈之:“家看古廟破苔痕,慣寫荒涯亂樹根,畫到精神飄沒外,更無真相有真魂。”

黃慎草書,得懷素筆意,用筆枯勁,上下勾連,喜作怪筆,人多難以辨認。他的詩情韻清遠,如岩絕,煙凝靄積 ,能非凡境。被同鄉人雷宏收集起來,編為《蛟湖詩抄》。

2019-12-09 17: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