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歷代書法>> 書法欣賞>> 書法答問(2)正文

書法答問(2)

作者:不詳 書體:書法家

【書友】初學書譜是原大好,還是寫放大版好呢?

【書法君】可以原大,也可以採用放大版的字帖(便於更細微地觀察體會書譜筆法之妙),但臨習時不可以過大,書譜本身的字很小,略大是無妨的。

書譜是向字內窮微究妙的,筆下變化極盡燦爛,這么豐富的筆法,如果用大字來寫,毛筆需要重重落筆在紙面上,毛筆的鋒面與紙面所產生的形態變化就不夠豐富;即使用大筆,人的運腕空間有限,亦不能表現更多層次上的變化。所以,寫書譜不宜太大。

書法答問

【書友】顏體行書與王羲之行書區別能講一下嗎?

【書法君】首先,顏行與二王在總體上是一脈相承的,顏魯公早年的多寶塔是二王一路的筆法居多,晚年自書已意,歷經戰爭離亂親人喪生的痛苦,筆下更是老辣蒼莽漸至圓融,這裡面是包含了傳統二王的筆法與顏魯公自身的理解,顏魯公的行書三稿,實際上既是二王大道上的一朵充滿個性美的花,與遍地的鮮花不同,它有別樣的趣味,自成一體系。從技法上分析,區別在哪裡呢?

1.從用筆法上,二王筆法遵勁、多有精緻,且結體飄逸秀麗,有神龍游天之美; 顏行更多蕭散,如屋漏痕,別有一番蒼莽的意象;

2.從字的取勢上,二王以書為美,追求一種形式上的極致美感; 顏魯公的行書更具書寫性, 它整體呈從右向下順時針書寫方式,這是符合人類書寫的生理特點的,很多人覺得寫顏行就像順手向右劃圓,這么寫字是最舒服的,對吧? 我們所知的顏魯多在老人家喪親或爭座位等比較激動的時候書寫的,自由自在地表達激動的情緒,出來就是一篇好作品,這就是境界。

【江蘇書友】現在許多展覽作品包括“大家”作品,似乎用筆講究,結字力求醜陋,這種現象正確嗎?

【書法君】好吧,這個問題夠尖銳,不給我迴避的空間啊。事實上確實如此,近幾年的國展上,包括幾月前的五屆蘭亭展和本月的十一屆國展,廣受好評的往往是參展的選手的作品,而評審、名家的作品實在是有點慘不忍睹,這是事實。

我講過了,早幾十年的書法家所處的時代,沒有我們現在這樣的機會夯實傳統基礎,有這么多的經典法帖臨摹,有這么多的時間,這么好的條件臨摹字帖。等他們上位之後,手下的傳統功夫不夠,只能一味向個性風格上去表現,儘量讓自己與眾不同,而不敢稍近傳統(會露怯啊),所以看在欣賞者的眼裡,就是極力誇張、處處露醜了。說這些,是讓大家了解,不是自己的審美有問題,是老一輩書法家的字確實不夠傳統;另外也想說,對此,我們要寬容看待,不要動輒罵罵咧咧,尊重前輩,勉勵自己,加油!

【書友】現代學黃山谷的成家的好像很少,起碼學蘇字的有趙朴初,米字有周慧珺、曹寶麟,是否黃字更難學?

【書法君】涪翁位列宋四家第二,在前些年確實被認識的不夠。我以前連續寫過幾篇解讀黃山谷的文章,可以找來讀一讀。 他稍早一點時間寫的行書,二王一路的比如教審帖、惟清靜道人、制嬰香方帖等,包括後來的花氣熏人帖等,筆法燦爛如花,但早些年聞者寥寥。 蘇軾死後一年,他寫的松風閣詩卷雖然被列入天下十大行書,實際上更應該是楷書。包括他的砥柱銘、送十九侄之類,都是。這裡有個矛盾的地方,我們將他的書法列為最經典、最可學的行書作品如松風閣詩卷,實際上更應該是楷書,而他早年寫的行書,又未得如此廣為所知。

不過現在,學黃字的漸漸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