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歷代書法>> 書法欣賞>> 書法寫好了,該如何鈐印?(2)正文

書法寫好了,該如何鈐印?(2)

作者:不詳 書體:中國書法報

先說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要鈐這個印?

很多人是糊裡糊塗地就想蓋多幾個印,沒想過為什麼。一般情況下,鈐印有其功能上的需要:比如說調整一下字裡行間的節奏,比如說破除呆板的格式,以小塊紅色破整塊黑色,萬黑墨色一點紅,有如寒夜粉梅更添一份動人;比如說穩定重心、平衡整體等等,我們常用起首印與壓角章幹這個事,對吧?這些是比較常見的。

當代書畫作品往往篇幅巨大,不僅字內大,還要求無限向外延伸,打開想像空間,於是還有一些突破了作品邊界的鈐印方式。比如說,騎縫、跨邊,等等,它們要突破單一作品的邊界,而形成更廣闊的整體感。比如說連線,這種很多時候用於幾條屏風之間的呼應。有一些小品,明明中間有足夠的空間鈐印,可是印章偏偏蓋線上外,甚至作品上只留一半的印,為什麼呢?騎縫跨邊,打開想像空間,你會想像這紅色的部分跨過了邊界,後面是什麼樣的世界呢?欲知詳情如何,請聽下回分解——你看,很多電影的下集就是這么乾的。它不一定拘於在某個故事裡完整(突破了完整的故事創作規律,留下一個坑),故意留下一條突破邊界、指向未知的線索。

一幅作品有時候很難把握整體平衡的,不一小心就歪了。怎么辦?這時候就可以用到起首章與壓角章,它們的作用是抬頭與壓陣。

可能有人會問:怎么我看一些作品上蓋了密密麻麻的小印,難道每一個印都有必要、都有作用?這又是什麼用意呢?這種情況也許創作者的用心並不在某個孤立的印上,而是將印當成了一個個點與色塊,合起來形成一種與作品風格相融合的意象。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一篇作品看完了,往往會留下一個疑問:這么牛叉,作者何人?於是,作者就謙虛幾句遞上名片,亮出自己的名號,作品尾部要落款字要鈐名章。(每想到此處在我眼前就浮現出這樣一幕:一夥剪徑的強人大喝一聲:“咄!來者何人?”過路人馬上客客氣氣地遞上拜帖,答曰:“鄙人乃是龍門鏢局少鏢頭書法君,路過寶地,還請大王行個方便!”)

說到這裡,我們已經可以總結出很多的關鍵字,來表示印章的功能:引首、抬頭、呼應、連線、壓陣、突圍、騎縫、跨邊,以及報上名號,等等等等。

在我們每蓋一個印章之前,先想一想,為什麼要鈐這個印,它的功能意義是什麼?想想上面的關鍵字,如果沒有用,那很可能是失敗的,或者蓋在不恰當的位置上了。

書法寫好了,該如何鈐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