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陳壽傳》“陳壽,字本仁,其先新淦人”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陳壽,字本仁,其先新淦人。祖志弘,洪武間代兄戍遼東,遂籍寧遠衛。壽少貧甚,得遺金,坐守至夜分,還其主。從鄉人賀欽學,登成化八年進士,授戶科給事中。視宣、大邊防,劾去鎮守中官不檢者。又嘗劾萬貴妃兄弟及中官1梁芳、僧繼曉,系詔獄。得釋,屢遷都給事中。
弘治元年,王恕為吏部,擢壽大理丞。劉吉憾恕,諷御史劾壽不習刑名,冀以罪恕。竟調壽南京光祿少卿,就轉鴻臚卿。
十三年冬,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延綏。火篩2數盜邊,前鎮巡官俱得罪去。壽至,蒐軍實,廣間諜,分布士馬為十道,使互相應援,軍勢始振。明年,諸部大入,先以百餘騎來誘。諸將請擊之,壽不可。自出帳,擁數十騎,據胡床指麾飲食。寇望見,疑之,引去。諸道襲擊,斬獲甚多。朝廷方遣苗逵等重兵至,而壽已奏捷。孝宗嘉之,加錄一等。逵欲乘勝搗巢。駐延綏久,戰馬三萬匹日費芻菽不貲。壽請出牧近塞,就水草,眾有難色。壽跨馬先行,眾皆從之,省費數十萬。當戰捷時,或勸注子弟名籍,壽曰:“吾子弟不知弓槊,寧當與血戰士同受賞哉?”竟不許。
十六年以右副都御史掌南院。正德初,劉瑾矯詔逮南京科道戴銑、薄彥徽等,壽抗章論救。瑾怒,令致仕。尋坐延綏倉儲虧損,罰米二千三百石、布千五百匹。貧不能償,上章自訴。瑾廉知壽貧,特免之。中官廖堂鎮陝西貪暴,楊一清以壽剛果,九年正月起撫其地。堂初奉詔制氈幄百六十間,贏金數萬,將遺權幸。壽檄所司留備振,復戒諭堂勿假貢獻名有所科取。堂怒,將傾之。壽四疏乞休,不得。堂爪牙數十輩散府縣漁利,壽命捕之,皆逃歸,氣益沮。其秋,拜南京兵部侍郎,陝人號呼擁輿,移日不得行。逾年,乞駭骨,就進刑部尚書,致仕。
壽為給事中,言時政無隱,獨不喜劾人,曰:“吾父戒吾勿作刑官,易枉人。言官枉人尤甚,吾不敢妄言也。”嘉靖改元,詔進一品階,遣有司存問,時年八十有三。壽廉,歷官四十年,無家可歸。寓南京,所居不蔽風雨。其卒也,尚書李充嗣、府尹寇天敘為之斂。又數年,親舊賻助,始得歸葬新淦。
(節選自《明史·陳壽傳》)
[注]1中官:宦官。2火篩:明朝時,一個北方的少數民族的首領。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擁數十騎 擁:帶領
B.就水草 就:靠近
C.尋坐延綏倉儲虧損 坐:因……獲罪
D.贏金數萬 贏:贏得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延綏 B.而壽已奏捷
以弱天下之民 或五十步而後止
C.寧當與血戰士同受賞哉 D.所居不蔽風雨
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 及其所之既倦
11.下列句子,能表現陳壽為官“無隱”的一組是
1嘗劾萬貴妃兄弟及中官梁芳、僧繼曉 2諸將請擊之,壽不可 3劉瑾矯詔逮南京科道戴銑、薄彥徽等,壽抗章論救 4吾子弟不知弓槊,寧當與血戰士同受賞哉 5復戒諭堂勿假貢獻名有所科取 6言官枉人尤甚,吾不敢妄言也
A.134 B.256 C.135 D.246
12. 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陳壽巡撫延綏時,精心謀劃,籌集軍用物資,對兵力進行合理的軍事布置,軍威開始振奮,表現出不凡的軍事才能。
B.弘治十三年,敵寇大舉進犯,因為兵力空虛,陳壽故意只帶領幾十個騎兵出帳,指揮飲食,上演了一出精彩的“空城計”。
C.廖堂鎮守陝西時貪婪can6*暴,陳壽受命做陝西巡撫,下令對對廖堂那些盤剝百姓的爪牙進行抓捕,遏制了其囂張氣焰。
D.陳壽為官廉潔,前後做官四十年卻從未購置房產,可謂兩袖清風,甚至他死後也是在親朋故舊的幫助下才得以歸葬故鄉。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祖志弘,洪武間代兄戍遼東,遂籍寧遠衛。(3分)
(2)劉吉憾恕,諷御史劾壽不習刑名,冀以罪恕。(3分)
(3)其秋,拜南京兵部侍郎,陝人號呼擁輿,移日不得行。(4分)
參考答案
9.D(贏:剩餘,贏餘)
10.D(A介詞“憑藉……的身份”/連詞,表目的,相當於“來”。B連詞,錶轉折/連詞,表順承。C介詞,“和”/連詞“和”。D助詞,與後面的詞語構成名詞性所字結構)
11.C(2表現陳壽在軍事上判斷形勢的能力。4表現陳壽廉潔自律。6自述“不喜劾人”)
12.B(“兵力空虛”錯,後文提及“諸道襲擊,斬獲甚多”,可見有一定兵力)
13.(1)祖父陳志弘,洪武年間代替兄長戍守遼東,於是入寧遠衛軍籍。(3分。關鍵點:戍、遂、籍)
(2)劉吉恨王恕,暗示御史彈劾陳壽不熟悉刑律,希望以此歸罪王恕。(3分。關鍵點:憾、諷、罪)
(3)這年秋天,陳壽被任命為南京兵部侍郎,陝西百姓哭喊著簇擁在他的車子周圍,很長時間不能起行。(4分。關鍵點:拜、號呼、擁、移日)
參考譯文
陳壽,字本仁,他的祖先是新淦人。祖父陳志弘,洪武年間代替兄長戍守遼東,於是入加入寧遠衛軍籍。陳壽年少時十分貧困,拾到別人丟失的錢,坐等到半夜,歸還失主。跟從同鄉人賀欽學習,考中成華八年進士,被授予戶科給事中一職。巡視宣、大邊防,彈劾罷免行為不端的鎮守宦官。又曾因彈劾萬貴妃的兄弟以及宦官梁芳、僧人繼曉,被關入欽犯監獄。得到釋放,積功升遷任都給事中。
弘治元年,王恕掌管吏部,提升陳壽為大理丞。劉吉恨王恕,暗示御史彈劾陳壽不熟悉刑律,希望以此歸罪王恕。陳壽最終被調任南京光祿少卿,就地專任鴻臚卿。
十三年冬,陳壽憑藉右僉都御史的身份做延綏巡撫。火篩多次進犯邊疆,前任鎮巡官全部獲罪離職。陳壽到任後,聚集器械和糧餉,廣泛派遣間諜,分別布置人馬為十路,讓他們互相策應救援,軍威開始振奮。第二年敵寇各部大舉進犯,先派一百多騎兵前來引誘。諸將請求攻擊,陳壽不同意。他親自出帳外,帶領數十個騎兵,在胡床上指揮飲食。敵寇望見,對此感到疑惑,便引兵退去。官軍諸路襲擊敵人,斬首俘虜很多敵人。朝廷正派遣苗逵等大軍到來,而陳壽已上奏捷報。孝宗嘉獎他,加俸祿一等。苗逵想乘勝搗毀敵寇巢穴。在延綏駐紮了很久,三萬匹戰馬每天消費的草料無法計算。陳壽請求出去到邊塞附近放牧,靠近水草,眾人面露難色。陳壽便上馬先行,眾人都跟隨他,節省軍費數十萬。當戰鬥勝利時,有人勸他寫上子弟的名籍,陳壽說:“我的子弟連射箭和用矛都不懂,怎能和浴血奮戰的將士共同受賞呢!”最終也不答應。
十六年,陳壽以右副都御史的身份掌管南院。正德年間,劉瑾假傳聖旨逮捕南京科道戴銑、薄彥徽等人,陳壽直接上奏章解救。劉瑾大怒,令他辭去官職。不久因延綏倉儲虧損獲罪,被罰米二千石、布一千五百匹。陳壽家貧不能抵償,上書皇帝陳述自己的情況。劉瑾察知陳壽貧困,特許免罰。宦官廖堂鎮守陝西。廖堂貪婪can6*暴,楊一清認為陳壽剛毅果斷,九年正月,起用他巡撫陝西。廖堂當初奉詔製造毛氈帳篷一百六十間,贏餘白銀數萬兩,打算送給權貴幸臣,陳壽傳檄主管部門留作賑貸之用,又告誡廖堂不要借向朝廷進貢名義徵收財物。廖堂發怒,打算排擠他。陳壽四次上書請求退休,沒得到允許。廖堂的爪牙數十人分散在各府縣盤剝百姓,陳壽命令逮捕他們,這些人全部逃回,氣焰受到阻遏。這年秋天,陳壽被任命為南京兵部侍郎,陝西百姓哭喊著簇擁在他的車子周圍,很長時間不能起行。過了一年,請求退休,就地進升刑部尚書,退休。
陳壽任給事中時,談論時政直言不諱,唯獨不喜歡彈劾別人。他說:“我父親告誡我不要做刑部官吏,因為刑部官吏容易冤枉人。諫官冤枉人更加厲害,我不敢隨便說話。”嘉靖元年,詔令陳壽進一品官階,派遣主管官吏慰問,時年八十三歲。陳壽為官廉潔,做官四十年,竟無家可歸。寓居南京時,他的居所不能遮蔽風雨。陳壽去世後,上書李充嗣、府尹寇天敘為他收斂屍身。又過了幾年,親朋故舊資助,才得以歸葬新淦。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明史·陳壽傳》“陳壽,字本仁,其先新淦人”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
《明史·陳壽傳》“陳壽,字本仁,其先新淦人”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