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陳執中傳》文言文閱讀及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陳執中傳
陳執中,字昭譽,以父恕任,為秘書省正字,累遷衛尉寺丞、知梧州。帝屬疾,春秋高,大臣莫敢言 建儲者,執中進《演要》三篇,以蚤定天下根本為說。翌日,帝以他疏示輔臣,皆贊曰“善”。帝指其袖中曰:“又有善於此者。”出之,乃《演要》也。因召對便殿,勞問久之,擢右正言。逾月,遂立皇太子。
曹利用婿盧士倫除福建運使,憚遠不行,利用為請,乃改京東。執中嘗劾奏之,利用挾私忿, 出 執 中 知 漢 陽軍。
與夏竦同知永興軍,議邊事多異同,詔令互出巡邊,乃屯涇州,令諸部曰:“寇籍吾水草,鈔邊圖利,不除,且復至。”命悉焚之。表解兵柄,以為兵尚神密,千里稟命,非所以制勝,宜屬四路各保疆圉。朝議善之,就知陝州,復徙青州。於是請城傅海諸州,朝廷重興役,有詔不許。執中不奉詔,卒城之。
明年,沂卒王倫叛,趣淮南,執中遣巡檢傅永吉追至采石磯,捕殺之。召拜 參 知 政事。諫官孫甫、蔡襄極論不可,帝遣使馳賜敕告。久之,拜集慶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判大名府。河決商胡,走大名,程琳欲為堤,不果成而去。執中乘年豐調丁夫增築二十里,以障橫潰。以 吏 部 尚書復拜同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每朝退,閉中書東便門,以防漏泄。三司勾當公事及監場務官,權勢所引者,皆奏罷之,內外為之肅然。
執中在中書八年人莫敢幹以私四方問遺不及門惟殿前都指揮使郭承祐數至其家為御史所言遂詔中書樞密自今非聚廳無見賓客。及議謚,禮官韓維請謚曰榮靈。後改謚恭襄,詔謚曰恭。帝篆其墓碑曰“褒忠之碑”。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執中/在中書八/年人莫敢幹以私四方/問遺不及門/惟殿前都指揮使郭承祐/數至其家/為御史所言/遂詔中書/樞密自今非聚廳/無見賓客/
B.執中/在中書八年/人莫敢幹以私/四方問遺不及門/惟殿前都指揮/使郭承祐數至其家/為御史所言/遂詔中書/樞密自今非聚廳/無見賓客/
C.執中/在中書八年/人莫敢幹以私/四方問遺不及門/惟殿前都指揮使郭承祐/數至其家/為御史所言/遂詔中書/樞密自今非聚廳/無見賓客/
D.執中/在中書八年/人莫敢幹以私/四方問遺不及門/惟殿前都指揮使郭承祐/數至其家/為御史所言遂/詔中書/樞密自今非聚廳/無見賓客/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建儲,指立皇太子。皇太子又稱東宮,殿下。
B.出執中知漢陽軍,“出”,官員離開京城外放任職,離開了權力的中心,自然有貶謫的意思。
C.參知政事,又簡稱“參政”,是唐宋時期最高政務長官之一,宋代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職。
D.吏部尚書,是吏部的最高長官,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封勛以及禮儀、祭祀、宴餐、學校、科舉等事務的大臣。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陳執中因父任而步入仕途,因為在勸君王立太子的事上直言敢諫,得到了皇帝的嘉獎,並升任了官職。
B.曹利用女婿盧士倫被貶官為福建運使,因擔心路途遙遠不願意就任,曹利用向朝廷請求將女婿改任了京官。
C.陳執中與夏竦一起執掌永興軍,議論邊事意見多不相合,朝廷只好詔令他們各自為政巡視邊境,陳執中於是就屯駐涇州。
D.陳執中為官清廉,官員不敢因私事而請託他幫忙,各地拜訪或送禮的人也不曾登門,只有郭承祐多次登門拜訪,因此受到御史的彈劾。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於是請城傅海諸州,朝廷重興役,有詔不許。執中不奉詔,卒城之。
譯文:
河決商胡,走大名,程琳欲為堤,不果成而去。
譯文:
答案解析:
9.【答案】【小題1】C
(1)C.“八年”是固定辭彙,不應分開,排除A; “都指揮使”是官職名稱,中間不斷開,排除B;“遂”順承連線“於是”,一般放在下句開頭,故在其前斷開,排除D;
(2)D.禮儀、祭祀、宴餐、學校、科舉屬於禮部職內範圍;
(3)B.“女婿盧士倫被貶官為福建運使”,貶官一說於文無據,原文是“曹利用婿盧士倫除福建運使”,並非貶官;
(4)於是請求築城傅海各州,朝廷對於新興起工役很慎重,有詔命不準許。執中沒有奉行詔命,終於築成城池。
黃河在商胡決口,洪水流向大名(府),程琳打算修築堤防,最終沒有成功就離開了。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宋史·陳執中傳》文言文閱讀及答案0
《宋史·陳執中傳》文言文閱讀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