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共鳴

曾經讀過一則寓言《坐井觀天》,青蛙坐在井底看天空,視野只有井口那么小,於是武斷認為天很小。我們總會嘲笑青蛙的行為,碌碌無為,見識短淺。因此習慣用“井底之蛙”來貶低某人。

喜歡史鐵生的文章,以自己獨到的見解對生命進行詮釋,尤其是那本《病隙碎筆》,在輪椅上坐了三十多個年頭的史鐵生由於雙腎功能下降,最終只得靠血液透析來維持生命。這對於一個曾經健康的人是多么殘酷,可以想像,史鐵生此刻的空虛與絕望,可事實並非如此,我在中看到的仍然是沐浴在心靈陽光下的開朗的史鐵生,在自己的精神領域中快樂徜徉。他的思想既執著又開闊,既深刻又充實。對此可以解釋,他的思想已在希望、樂觀中定形。面對肉體上的痛苦,他已習慣以堅強坦誠相待。可以這樣說,史鐵生是一個分身有術的人正如哲學家般,從肉體中脫離出來,站在精神的特定高度評價自己的得與失。在此書中,他經常把自己作為一個外人立體、巨觀的感知,讓人看到了肉體與精神的共鳴。

不知何時,我們總能感到生命脫離肉體的空虛之感,因為太多事情的平淡如水,感到悵然若失。漸漸熱衷於觸景生情,用一雙雙被單純的思想浸濕的雙眼,凝視與世間的一草一木,此刻感到的是一種慰藉,一種久久丟失的思想回歸內心的愉悅與安詳。此刻能最真切地體會到陶潛歸隱田園的依然自得,梭羅內心家園的寧靜與偉大。將滿腔熱情寄予山水,在無語中尋求安慰,在沉默中感悟真切,看到的是內心那塊璞玉渾金。但這種感受往往不會被人輕易理解,他人體會到的是愚昧無知,憤世嫉俗,逃避現實。其實結果逆然,他們正以驚人的承受力機械般的幹著自己的本質工作,以為這就是人生意義所在。然而在任何單調的事業中安守一生都是悲慘的,把它當成當作精神形式的存在,充實思想即是其中的收穫的成功,這是一種可笑復可悲的境地。現實生活中的我們的確很累,有多少心靈困頓是自我折磨,然後不甘心的在一次次咀嚼中再受傷害。真正的智者會用生命的力量化解種種遺憾,而不會藉助外在物質的得與失,讓自己擁有一份淺薄的驕傲。

生命的本質乃靈魂,充盈在人的肉體之中,當靈魂被平庸填滿,自己只有像井底之蛙,守護在肉體的最底層,用短淺的目光看待芸芸終生。想必其行為膚淺至極,終究一事無成。

大海是深沉博大的景物,我們感慨於它的浩蕩雄渾。大風來臨,一股強大的力量迫使海水向前涌去,碰撞岸邊的礁石,激起美麗的浪。“天下莫柔於水”,海水的破碎讓人憑添香銷玉殞之感。岸邊的礁石堅硬無比,充滿陽剛之氣。兩個完美的極端激起的浪花定然振奮人心。生命亦如此,肉體與精神的完美結合將會達到美好的境界。

此刻的我們,無需嘲笑井底之蛙,人人皆如此。被束縛在肉身凡胎這口井中,體會到的只有淺薄無知,需要從中分離出來,用思想填充內心。肉體與精神的結合,溢出的才是生命的脈脈清香。

 

完美的共鳴_完美的共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