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芝麻的研究

人們總是好奇,好奇是人們的本性之一。關於這種習性的來源,大致可以追溯到史前,在猿人向人猿轉化的過程中,先人們對陌生的環境很是畏懼,由畏懼而產生崇拜,由崇拜而產生各種圖騰。而不同的圖騰崇拜則產生不同的氏族,演化出不同的文化(其實一開始時是神話)。

今天我們用心理學來分析畏懼,會發現其實這是好奇心沒得到滿足,因而產生不信任感的一種表現。由此可見,關於好奇真是古已有之的,因此關於芝麻的研究也不過是在前人基礎上的發揮――其實,命題的產生無非是對於“芝麻變西瓜”這一構想的延續。

經本人悉心研究,最終發現,這“芝麻變西瓜”其實可以和“驢子變馬”比較分析,就好比新近較為流行的比較文學,文學比較一般。人們對這兩“變”饒有興趣,只是因為這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將不可能轉為可能,這就是好奇。據說這是人類進化的動力之一。

芝麻細小而灰溜溜,顏色灰暗而壓抑,因而是小角色;西瓜碩大而綠油油,具有流行的環保色彩,因而是大人物。當大人物的感覺是良好的,據致力於醬缸文化研究的柏楊先生通力總結,大致的好處是:出則汽車飛機,歡呼迎送,宴會訓話;入則高坐辦公桌後,簽字蓋章,紅包滾滾,權勢滔滔,見者裂嘴而笑,半屁而坐;為之拉車門而穿大衣,等等。因此,芝麻們打從娘胎里出來便在幻想著,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夠成為西瓜,因此關於“芝無論是多不起眼的芝麻,都要符合達爾文的進化論的(至於近來該理論市場行情頗為不佳,屢遭質疑等均是後話,在此不提),因此老芝麻們便把要變做西瓜的夢想通過基因傳給了小芝麻,小芝麻在加固這個夢想的同時又把它傳給了小小芝麻,如此反覆,終於有一天,有一個基因發生突變,變成了西瓜,芝麻族很是歡喜,趕緊加緊繁殖工作,於是全世界的芝麻都變成了西瓜,於是全世界都充滿了綠油油的環保顏色,於是世界終於實現了大同。妙哉,妙哉,吾道得行矣!孔夫子捋著老須,大笑。

正當芝麻們在歡呼勝利的時候,突然有個原來的老芝麻,現在的幼西瓜正怒不可扼地揪著另一個小西瓜,非要跟它沒完,原來那個小西瓜竟然敢叫先前的年高望重的老芝麻即現在的正當幼年的幼西瓜幫它拉車門,穿大衣。這時,芝麻們,不,西瓜們才發現現在居然沒有芝麻可以調遣了。這真是豈有此理的事情,歷經千辛萬苦之後竟然什麼好處都沒撈著!!!

我們討厭西瓜!我們不搞那個!我們需要芝麻!!全世界的西瓜們 * 了,它們把那些幼小的西瓜全都雜碎,弄得全世界瓜瓢四射,環球同此骯髒!結果,遺留下來的瓜籽都退化成了芝麻。

因此,芝麻們在遺傳基因中的第x條染色體上,繼‘我想當西瓜’之後又得出了如下信息:還是當芝麻好!

 

對芝麻的研究_對芝麻的研究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