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新與創新

公元前1098年,商朝最後一個昏君紂王一登基就將自己吃飯的筷子由竹製的換成象牙的;公元1990年,湖北省穀城縣縣委記劉有慶一上任就把一輛不算新也不怎么舊的黃色桑塔納轎車換成白色桑塔納新車……

當商紂王用上精美而結實的象牙筷子時,臣僚們都恭維說,只有這種筷子才符合國王的身份。紂王的叔父箕子卻對侄兒的這一“創新”非常恐慌,許多人都覺得莫名其妙,紛紛指責他是庸人自擾。箕子說,紂王現時用上了象牙筷子,原來那土製的飯碗和湯杯肯定也要改成玉石和犀角的;有了象牙筷子、犀杯和玉碗,裡面所盛的再也不會是原來的粗茶淡飯,而要換成象、氂、幼豹、駝蹄之類的美食佳肴;有了象牙筷子、犀杯、玉碗和美食佳肴,身上穿的那種粗糙短小的布衣則一定要換成綾羅綢緞,住的茅屋陋室一定要換成富麗堂皇的宮殿,還要築起高台樓閣來取樂。這樣下去,上行下效,國力不支,民怨四起,天下必失!

應該說,箕子是有遠見卓識的,後來的結果完全被箕子所言中。不出五年,紂王便沉溺於驕奢淫逸之中,成年肆意搜刮民脂民膏,大興土木,以酒為池,懸肉為林,最後在牧野之戰中被周武王打敗,蒙衣 * 而死,在歷史上存在了六百年的商王朝也和他一起壽終正寢了。

當穀城縣縣委書記劉有慶坐上新買的白色桑塔納的時候,其下屬是否像當年商紂王的臣僚那樣說了許多恭維話?他是否也有一個像箕子那樣的“叔叔”出來說話?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卻是肯定的,那就是下面那些頭頭腦腦的人物都從他與時俱進地用車的“創新”中受到了鼓舞。大家看在眼裡,樂在心裡,因為小老闆不可能不與大老闆保持一致。劉有慶從1990年10月上任到1993年4月兩年半中,別的不說,光是車就換了3次,黃色桑塔納換成白色桑塔納後,又把白色桑塔納換成進口的藍鳥王,再換成現代王。縣政府沒有錢,他便挪用企業流動資金和上面下撥的各種專項資金,先後達40多萬元。為了與大老闆保持一致,小老闆們樂壞也忙壞了,大家都競相買車換車,錢也都是到企業里去挪,到水利、農業、交通、城建等專項撥款里去摳,膽大者竟到救災款和民眾捐款中去掏。一時烏煙瘴氣,民憤鼎沸。有關媒體一披露,劉有慶及其跟隨者便倒了台,丟了位子,後來還因貪腐被判處12年徒刑……

古往今來的當政者履新都想創新,從政本應如此,但如果有誰還想像商紂王和劉有慶那樣“創新”,當官不為民執政,那他就應該先想一想商紂王和劉有慶們的命運,否則到時不僅要丟筷子、車子和位子,結局甚至還會更糟呢!

來源:福州日報 2012-02-13 18:15:44
履新與創新_履新與創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