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作文大全>> 散文>> 香線袋正文

香線袋

作者:吳安欽  (字數:1000字作文)

香線袋是鄉村剪紙藝術,是鄉村民眾心中的一種信物,也是供人們欣賞的藝術品。雖然裝著的只是一把點燃的香火線,實際上,它也裝滿了老百姓心中無限美好的願景和祈求。

我的祖母,是香線袋的剪裁能手。可以說,從祖母開始剪裁香線袋起,我們家鄉半數人家的灶堂上、神位前、祖宗香火盒裡張貼的,都是祖母剪裁的香線袋。

祖母出生在貧苦的漁民家庭,只上過兩年私塾,可是,出自她手裡的香線袋剪紙底本,那樣,那構圖,那字型藝術,無論如何不像出自一個半文盲人之手。單說其中的一個“百子千孫”構圖,祖母剪裁的既有隸體和篆體,也有黑體和仿宋體,構圖獨具匠心,情景交融,剪裁巧妙,線條繁簡分明,似斷猶連,花路針腳綿密,巧奪天工,整個圖案珠聯璧合,栩栩如生。那“孫”字更是別出心裁,如一群孫兒歡呼雀躍繞膝而坐,讓人聯想到一幅別開生面的和諧團圓之圖。還有“花好月圓”“青雲直上”“平安幸福”“萬紫千紅”“恭賀新禧”等等,字型各異,一件一色。不到十平方厘米的半圓形紅紙上,展示著祖母這位普通漁家婦女熱愛生活的精神風采,更顯示出她高超精湛的剪紙手藝。

據姑姑說,我們貼上第一張由祖母剪裁的香線袋,就引來了鄉親們肯定和讚賞的目光。周圍不少婦女上門討教學藝,祖母總虛心而認真地傳授技藝。然而,可能是缺乏耐心和毅力,認為剪紙看似容易,實則太難了,不少人半途而廢,更多的人便向祖母索要她的“藝術品”。剛開始,祖母不收錢,有求必應;後來,由於需求量不斷加大,在人們的建議下,祖母按每張香線袋五分錢來收取工本錢;再後來,因為紙張提價等原因,工本錢也提到了每張五角錢。儘管價格提高,祖母也日夜加班剪裁,她的香線袋仍然供不應求。有幾年的祭灶節,竟一時“洛陽紙貴”。有的婦女為要到祖母親手剪裁的香線袋,不惜費功夫整天在我們家裡等著,要祖母當場畫圖當場剪裁,以求目睹為快。

小時候,我並不理解家家戶戶為何要貼香線袋,特別是過祭灶節時。祖母說,別看貼在煙囪上的灶公默默無聞,其實,這灶公就是天派下來的大神。世間人一年中做了多少好事和壞事,他都一清二楚,且有一個本子記著,到了每年灶公節的時候,他就被天上召回去,向上蒼匯報各家各戶的情況。世上有幾人沒做過錯事,有哪戶沒有家長里短?因此,人們都要趕在節前換上新的香線袋,點香燒紙,還買來糖果、甘蔗、餅乾等甜食敬奉他,並祈求他“上天說好話,在家保平安”。在我看來,這民俗文化中有深意,教人要知反省,要存敬畏之心。

也許正是有這種文化的底蘊,家鄉的婦女們一直都喜愛著祖母的紅色香線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