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作文大全>> 散文>> 不老青芝山正文

不老青芝山

作者:郭永仙  (字數:2600字作文)

福建有眾多名山,青芝山應該算是袖珍的,山不高,也不見有宏偉壯觀的瀑布,只有澗流在交錯的洞穴山澗里吟唱。

青芝山位於連江縣琯頭鎮,聳立於閩江近海處的北岸,與琅岐島隔江相望,最高峰“蓮峰”海拔150米,形似初放蓮花而名。相傳古時以多產青色靈芝瑞草而得名,又因層巒疊嶂之間天然岩洞環套節連,奇石怪岩千姿百態,有“山一而洞百”之說,故又名“百洞山”。

青芝山經歷代修建,現已成為福建省著名的遊覽勝地。山上還有多處篆、隸、楷、行、草等字型的摩崖題刻,較著名的有明宰相葉向高的草書、清內閣學士陳寶琛的行書和福建船政創始人左宗棠的楷書。

董應舉披荊斬棘,開拓景觀,使青芝山“眾奇始出”

重遊青芝山,車直接開到山上,停在董公祠前。記得32年前游青芝山,並無此建築。不知董公祠是紀念何人。聽陪同的人說,這是紀念琯頭名宦董應舉的。聽到董應舉三字,我覺得這名字很熟,搜腸刮肚了一番,猛然記起,在《永泰縣誌》有關姬岩章節里,錄有董應舉的兩首詩。其一是寫一片瓦的,詩云:“山高月色寒,仄影人岩腹。照見古佛心,清光移枯木。群山委白雲,宿鳥起深谷。徙倚對軍持,晨曦何太速。”(《片瓦對月》)。另一首題為《姬岩古松》詩曰:“傑然出天際,遠望疑虬龍。拏攫絕壁上,垂蘿俯危峰。宿飽所受,元氣厚為鍾。枝幹太古色,雲溜穿其胸。皮膚剝落盡,間出青重重。鸞鶴見之舞,日月相追從。天姥時一游,夜半鳴笙鏞。雖無媚春姿,而有金石容。幸哉此僻絕,不辱於秦封。”

走進董公祠,仔細觀看有關董應舉生平。董應舉(1557~1639年)字見龍,號崇相,連江塘頭人(今琯頭鎮)。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進士,曾任吏部主事、文選主事、大理寺丞等。天啟元年官太常,陳急務數事,擢太僕卿兼河南道御史,經理天津至山海屯務,政績顯著,又遷工部侍郎兼理鹽政,巡鹽御史惡其侵官,被劾罷職,崇禎初復官。董應舉酷愛山水名勝,曾一度旅居武夷八曲涵翠洞。落職返鄉後,踏遍青芝山,與兒子鳴偉一道,披荊斬棘,開拓景觀,使青芝山“眾奇始出”,漸成一方名勝。董應舉鍾情山水,尤愛青芝山,朝夕與之相伴。常邀文人墨客同游青芝山,留下許多詩句鐫刻在石壁上,為青芝山增添了人文色彩。

林煥章熱愛青芝山,最終也把自己留在了山中

名山藏古寺,青芝山也不例外。

青芝寺為青芝山重要景觀之一,不少人把去青芝山遊玩簡稱為去青芝寺。據有關史料記載,青芝寺原建在八仙岩北,始建於唐。明萬曆年間,工部侍郎董應舉退歸隱,開拓青芝名勝,移寺於現址。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重修大士殿。1926年,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隱居青芝,與住持覺非交往甚密。

1931年,青芝寺大雄寶殿毀於火。1934年,林森主持重建大雄寶殿,並委琯頭紳士林煥章為監工。新建後的青芝寺外觀西式樓房,內部則是中國傳統建築的殿宇。中西合璧,繼承了中華民族宮殿式傳統建築風格,國內獨一無二,堪稱中國寺廟建築一絕。寺內正殿釋迦牟尼像系整棵楠木精雕而成,極其珍貴。還有九世班禪送給林森先生供奉的白玉佛,均被寺僧視為鎮山之寶。

我們沿著小道返回。路過一座青石建造的墳墓,仔細一看,知這是林煥章的墓。關於林煥章其人,在路上,已聽陪同的人作了許多介紹,特別是林煥章開發青芝山的功績。我們不禁肅然起敬,在此停下腳步。一個熱愛青芝山的人,最終也把自己留在了此山中,與之相伴,也與青山一同永恆。這是智者的選擇

林煥章為琯頭鎮人,他是繼董應舉之後,又一位開發青芝山的功臣。青芝山自明董應舉開發之後,歷200多年滄桑,到民國初年,山景幾近荒蕪。林煥章從小生長在青芝山腳下,目睹此景,有所觸動。他和友人一道繼承前賢破荒拓勝之志,芟除荒草,拓展山景,修路建亭,植樹種花,新辟栩園、蘧然台,編撰《百洞山志》。歷十餘年,洞府奇石畢露,奇景重現,重現青芝山魅力。

1942年11月,林煥章病逝。家人遵照其囑,在栩園右側擇地安葬。墓呈鳳字形,為清代墳墓風格。著名學者陳衍親筆書墓碑:“官江林右箴先生壽域”。兩旁鐫刻墓聯:“滿山松葉仙何許;幾樹梅花我不孤。”據說此聯為林煥章生前擬定,從中也看出林煥章的不俗情懷。在青芝山上,民國時期的文人墨客摩崖石刻不少,我想這與林森、林煥章兩位民國重要人士不無關係。

林森結緣青芝山,留有嘯余廬、藏骨塔

林森是另一位有緣於青芝山的人。

林森(1868~1943年),曾任國民政府主席,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代理主席,國民政府臨時參議院院長,南京臨時政府參議院議長。他自號青芝老人,別署百洞山人、虎洞老樵、嘯余廬主人。從這些名號中,不難看出他對青芝山愛之深。

到青芝山,嘯余廬(即林森公館)與林森藏骨塔是必看的。

“嘯余廬”坐落在青芝百洞山蓮花峰下虎洞岩中,面南而立,俯瞰閩江,氣勢非凡。去嘯余廬,要穿行一段樹林葳蕤的山石小道,雜亂的山石與榕須飄飄的榕樹剛柔相濟,別有情趣。行不遠,有巨石擋道,石下有一洞,人人都須彎腰而過。抬頭看,上鐫林森題寫“不為米折腰”,因之稱“折腰石”。過得石洞,再登數十級石階,便來到“嘯余廬”院門。門楣正中有林森親筆楷書“常關”二字,大概取意於陶淵明“園日涉而成趣,門雖設而常關”之句。

穿過“常關”之門,門庭巨石上有近代著名書畫家黃賓虹題古篆“嘯余廬”三字。公館並不豪華,極為簡陋。這是林森二上青芝時,將虎洞原有的梅花別墅改建而成的。嘯余廬建在岩窩之中,分上下兩層,並利用廬後天然岩洞為廚房。廬內掛有孫中山和林森像。臥室門兩旁,分別掛有鐵犁頭和水牛角,不忘鄉土之情。臥室里陳列著林森先生當年使用過的鐵床、書櫥、木櫃和長椅,都是尋常之物,並無高官的侈靡。臥室擺放的墨爐上,刻著林森的座右銘:“常樂我淨”。樓下正廳有林森竹刻楹聯:“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

林森藏骨塔是他生前親自督造的生冢,定名為“參議院議長林森藏骨塔”,由辛亥革命元老、好友胡漢民題寫“參議院議長林森藏骨塔建於閩侯百洞山之陽”刻石,並囑覺非禪師在他身後將塔北第三層階石拆開放入骨殖。“藏骨塔”用青石雕砌,由塔座、塔身、塔頂三部分組成,全高7.4米,座寬5.7米,塔基34.8平方米。有四層踏步至台座,塔身四角,雕有豹頭座腳,並有四尊合掌僧人拱護。塔頂三層,結頂有金童托火炬塔剎,雕刻精緻。面朝閩江一面的石碑上,無字,令人深思。

我們站在鰲湖畔的樹陰下,透過香樟與榕樹交錯的枝椏,夕陽已完全沒入山中,剛才還籠罩在金黃色陽光中的藏骨塔,此刻也暗了下來。山上已沒有遊客了,有幾隻松鼠在塔基邊躥來躥去。抬頭再看一眼董公祠,祠的正後山,正是蓮花峰。我想有機會再來,應該登上蓮花峰極目閩江,會有另一種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