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祛暑涼心田

讀書,興味長。荷花池畔風光好,芭蕉樹下氣候涼。

一直喜歡夏日這樣的一種讀境界:於樹蔭之下一手執書,一手搖扇,半躺於搖椅之上,時不時從旁邊矮桌上拿起茶壺淺啜一口,好不愜意。如若興致來了,隨口吟誦幾句清涼的唐詩宋詞,或是“綠樹蔭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或是“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心中便覺涼爽許多。

夏日,任由思緒飄忽在散發著濃郁墨香味的字裡行間,炎熱全無,只有清爽。“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是古人的陳詞。孰不知,盛夏酷暑,涼水一杯,翻開書讀讀,書中也有清涼。我想,在炎炎夏日裡讀書,那么“腹有詩書氣自華”中的“氣”應該蘊含幾許祛熱解暑的清爽之氣吧。暢遊書海,如輕舟入溪,悠然見山;如遊歷山間,峰迴路轉,暢爽幽謐。

戲劇和小說有著太多的矛盾和掙扎,一本書讀下來就好比進行一場艱難的心靈跋涉,會讓本來就心緒煩躁的我們“神魂顛倒”,頭暈目眩。而詩歌也往往是詩人血的吶喊或幽怨的泣訴,多情的人容易隨之肝腸寸斷。這些書都不適合夏天閱讀。

炎熱的夏季是該讀些“清涼”的書,好讓書本里的“清涼”給人一份熨帖的充實,伴著晚風,聽著蟬鳴,讓自己的思維進入一個輕鬆的狀態。閒適的散文小品尤其適合消暑——恰如喝一口山泉,不膩,卻甘甜了唇舌、清涼了心田。於是我漫步在散文的沙灘:聽小鳥啁啾、蛙聲輕鳴,聞荷池飄香、草木之氣,感受那一份逸致;看月光普照、海燕高翔,靜享那一份閒情。

你看,沈從文先生正輕輕訴說他的經驗:“在後的仲夏白日裡,麻雀的吱喳雖然使人略感到一點單調的寂寞,但既沒有沙子被風揚起,拿本書來坐在槐樹下去看,還不至於枯燥。”我的腦海里立刻留駐這樣的畫面:清涼的黃昏,坐在綠樹掩映的庭院裡,晾一杯綠茶,隨意地靠在寬大的藤椅里,手裡是從文先生“清涼”的文字,於是忘記了時間。忽一抬頭,卻是繁星滿天……由文字帶來的清涼氣息穿透力很強,足以浸透暑熱難耐的軀體,更浸透煩躁不安的心。

讓我們把夏日的興致,更多地交給那些或平滑、或粗糙的書頁,把它當作清涼身體和心靈的甘泉。有書相伴,這個夏天不熱。

來源:福州日報 2015-07-06 10:36:07

張春波相關文章

書香祛暑涼心田_書香祛暑涼心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