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作文大全>> 散文>>正文

三明七夕民俗

農曆七月初七,民間叫“乞巧節”,又叫“七夕”或“七吉”。相傳這天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之期。每到七月初七晚上,人們便好奇地聚在瓜架下聽牛郎織女相會,並陳設瓜果茶酒,向織女星祈禱,婦女求其賜給女紅技巧,男的求其賜給智慧。從此民間就有了乞巧節,千古流傳至今。

三明很看重乞巧節。每到七夕,三明民間家家戶戶在庭院設案,擺滿用糯米或麵粉製成狀如鈐鳥、魚、龍等各種形狀的“巧餅”,各色各樣的瓜果。沙縣還專門製成千姿百態、晶瑩剔透、好吃又好看的各種糖塔,供奉牛郎織女。這天最激動的是少女。數人相約辦“乞巧會”,將多彩的女兒心思,寄托在“乞巧”之中。備銀針七根、繡絲線七色,在月光下“引七線、穿七針”,誰穿針引線快又準,誰就得到“巧”。舊時各地少女還將習作針黹的布娃娃(俗稱“時間姑”)、床、席、被等用紙盒裝好,點三支香燒焚,以求靈巧。將樂舊時城關婦女則有過“七星橋”(城南橋)的習俗,祝賀牛郎織女會鵲橋。寧化還流傳著“引巧”和“謝巧”、“御巧”的習俗。舊時姑娘長到十六歲便算大人了,這一年七夕要舉行“引巧”儀式,她必須剪繪七張“巧姐鞋”,圖案和剪紙必須各不相同,以示姑娘的靈巧;到姑娘出嫁的那一年七夕,就要舉行“謝巧”和“御巧”儀式,她要製作三七二十一張花樣迥異、圖案精美的“巧姐鞋”,以免夫家看輕。

三明各地還把七夕作為學童啟蒙的佳節。如《沙縣誌》所載:七夕,國小蒙童設酒肴,焚所習字紙乞巧。七夕這一天,私塾都要停止授課,私塾先生要辦一餐飯招待學生,謂之“辦七吉”,以示鼓勵。學童們一身新裝,興高采烈地帶著“七吉禮”(送老師的紅包,以示對老師的感謝)到私塾,把學堂打掃得乾乾淨淨。老師先帶著學生拜“聖人公”(孔子),祈禱學生們會讀書,將來好求取功名,然後才師生共同進餐。沙縣人尤其把子女初入學看成隆重喜事。七夕這天全家喜氣洋洋大做“七吉”,親友們紛紛提著“學禮”前來祝賀;做舅舅的要給外甥送書包傘、文房四寶等;外婆還要買衣褲、手絹、扇子等,祝賀外孫日後金榜題名。

值得一提的是寧化客家人兒童的“拜巧”習俗。不論男女,初六便開始了“拜巧”的準備工作——製作“巧姐鞋”:一是用各色彩筆在紙上或畫或描狀元拜塔、魚躍龍門、文房四寶等吉祥圖案;二是在畫的下端剪菱花、金錢花等各種剪紙,展示其不凡的聰明才智;三是下面再懸掛一隻用紅紙剪成的“小鞋子”,男鞋是圓頭的,女孩則略帶尖形。“巧姐鞋”做好後,便高高地掛在新砍的竹枝上,供人觀賞。入夜,孩童們跪拜於香案前禱告牛郎織女雙星,乞求賜予智慧。然後在大人指導下朗誦“乞巧詩”,“乞巧詩”用毛筆寫在紅紙上,內容據兒童大小而不同。小的念:“七夕慶良宵,雙星會鵲橋。兒童勤乞巧,金榜姓名標。”大的則念:“今夜為何月倍明,原來牛女渡天津。家家彩樓重重結,處處詩歌疊疊聲。殷勤乞拜三分巧,振起筆尖中頭名。”後面續上某年某月某日某某學生沐浴焚香百拜等內容。反覆吟誦到月掛中天、時交午夜,也就是牛郎織女相會之時,才將“乞巧詩”焚於廳前。之後,家庭主婦端出代表吉祥如意,用米做成的雞、鴨、魚、果等,讓孩子吃完後休息,“拜巧”活動才告結束。

來源:三明日報 2017-09-24 17:33:21
三明七夕民俗_三明七夕民俗作文0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