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壇奇人丁立人

作者:陳紅松  (字數:1400字作文)

畫壇奇人丁立人

陳紅松

 

12月20日,“丁家畫展故鄉行”———丁立人先生祖孫三代繪畫作品展在台州書畫院開幕。

丁立人是誰?

我給出的答案是:畫壇奇人。

劉海栗先生稱丁立人為“風格多變的畫家”。旅法畫家趙無極說他的藝術“是中外傳統藝術的濃縮的發展”。關良評價丁立人的畫:“有了民族性,才有世界性”。田黎明說:“丁先生的作品對我的影響很大,迄今為止,凡是不從事商業繪畫而是進行藝術研究、思考的人,都會喜歡丁先生的作品。”

中國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北京今日美術館以及國外博物館都收藏過他的作品。

說他是“畫壇奇人”,不僅因為他的畫“奇”,他的經歷也與眾不同。

比如說“高校三進三出”。

他曾經三度高考,三次均中,卻是三進三出於不同高校。

1950年,丁立人考入南京大學生物系。讀了一年,沒興趣,便想轉到藝術系。可是,最終沒轉成,他便退了學。

1951年,丁立人重新參加高考。這回,一下被兩所高校錄取。一是南京大學藝術系,另一個是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繪畫系。他選擇了後者。入華東分院後得知,黃賓虹、林鳳眠、關良等有才華的老師均已靠邊,所學的是蘇聯體系美術。他很失望,心想:這與小時候跟舅舅學有什麼兩樣?他強忍了3個月,一心想走。可學校不會同意。怎么辦?他找私人診所開了張病假條,說是肺里有陰影。這招挺靈,他被批准休學,回家養病。

1952年,丁立人第三次參加高考。這回,他考入的是山東大學水產系海水藻類養殖專業。讀了兩年,他又不想讀了。出校後,便去天津當了老師,教的是音樂

這樣的求學方式是不是令人詫異?如此熱愛繪畫,好不容易考中美術專業高校,怎捨得如此輕易地離開。可丁立人很自然地做著這一切。因為,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他不想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自己不想要的學習上。

大學畢業後,他乾過許多與繪畫無關的工作,可每樣工作都成了他藝術創作源泉。

比如說“祖孫三代畫展”。

本次畫展共展出作品168幅,參加畫展的丁家三代6人作品:第一代為丁立人及夫人楊紫見,第二代為丁比凡、丁比下,第三代丁牧兒、丁好是。

 “我不僅把丁家三代人帶來了,還把6人的畫也帶來了。我在外地許多年,就像在天上飛的風箏,這次是故鄉這根線把我們拉回台州故鄉來了。”在畫展開幕式上,83歲的丁立人用椒江方言指著背景畫說。

在隨後的“丁家畫展”座談會上,丁立人又幽默地說:“我丁立人一個人畫80年也就80年, 可我丁家團隊作戰就不一樣了:一個人畫80年,6個人就可以畫上480年,比南宋跟北宋加起來的時間還長!”

前來祝賀的畫壇大腕也讚嘆:奇人丁立人,率丁家祖孫三代辦畫展,開國內美術界先河,堪稱畫壇佳話。

丁家三代畫展堪稱畫壇佳話,丁立人對畫畫的評價也有不少有意思的話——這裡不妨輯錄他的三則“畫外話”:
一、農民與藝術家沒有什麼區別,只不過一個用鋤頭,一個用畫筆;一個是在土地里,一個是在畫布上,留下自己的心愿。
二、路邊下棋、茶館談天、軒中弄文、閣中作畫沒有什麼區別,盡興就好。
三、藝術是高聳入雲的山嶽,從藝之人是一隻小小的螞蟻,永遠也爬不到頂,甚至不知頂在哪兒?也就不過在爬的過程體驗到藝術的甜酸苦辣,爬就是一切。

人物背景: 

丁立人,1930年出生於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繪畫系,南京大學生物系,山東大學材料系兼職教授。作品收藏於中國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北京今日美術館以及國外博物館及個人。出版有《名畫家精品集》、《中國名畫家全集——丁立人卷》等。

感謝會員 會員投稿zgshwzb 的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