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三首

作者:蘇軾 朝代:宋代

陌上花三首原文

游九仙山,聞里中兒歌陌上花,父老雲,吳越王妃每歲春必歸臨安,王以書遺妃曰:“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吳人用其語為歌,含思宛轉,聽之悽然。而其詞鄙野,為易之雲。

陌上花開蝴蝶飛,江山猶是昔人非。
遺民幾度垂垂老,游女長歌緩緩歸。

陌上山花無數開,路人爭看翠軿來。
若為留得堂堂去,且更從教緩緩回。

生前富貴草頭露,身後風流陌上花。
已作遲遲君去魯,猶教緩緩妾還家。

詩詞問答

問:陌上花三首的作者是誰?答:蘇軾
問:陌上花三首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蘇軾的名句有哪些?答:蘇軾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我在遊覽九仙山時,聽到了當地兒歌《陌上花》。鄉親們說:吳越王錢假的妻子每年春天一定回到臨安,錢王派人送信給王妃說:“田間小路上鮮花盛開,你可遲些回來。”吳人將這些話編成歌兒,所含情思婉轉動人,使人聽了心神悽然,然而它的歌詞比較粗俗、淺陋,因此給它換掉,而成以下三首詩。

田間小路上的花兒開了,蝴蝶在花叢中飛呀飛,江山還沒有更改呀,往昔的主人早已更替。
經過了幾度春秋,遺民已逐漸老了,出遊的女子長歌著緩緩返歸。

田間小路上無數花兒爛漫盛開,路上的行人爭相圍觀那彩車駛來。
如果要留住這明艷的春花,那就暫且聽從錢王的意見,不要急著返回。

生前的富貴榮華好似草尖上的露珠,死後的風流情感正如那田間小路上的春花。
錢王你已眷戀不堪地離杭降宋去了,還要教妻子不急於從陌上歸家。

注釋
九仙山:蘇軾《宿九仙山》詩題下自註:“九仙謂左元放、許邁、王(儉)、謝(安)之流。”九仙山在杭州西,山上無量院相傳為葛洪、許邁煉丹處。
陌:田間小路。
吳越王妃:指五代吳越王錢俶之妃。吳越王,《新五代史·吳越世家》載,宋興,吳越王錢俶“始傾其國以事貢獻。太祖皇帝時,俶嘗來朝,厚禮遣還國。······太平興國(宋太宗年號)三年,詔俶來朝,俶舉族歸於京師,國除”。
鄙野:粗鄙俚俗。
易之:謂變換其詞(保留其調)易,更改。
昔人非:作者作此詩時,距離太平興國三年,已近一百年當時之人自無在者。
遺民:亡國之民。垂垂:漸漸。垂垂:一作“年年”。
游女:出遊陌上的女子。
軿(píng):車幔,代指貴族婦女所乘有帷幔的車子。翠:青綠色。
堂堂:公然,決然;堂堂正正。
從教:聽任,任憑。
草頭露:草頭的露水,一會兒就幹掉,比喻生前富貴不長久。
“身後”句:意為身後大家沒有忘記她,為她唱《陌上花》。
遲遲:《孟子·盡心下》:“孔子之去魯,曰:‘遲遲吾行也,去父母國之道也。”’比喻錢俶離杭州朝宋,遲遲其行,戀戀不捨。

詩文賞析

第一首對吳人歌《陌上花》事作了概括的敘述。首句由眼前景物寫起:春天時節,陌上鮮花盛開,蝴蝶在翩翩飛舞。這迷人的春色,跟“吳越王妃每歲春必歸臨安”時的景象並無不同。然而,隨著時光的流逝,吳越王朝早已滅亡,吳越王妃也已不復存在,只留下了令人悽然的故事傳說。故次句緊承首句,轉出“江山猶是昔人非”,由眼前的景物聯想到已成過往的人事,兩相對照,發出了“江山依舊,人事已非”的感概。三四兩句著眼於吳人歌《陌上花》事。儘管吳越王朝!的遺民已漸漸地衰老,但游女們仍在長聲歌唱《陌上花》,以寄託對王妃的追憶與悼念。這說明《陌上花》流傳頗廣,在吳人中有很強的生命力。

第二首寫吳越王妃春歸臨安情景。春天來了,陌上的無數山花爭奇鬥豔,王妃按照慣例,乘坐富麗的翠軿,又來到了臨安,吸引了過往的路人競相觀看。詩人以“山花”“翠軿”來襯托王妃的青春美貌,又以“路人爭看”渲染王妃歸來的盛況,透露出吳越王朝曾有的一點承平氣象。三四句是構想之辭。意謂如能留得青春在,王妃即可遵從吳越王的囑咐“緩緩而回”,盡情觀賞臨安旖旎的春光。“堂堂”,指青春。唐薛能詩云:“青春背我堂堂去,白髮摧人故故生。”青春,一語雙關,有青春年華,也有春天之意,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云:“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結伴好還鄉。”然而,無論是春天還是人的青春年華,都不可能永存長在,因而,“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之類的風流軼事也必然有終結之時。

第三首慨嘆吳越王的去國降宋。頭兩句即以鮮明的對照說明:吳越王及其妃子生前的富貴榮華,猶如草上的露珠,很快就消失了,但其風流餘韻死後仍流傳於《陌上花》的民歌中。前者是短暫的,後者是長久的;帝王的富貴與吳人無關,而他們的風流軼事,由於含有普通人的情感、愛情的因素以及多少帶有悲劇的色彩,故能引起人們的興趣,以致通過民歌來傳誦。最後兩句寫吳越王雖然已去國降宋,喪失了帝王之尊,卻仍保留著“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的慣例;可嘆的是,“王妃”的身份已改變為“妾”,“路人爭看翠軿來”的盛況大概不會再出現了。細品詩味,其中不無詩人的深沉感概和委婉諷喻。

這三首詩中都貫穿了“江山猶是昔人非”的歷史哀思,而宛轉悽然則成為作者的抒情基調。全詩雖以“吳越王妃每歲必歸臨安”的軼事為題材,卻委宛曲折地詠嘆了吳越王朝的興亡,帶有懷古詠史的性質。詩中感慨人世榮華富貴,虛名浮利的過眼雲煙,皆如那草頭露,陌上花,轉眼即消逝凋謝不見;人們生前的一切榮華富貴,全如那清晨草頭上的露水,不多久就散發消失;死後所留下的美好名聲,也全如那路上的花朵,很快就會凋枯謝落。民歌原來就“含思宛轉,聽之悽然”,經蘇軾潤色創作的《陌上花》,既保留了民歌的基本內容,形式及其樸素自然的風格特質,又顯得語言典雅,意味深長,詩情淒宛。詩中多用疊字,如“垂垂”,“緩緩”,“堂堂”,“遲遲”等,不僅恰切地描摹了人物的情態,且能增加節奏感和音樂美。

標籤:懷古

詩詞推薦

  • 題武關

    杜牧唐代〕碧溪留我武關東,一笑懷王跡自窮。鄭袖嬌嬈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山牆谷塹依然在,弱吐強吞盡已空。今日
    陌上花三首原文_陌上花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金陵五題·石頭城

    劉禹錫唐代〕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陌上花三首原文_陌上花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姑蘇懷古

    姜夔宋代〕夜暗歸雲繞柁牙,江涵星影鷺眠沙。行人悵望蘇台柳,曾與吳王掃落花。
  • 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

    張昪宋代〕一帶江山如畫,風物向秋瀟灑。水浸碧天何處斷?霽色冷光相射。蓼嶼荻花洲,掩映竹籬茅舍。雲際客帆高掛,煙
  • 蔡中郎墳

    溫庭筠唐代〕古墳零落野花春,聞說中郎有後身。今日愛才非昔日,莫拋心力作詞人。
    陌上花三首原文_陌上花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日秦國懷古

    周朴唐代〕荒郊一望欲消魂,涇水縈紆傍遠村。牛馬放多春草盡,原田耕破古碑存。雲和積雪蒼山晚,煙伴殘陽綠樹昏。數里
    陌上花三首原文_陌上花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游雲居懷古

    真可明代〕千尺盤桓到上方,雲居蕭索實堪傷。趙州關外秋風冷,佛印橋頭夜月涼。唐宋碑題文字古,蘇黃翰墨蘚苔蒼。最憐
  • 人月圓·傷心莫問前朝事

    倪瓚元代〕傷心莫問前朝事,重上越王台。鷓鴣啼處,東風草綠,殘照花開。悵然孤嘯,青山故國,喬木蒼苔。當時明月,依
  • 丁洲懷古

    王緒〔清代〕特統精兵御上游,笳吹先遁驚若鷗。揚州空把殘旗耀,贏得舟中罵不休。
    陌上花三首原文_陌上花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感遇詩三十八首·其十九

    陳子昂唐代〕聖人不利己,憂濟在元元。黃屋非堯意,瑤台安可論?吾聞西方化,清淨道彌敦。奈何窮金玉,雕刻以為尊?雲構
    陌上花三首原文_陌上花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過三閭廟

    戴叔倫唐代〕沅湘流不盡,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
    陌上花三首原文_陌上花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維揚懷古

    曾棨明代〕廣陵城裡昔繁華,煬帝行宮接紫霞。玉樹歌殘猶有曲,錦帆歸去已無家。樓台處處迷芳草,風雨年年怨落花。最是
  • 秣陵懷古

    納蘭性德清代〕山色江聲共寂寥,十三陵樹晚蕭蕭。中原事業如江左,芳草何須怨六朝。
    陌上花三首原文_陌上花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浯溪摩崖懷古

    楊萬里宋代〕湘江曾聞有浯溪,片帆今掛湘東西。上摩石崖與天齊,江頭落日雲淒淒。山昏雨暗哀猿嘯,步入煙蘿轉深峭。元顏
  • 江間作四首·其三

    潘大臨宋代〕西山通虎穴,赤壁隱龍宮。形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沙明拳宿鷺,天闊退飛鴻。最羨漁竿客,歸船雨打篷。
    陌上花三首原文_陌上花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書摩崖碑後

    黃庭堅宋代〕春風吹船著吾溪,扶藜上讀《中興碑》。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鬢成絲。明皇不作苞桑計,顛倒四海由祿兒。
  • 金谷園

    杜牧唐代〕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陌上花三首原文_陌上花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在金日作·選二

    宇文虛中宋代〕滿腹詩書漫古今,頻年流落易傷心。南冠終日囚軍府,北雁何時到上林?開口摧頹空抱朴,協肩奔走尚腰金。莫邪
  • 項王廟(一作棲一詩)

    靈一唐代〕緬想鹹陽事可嗟,楚歌哀怨思無涯。八千子弟歸何處,萬里鴻溝屬漢家。弓斷陣前爭日月,血流垓下定龍蛇。拔山
  • 蟾宮曲·懷古

    查德卿元代〕問從來誰是英雄?一個農夫,一個漁翁。晦跡南陽,棲身東海,一舉成功。八陣圖名成臥龍,六韜書功在飛熊。霸
    陌上花三首原文_陌上花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陌上花三首原文_陌上花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