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中郎墳

作者:溫庭筠 朝代:唐代

蔡中郎墳原文

古墳零落野花春,聞說中郎有後身。
今日愛才非昔日,莫拋心力作詞人。

詩詞問答

問:蔡中郎墳的作者是誰?答:溫庭筠
問:蔡中郎墳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蔡中郎墳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溫庭筠的名句有哪些?答:溫庭筠名句大全

溫庭筠蔡中郎墳書法欣賞

溫庭筠蔡中郎墳書法作品欣賞
蔡中郎墳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古墳零落唯有野花正逢春,我聽說蔡中郎也有了後身。
如今愛惜人才已不如昔日,不要白白拋擲才華作詩人。

注釋
蔡中郎墳:蔡中郎即東漢末年著名文士蔡邕,因他曾任左中郎將,後人稱他為“蔡中郎”。據《吳地誌》載,蔡邕墳在毗陵(今江蘇省常州市)尚宜鄉互村。
零落:衰頹敗落。
聞說:猶聽說。後身,佛教有“三世”之說,謂人死後轉世之身為“後身”。
昔日:往日;從前。
心力,指精神與體力。詞人:擅長文辭的人,指詩人。

詩文賞析

溫庭筠的七律《過陳琳墓》,是寄慨遙深、文采斐然的名作,他的這首《蔡中郎墳》則不大為人注意。其實,這兩首詩雖然內容相近,藝術上卻各有千秋,不妨參讀並賞。

蔡中郎,即東漢末年著名文人蔡邕,曾官左中郎將,死後葬在毗陵尚宜鄉互村(毗陵即今常州)。這首詩就是寫詩人過蔡中郎墳時引起的一段感慨。

首句正面寫蔡中郎墳。蔡邕卒於公元192年(漢獻帝初平三年),到溫庭筠寫這首詩時,已歷六七百年。歷史的風雨,人世的變遷,使這座埋葬著一代名士的古墳已經荒涼殘破不堪,只有那星星點點不知名的野花點綴在它的周圍。野花春的“春”字,形象地顯示出逢春而發的野花開得熱鬧繁盛,一片生機。由於這野花的襯托,更顯出古墳的零落荒涼。這裡隱隱透出一種今昔滄桑的感慨;這種感慨,又正是下文“今日愛才非昔日”的一條引線。

第二句暗含著一則故實。殷芸《小說》記載:張衡死的那一天,蔡邕的母親剛好懷孕。張、蔡二人,才貌非常相似,因此人們都說蔡邕是張衡的後身。這原是人們對先後輝映的才人文士傳統繼承關係的一種迷信傳說。詩人卻巧妙地利用這個傳說進行推想:既然張衡死後有蔡邕作他的後身,那么蔡邕死後想必也會有後身了。這裡用“聞說”這種活泛的字眼,正暗示“中郎有後身”乃是出之傳聞推測。如果單純詠古,這一句似乎應當寫成“聞說中郎是後身”或者“聞說張衡有後身”。而詩中這樣寫,既緊扣題內“墳”字,又巧妙地將詩意由弔古引向慨今。在全詩中,這一句是前後承接過渡的樞紐,詩人寫來毫不著力,可見其藝術功力。

“今日愛才非昔日,莫拋心力作詞人。”這兩句緊承“中郎有後身”抒發感慨,是全篇主意。蔡邕生當東漢末年政治黑暗腐朽的時代,曾因上書議論朝政闕失,遭到誣陷,被流放到朔方;遇赦後,又因宦官仇視,亡命江湖;董卓專權,被迫任侍御史,卓被誅後,蔡邕也瘐死獄中。一生遭遇,其實還是相當悲慘的。但他畢竟還參與過校寫熹平石經這樣的大事,而且董卓迫他為官,也還是因為欣賞他的文才。而作者當時的文士,則連蔡邕當年那樣的際遇也得不到,只能老死戶牖,與時俱沒。因此詩人十分感慨;對不愛惜人才的當局者來說,蔡邕的後身生活在“今日”,即使用盡心力寫作,也沒有人來欣賞和提拔,根本不要去白白拋擲自己的才力。

這兩句好像寫得直率而刻露,但這並不妨礙它內涵的豐富與深刻。這是一種由高度的概括、尖銳的揭發和絕望的憤激所形成的耐人思索的藝術境界。熟悉蔡邕所處的時代和他的具體遭遇的人,都不難體味出“今日愛才非昔日”這句詩中所包含的深刻的悲哀。如果連蔡邕的時代都算愛才,那么“今日”之糟踐人才便不問可知了。正因為這樣,末句不是單純慨嘆地說“枉拋心力作詞人”,而是充滿憤激地說“莫拋心力作詞人”。詩中講到“中郎有後身”,看來詩人是隱然以此自命的,但又並不明說。這樣,末句的含意就顯得很活泛,既可理解為告誡自己,也可理解為泛指所有懷才不遇的士人,內涵既廣,藝術上亦復耐人尋味。這兩句詩是對那個糟踐人才的時代所作的概括,也是當時廣大文士憤激不平心聲的集中表露。

標籤:詠史懷古抒情

詩詞推薦

  • 以事走郊外示友

    陳與義宋代〕二十九年知已非,今年依舊壯心違。黃塵滿面人猶去,紅葉無言秋又歸。萬里天寒鴻雁瘦,千村歲暮鳥烏微。往來
    蔡中郎墳原文_蔡中郎墳的賞析_古詩文
  • 晁錯論

    蘇軾宋代〕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坐觀其變,而不為之所,則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強為
  • 勤政樓西老柳

    白居易唐代〕半朽臨風樹,多情立馬人。開元一株柳,長慶二年春。
    蔡中郎墳原文_蔡中郎墳的賞析_古詩文
  • 玉階怨·夕殿下珠簾

    謝朓南北朝〕夕殿下珠簾,流螢飛復息。長夜縫羅衣,思君此何極。
  •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元稹唐代〕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 送別

    駱賓王唐代〕寒更承夜永,涼夕向秋澄。離心何以贈,自有玉壺冰。
    蔡中郎墳原文_蔡中郎墳的賞析_古詩文
  • 詠懷

    庾信南北朝〕榆關斷音信,漢使絕經過。胡笳落淚曲,羌笛斷腸歌。纖腰減束素,別淚損橫波。恨心終不歇,紅顏無復多。枯木
    蔡中郎墳原文_蔡中郎墳的賞析_古詩文
  • 行經孫氏陵

    何遜南北朝〕昔在零陵厭,神器若無依。逐兔爭先捷,掎鹿競因機。呼吸開伯道,叱吒掩江畿。豹變分奇略,虎視肅戎威。長蛇
  • 滿江紅·漢水東流

    辛棄疾宋代〕漢水東流,都洗盡,髭鬍膏血。人盡說,君家飛將,舊時英烈。破敵金城雷過耳,談兵玉帳冰生頰。想王郎,結髮
  • 貝宮夫人

    李賀唐代〕丁丁海女弄金環,雀釵翹揭雙翅關。六宮不語一生閒,高懸銀牓照青山。長眉凝綠幾千年,清涼堪老鏡中鸞。秋肌
  • 湘口送友人

    李頻唐代〕中流欲暮見湘煙,葦岸無窮接楚田。去雁遠沖雲夢雪,離人獨上洞庭船。風波盡日依山轉,星漢通霄向水連。零落
    蔡中郎墳原文_蔡中郎墳的賞析_古詩文
  • 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韓內翰

    歐陽修宋代〕故鄉飛鳥尚啁啾,何況悲笳出塞愁。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遺蹟為誰留。玉顏自古為身累,肉食何人與國謀。行路
  • 逢入京使

    岑參唐代〕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乾。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蔡中郎墳原文_蔡中郎墳的賞析_古詩文
  • 醉著

    韓偓唐代〕萬里清江萬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煙。漁翁醉著無人喚,過午醒來雪滿船。
  • 蝶戀花·湘水經東安縣東

    王夫之明代〕湘水經東安縣東,有沉香塘,石壁隙插一株,雲是沉水香,澄潭清冷,綠蘿倒影。湘水自分灕水下。曲曲潺湲,千
  • 生查子 獨游西岩

    辛棄疾宋代〕青山招不來,偃蹇誰憐汝。歲晚太寒生,喚我溪邊住。山頭明月來,本在高高處。夜夜入清溪,聽讀離騷去。
    蔡中郎墳原文_蔡中郎墳的賞析_古詩文
  • 鵲橋仙·乞巧樓空

    納蘭性德清代〕乞巧樓空,影娥池冷,佳節只供愁嘆。丁寧休曝舊羅衣,憶素手、為予縫綻。蓮粉飄紅,菱絲翳碧,仰見明星空爛
  • 水調歌頭 定王台

    袁去華宋代〕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劉。尚想霓旌千騎,依約入雲歌吹,屈指幾經秋。嘆息繁華地
  • 行舟

    李益唐代〕柳花飛入正行舟,臥引菱花信碧流。聞道風光滿揚子,天晴共上望鄉樓。
    蔡中郎墳原文_蔡中郎墳的賞析_古詩文
  • 菩薩蠻

    秦觀宋代〕蟲聲泣露驚秋枕,羅幃淚濕鴛鴦錦。獨臥玉肌涼,殘更與恨長。陰風翻翠幔,雨澀燈花暗。畢竟不成眠,鴉啼金井
    蔡中郎墳原文_蔡中郎墳的賞析_古詩文
蔡中郎墳原文_蔡中郎墳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