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雁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早雁原文

金河秋半虜弦開,雲外驚飛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聲來。
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
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

詩詞問答

問:早雁的作者是誰?答:杜牧
問:早雁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早雁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杜牧的名句有哪些?答:杜牧名句大全

杜牧早雁書法欣賞

杜牧早雁書法作品欣賞
早雁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八月邊地回鶻士兵拉弓射箭,雁群為之驚飛四散哀鳴宮宮。
月明之夜孤雁掠過承露仙掌,哀鳴聲傳到昏暗的長門宮前。
應該知道北方正當烽煙四起,再也不能隨著春風回歸家園。
請莫嫌棄瀟湘一帶人煙稀少,水邊的菰米綠苔可去受饑寒。

注釋
金河:在今內蒙呼和浩特市南。秋半:八月。虜弦開:指回鶻南侵。
雲外:一作“雲際”。
仙掌:指長安建章宮內銅鑄仙人舉掌托起承露盤。
長門:漢宮名,漢武帝時陳皇后失寵時幽居長門宮。
須知胡騎紛紛在:一作“雖隨胡馬翩翩去”。胡:指回鶻,也稱回紇。
莫厭:一作“好是”。

詩文賞析

此詩通篇為詠物體,前四句寫大雁驚飛,影過皇城,鳴聲迴蕩在長安城上空。言外之意是:不知是否能引起皇宮中統治者的關注?後四句安慰大雁:胡騎尚在,你們到春天時也不要急於北飛,瀟湘之地也可以覓食。此詩通篇無一語批評執政者,但在秋天就構想明年春天胡騎還在,則朝廷無力安邊之意自明。這是非常含蓄的怨刺方法。

首聯想像鴻雁遭射四散的情景。金河,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南,這裡泛指北方邊地。“虜弦開”,是雙關挽弓射獵和發動軍事騷擾活動。這兩句生動地展現出一幅邊塞驚雁的活動圖景:仲秋塞外,廣漠無邊,正在雲霄展翅翱翔的雁群忽然遭到胡騎的襲射,立時驚飛四散,發出悽厲的哀鳴。“驚飛四散哀”五個字,從情態、動作到聲音,寫出一時間連續發生的情景,層次分明而又貫串一氣,是非常真切凝鍊的動態描寫。

頷聯續寫“驚飛四散”的征雁飛經都城長安上空的情景。漢代建章宮有金銅仙人舒掌托承露盤,“仙掌”指此。清涼的月色映照著宮中孤聳的仙掌,這景象已在靜謐中顯出幾分冷寂;在這靜寂的畫面上又飄過孤雁縹緲的身影,就更顯出境界之清寥和雁影之孤孑。失寵者幽居的長門宮,燈光黯淡,本就充滿悲愁淒冷的氣氛,在這種氛圍中傳來幾聲失群孤雁的哀鳴,就更顯出境界的孤寂與雁鳴的悲涼。“孤影過”、“數聲來”,一繪影,一寫聲,都與上聯“驚飛四散”相應,寫的是失群離散、形單影隻之雁。兩句在情景的描寫、氣氛的烘染方面,極細膩而傳神。透過這幅清冷孤寂的孤雁南征圖,可以隱約感受到那個衰頹時代悲涼的氣氛。詩人特意使驚飛四散的征雁出現在長安宮闕的上空,似乎還隱寓著微婉的諷慨。它讓人感到,居住在深宮中的皇帝,不但無力、而且也無意拯救流離失所的邊地人民。月明燈暗,影孤啼哀,整個境界,正透出一種無言的冷漠。

頸聯又由征雁南飛遙想到它們的北歸,詩人說:如今胡人的騎兵射手還紛紛布滿金河一帶地區,明春氣候轉暖時節,你們又怎能隨著和煦的春風一一返回自己的故鄉呢?大雁秋來春返,故有“逐春風”而回的構想,但這裡的“春風”似乎還兼有某種比興象徵意義。據《資治通鑑》載,回鶻侵擾邊地時,唐朝廷“詔發陳、許、徐、汝、襄陽等兵屯太原及振武、天德,俟來春驅逐回鶻”。問題是:朝廷上的“春風”究竟能不能將流離異地的征雁吹送回北方呢?大雁還在南征的途中,詩人卻已想到它們的北返;正在哀憐它們的驚飛離散,卻已想到它們異日的無家可歸。這是對流離失所的邊地人民無微不至的關切。“須知”、“豈逐”,更像是面對邊地流民深情囑咐的口吻。兩句一意貫串,語調輕柔,情致深婉。這種深切的同情,正與上聯透露的無言的冷漠形成鮮明的對照。

流離失所、欲歸不得的征雁,它們的歸宿是:“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瀟湘指今湖南中部、南部一帶。相傳雁飛不過衡陽,所以這裡想像它們在瀟湘一帶停歇下來。菰米,是一種生長在淺水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果實(嫩莖叫茭白)。莓苔,是一種薔薇科植物,子紅色。這兩種東西都是雁的食物。詩人深情地勸慰南飛的征雁:不要厭棄瀟湘一帶空曠人稀,那裡水中澤畔長滿了菰米莓苔,盡堪作為食料,不妨暫時安居下來吧。詩人在無可奈何中發出的勸慰與囑咐,更深一層地表現了對流亡者的深情體貼。由南征而想到北返,這是一層曲折;由北返無家可歸想到不如在南方尋找歸宿,這又是一層曲折。通過層層曲折轉跌,詩人對邊地人民的深情繫念也就表達得愈加充分和深入。“莫厭”二字,耽心南來的征雁也許不習慣瀟湘的空曠孤寂,顯得蘊藉深厚,體貼備至。

這是一首托物寓慨的詩。通篇採用比興象徵手法,表面上似乎句句寫雁,實際上,它句句寫時事,句句寫人。風格婉曲細膩,清麗含蓄。而這種深婉細膩又與輕快流走的格調和諧地統一在一起,在以豪宕俊爽為主要特色的杜牧詩中,是別開生面之作。

詩詞推薦

  • 少年游·欄乾十二獨憑春

    歐陽修宋代〕欄乾十二獨憑春,晴碧遠連雲。千里萬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謝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與離魂。那堪疏雨
    早雁原文_早雁的賞析_古詩文
  • 和子由苦寒見寄

    蘇軾宋代〕人生不滿百,一別費三年。三年吾有幾,棄擲理無還。長恐別離中,摧我鬢與顏。念昔喜著書,別來不成篇。細思
  • 浣溪沙·桂

    吳文英宋代〕曲角深簾隱洞房。正嫌玉骨易愁黃。好花偏占一秋香。夜氣清時初傍枕,曉光分處未開窗。可憐人似月中孀。
    早雁原文_早雁的賞析_古詩文
  • 綠頭鴨 詠月

    晁元禮宋代〕晚雲收,淡天一片琉璃。爛銀盤、來從海底,皓色千里澄輝。瑩無塵、素娥淡佇,靜可數、丹桂參差。玉露初零,
    早雁原文_早雁的賞析_古詩文
  • 山園小梅·其一

    林逋宋代〕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
    早雁原文_早雁的賞析_古詩文
  • 綺羅香·詠春雨

    史達祖宋代〕做冷欺花,將煙困柳,千里偷催春暮。盡日冥迷,愁里欲飛還在。驚粉重、蝶宿西園,喜泥潤、燕歸南浦。最妨它
    早雁原文_早雁的賞析_古詩文
  • 點絳唇·紹興乙卯登絕頂小亭

    葉夢得宋代〕縹緲危亭,笑談獨在千峰上。與誰同賞。萬里橫煙浪。老去情懷,猶作天涯想。空惆悵。少年豪放。莫學衰翁樣。
    早雁原文_早雁的賞析_古詩文
  • 報任少卿書 / 報任安書

    司馬遷兩漢〕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於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若望
  • 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

    辛棄疾宋代〕夜讀《李廣傳》,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楊民瞻約同居山間,戲用李廣事,賦以寄之。故將軍飲罷夜歸來,長亭解
    早雁原文_早雁的賞析_古詩文
  • 杏花

    王安石宋代〕石樑度空曠,茅屋臨清炯。俯窺嬌饒杏,未覺身勝影。嫣如景陽妃,含笑墮宮井。怊悵有微波,殘妝壞難整。
  • 竹馬子·登孤壘荒涼

    柳永宋代〕登孤壘荒涼,危亭曠望,靜臨煙渚。對雌霓掛雨,雄風拂檻,微收煩暑。漸覺一葉驚秋,殘蟬噪晚,素商時序。覽
    早雁原文_早雁的賞析_古詩文
  • 詠春筍

    杜甫唐代〕無數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行人。會須上番看成竹,客至從嗔不出迎。
    早雁原文_早雁的賞析_古詩文
  • 瑣窗寒·玉蘭

    吳文英宋代〕紺縷堆雲,清腮潤玉,汜人初見。蠻腥未洗,海客一懷悽惋。渺征槎、去乘閬風,占香上國幽心展。□遺芳掩色,
  • 滿江紅·倦客新豐

    辛棄疾宋代〕倦客新豐,貂裘敝、征塵滿目。彈短鋏、青蛇三尺,浩歌誰續。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國。嘆詩書、萬卷
  • 宮中調笑·團扇

    王建唐代〕團扇,團扇,美人病來遮面。玉顏憔悴三年,誰復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陽路斷。
    早雁原文_早雁的賞析_古詩文
  • 登岳陽樓

    陳與義宋代〕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白頭
  • 滿庭芳·促織兒

    張鎡宋代〕月洗高梧,露漙幽草,寶釵樓外秋深。土花沿翠,螢火墜牆陰。靜聽寒聲斷續,微韻轉、淒咽悲沈。爭求侶,殷勤
  • 晝居池上亭獨吟

    劉禹錫唐代〕日午樹陰正,獨吟池上亭。靜看蜂教誨,閒想鶴儀形。法酒調神氣,清琴入性靈。浩然機已息,几杖復何銘。
    早雁原文_早雁的賞析_古詩文
  • 虞美人影/桃源憶故人

    吳文英宋代〕黃包先著風霜勁。獨占一年佳景。點點吳鹽雪凝。玉膾和齏冷。洋園誰識黃金徑。一棹洞庭秋興。香薦蘭皋湯鼎。
    早雁原文_早雁的賞析_古詩文
  • 楊柳八首(一作楊柳枝)

    溫庭筠唐代〕宜春苑外最長條,閒裊春風伴舞腰。正是玉人腸斷處,一渠春水赤闌橋。南內牆東御路旁,預知春色柳絲黃。杏花
早雁原文_早雁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