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春暮

作者:寇準 朝代:宋代

踏莎行 春暮原文

春色將闌,鶯聲漸老。
紅英落盡春梅小。
畫堂人靜雨濛濛,屏山半掩余香裊。
密約沉沉,離情杳杳。
菱花塵滿慵將照。
倚樓無語欲銷魂,長空黯淡連芳草。

詩詞問答

問:踏莎行 春暮的作者是誰?答:寇準
問:踏莎行 春暮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踏莎行 春暮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寇準的名句有哪些?答:寇準名句大全

寇準踏莎行 春暮書法欣賞

寇準踏莎行 春暮書法作品欣賞
踏莎行 春暮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春色將盡,鶯聲燕語漸漸不聞,滿地落花堆積,稀疏的青梅斜掛枝頭,眼見到了春末夏初了。濛濛細雨中,一個消瘦的女子靜靜地獨立在畫閣外,眼前的屏風半掩著廳堂,惟見縷縷沉香從屏風后裊裊散來,更添了幾分幽幽的心事。
遙想當年依依惜別時的深情約定啊。如今一別經年,依然杳無音訊,可曉得我這份斷腸的思念嗎?妝奩久未開,菱飾塵灰滿,眼下竟然連照鏡的心都懶了。只是落寞地倚在欄桿上,心下縱有萬語千言,卻又向誰人說起?惟有無語凝噎,暗自銷魂罷了。天空灰濛濛的,黯然地銜著綿綿不盡的芳草,一如我的思念。

注釋
踏莎(suō)行:詞牌名。又名“柳長春”“喜朝天”等。雙調五十八字,仄韻。
闌(lán):殘,盡,晚。
紅英:紅花。南唐李煜《採桑子》詞:“亭前春逐紅英盡。”
屏山:指屏風。唐溫庭筠《南歌子》詞:“撲蕊添黃子,呵花滿翠鬟,鴛枕映屏山。”
密約:指男女之間互訴衷情,暗約佳期。沉沉:深沉。此指重大之事,即終身之事。
杳(yǎo)杳:深遠無邊際。
菱花:指菱花鏡,亦泛指鏡子。慵(yōng)將照:懶得拿起鏡子來照。慵:懶散。將:拿。
銷魂:形容極度傷心。

詩文賞析

【評解】

這首詞即景寫閨情,上片描繪暮春季節,微雨濛濛,寂寥無人的景象。下片寫兩地音書隔絕,閨中人倚樓遠望,只見芳草連天,陰雲蔽空,心中更覺憂鬱愁苦。詞風婉麗悽惻,清新典雅。
【集評】
靳極蒼《唐宋詞百首詳解》:這首詞也是依託之作。倚樓少婦比自己,所望密約者為朝廷。依本傳所載,更以為罷知青州時所作。但無佐證,謹附此意供參考。
《唐宋詞選注》:《四庫提要》稱寇凖的詩作“含思悽惋,綽有晚唐之致”。“含思悽惋”,亦可用來評他的詞。

宋人胡仔稱寇準“詩思淒婉,蓋富於情者。”這一評語,用以評析寇準的詞作也是恰當的。這首閨怨詞便體現了上述藝術特色。詞中以細膩有致、沉鬱多情的語言,以寫景起,情由景生,又以寫景結,以景結情,將暮春時節一位閨中思婦懷念久別遠人的孤寂情懷抒寫得委婉動人。全詞情景交融,意境渾然,風格清新,語言曉暢,堪稱閨怨詞中的佳作。

上片起首三句寫暮春殘景,首句是概括性的敘述,第二句是寫耳中所聞 ,第三句是目中所見。這三句,營造出衰殘、遲暮的情致,為寫女主人公的傷春情懷製造了氣氛。

接著由室外景轉向室內來,由寫景轉到寫人。房屋是華美的,此刻靜無人聲,但覺細雨濛濛;屏風掩住了室內景象 ,只見那尚未燃盡的沉香,余煙裊裊。

這是以“余香裊裊”來襯托室內環境的靜這兩句,含蓄地寫出了女主人公對於遠人無結果的、渺茫的期待。
過片寫女主人公在落寞失望中,又一次回憶起昔日依依惜別時那私下的約言,然而對方一直音信杳然。

這兩句,把女主人公那種深以往昔戀情為念的內心情愫,深沉地表達出來了。“菱花塵滿慵將照”,寫女主人公懶於對鏡梳妝,鏡匣很久不打開,那上面都積滿塵土了。這三句連貫直下,把她為情所苦,但卻決不負情的心愫 ,通過句句加深 ,層層加重的復疊手法 ,表現得沉摯凝鍊 。結拍寫女主人公心情極度難過,似乎魂都為之“銷”,於是去倚樓望遠,可是這時候眼睛所能望見的,只是長空暗淡、芳香連綿。而翹望著的那個人,卻始終不見歸來!這兩句以寫景收束全篇,餘韻無窮。

這首傷時惜別之作 ,寫得情思綿綿,淒婉動人。

詞中雖然先寫景後寫情,但景中也是寄寓深情的。全詞於字裡行間處處躍動著抒情女主人公對於紅英落盡、芳歇春去的感傷與惋嘆,流露出一種美人遲暮、青春易逝的惆悵之情,讀之令人銷魂。

標籤:閨怨思念

詩詞推薦

  • 代答閨夢還

    張若虛唐代〕關塞年華早,樓台別望違。試衫著暖氣,開鏡覓春暉。燕入窺羅幕,蜂來上畫衣。情催桃李艷,心寄管弦飛。妝洗
    踏莎行 春暮原文_踏莎行 春暮的賞析_古詩文
  • 女冠子·露花菸草

    張泌唐代〕露花菸草,寂寞五雲三島。正春深,貌減潛銷玉,香殘尚惹襟。竹疏虛檻靜,松密醮壇陰。何事劉郎去,信沉沉。
  • 浣溪沙·蓼岸風多橘柚香

    孫光憲唐代〕蓼岸風多橘柚香。江邊一望楚天長。片帆煙際閃孤光。目送征鴻飛杳杳,思隨流水去茫茫。蘭紅波碧憶瀟湘。
  • 菩薩蠻·回文秋閨怨

    蘇軾宋代〕井桐雙照新妝冷。冷妝新照雙桐井。羞對井花愁。愁花井對羞。 影孤憐夜永。永夜憐孤影。樓上不宜秋。秋宜不
    踏莎行 春暮原文_踏莎行 春暮的賞析_古詩文
  • 西洲曲

    南朝民歌南北朝〕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西洲在何處?西槳橋頭渡。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樹下
    踏莎行 春暮原文_踏莎行 春暮的賞析_古詩文
  • 送韋仁實兄弟入關

    李賀唐代〕送客飲別酒,千觴無赭顏。何物最傷心?馬首鳴金環。野色浩無主,秋明空曠間。坐來壯膽破,斷目不能看。行槐
  • 玉樓春·寂寂畫堂樑上

    魏承班唐代〕寂寂畫堂樑上燕,高卷翠簾橫數扇。一庭春色惱人來,滿地落花紅幾片。愁倚錦屏低雪面,淚滴繡羅金縷線。好天
    踏莎行 春暮原文_踏莎行 春暮的賞析_古詩文
  • 聲聲慢·尋尋覓覓

    李清照宋代〕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
    踏莎行 春暮原文_踏莎行 春暮的賞析_古詩文
  • 從軍行七首

    王昌齡唐代〕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
  • 君子於役

    佚名先秦〕君子於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君子於役,不日不月,
  • 減字浣溪沙·秋水斜陽演漾金

    賀鑄宋代〕秋水斜陽演漾金,遠山隱隱隔平林。幾家村落幾聲砧。記得西樓凝醉眼,昔年風物似如今。只無人與共登臨。
    踏莎行 春暮原文_踏莎行 春暮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唐代〕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
  • 木蘭花慢·丁未中秋

    劉克莊宋代〕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擬還差。隔翠幌銀屏,新眉初畫,半面猶遮。須臾淡煙薄靄,被西風掃不留些。失了白衣蒼
  • 東坡引·隴頭梅半吐

    袁去華宋代〕隴頭梅半吐。江南歲將暮。閒窗盡日將愁度。黃昏愁更苦。歸期望斷,雙魚尺素。念嘶騎、今到何處。殘燈背壁三
    踏莎行 春暮原文_踏莎行 春暮的賞析_古詩文
  • 柳梢青 送盧梅坡

    劉過宋代〕泛菊杯深,吹梅角遠,同在京城。聚散匆匆,雲邊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傷情。覺幾度、魂飛夢驚。後夜相思
    踏莎行 春暮原文_踏莎行 春暮的賞析_古詩文
  • 在燕京作

    宋恭宗宋代〕寄語林和靖,梅花幾度開。黃金台下客,應是不歸來。
    踏莎行 春暮原文_踏莎行 春暮的賞析_古詩文
  • 好事近

    魏夫人宋代〕雨後曉寒輕,花外早鶯啼歇。愁聽隔溪殘漏,正一聲淒咽。不堪西望去程賒,離腸萬回結。不似海棠陰下,按涼州
    踏莎行 春暮原文_踏莎行 春暮的賞析_古詩文
  • 鶴沖天·清明天氣

    杜安世宋代〕清明天氣,永日愁如醉。台榭綠陰濃,薰風細。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恰是逍遙際。單袷衣裳,半籠軟玉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軾宋代〕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
    踏莎行 春暮原文_踏莎行 春暮的賞析_古詩文
  • 囉嗊曲六首

    劉采春唐代〕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載兒夫婿去,經歲又經年。借問東園柳,枯來得幾年。自無枝葉分,莫恐太陽偏。莫作
踏莎行 春暮原文_踏莎行 春暮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