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梅影

作者:張炎 朝代:宋代

疏影·梅影原文

黃昏片月。
似碎陰滿地,還更清絕。
枝北枝南,疑有疑無,幾度背燈難折。
依稀倩女離魂處,緩步出、前村時節。
看夜深、竹外橫斜,應妒過雲明滅。
窺鏡蛾眉淡抹。
為容不在貌,獨抱孤潔。
莫是花光,描取春痕,不怕麗譙吹徹。
還驚海上然犀去,照水底、珊瑚如活。
做弄得、酒醒天寒,空對一庭香雪。

詩詞問答

問:疏影·梅影的作者是誰?答:張炎
問:疏影·梅影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疏影·梅影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張炎的名句有哪些?答:張炎名句大全

張炎疏影·梅影書法欣賞

張炎疏影·梅影書法作品欣賞
疏影·梅影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當一片涼月在黃昏中升起來時,它就像那灑滿地上的碎陰,甚至比這還更清絕。無論是北枝還是南枝,看上去都似有似無。好幾次想去折取一枝,可是一背著燈光,就尋找不到了。當那位倩女的精魂輕飄飄地離開軀體,慢悠悠地走出村前來的時候,看見梅花橫斜在深夜的竹林旁,隨著雲彩飄過,這影子也輕盈地閃動起來,她想必會嫉妒吧。
對著鏡子,淡淡畫出蛾眉。是啊,修飾儀容,不在外貌美艷,而在於心靈的孤高純潔。莫非這盈盈的光影,本是美人眉心那朵梅花妝的印跡,因此任憑高樓上《梅花落》的曲子吹了又吹,它都全不在意。啊,它又像人們在大海.上燃亮犀角時,吃驚地看見水中的珊瑚忽然活動起來,我看著、猜著、想著,慢慢酒醒了。一切幻影都消失了,眼前只有滿庭香雪也似的梅花開放著,在寒冷的天氣里。

注釋
疏影:詞牌名,又名“疏影慢”“綠意”“綠影”暗綠“佳色”“解佩環”。雙調一百十字,前段十句五仄韻,後段十句四仄韻。雙調一百十字,前段九句五仄韻,後段十句四仄韻;雙調一百十字,前後段各十句、四仄韻等變體。
倩女離魂:唐陳玄佑傳奇小說《離魂記》中載:張鎰在衡州做官,把女兒倩娘許給他的外甥王宙,兩人亦互相愛慕。後張鎰又把倩娘許給別人,王宙知道後憤而離去。夜半,倩娘忽到王宙船中,兩人遂一同逃往四川。五年後,倩娘回娘家探親,誰知起來迎接的正是她自己本人,兩身遂合而為一。原來在家的是軀殼,回來的是靈魂。
為容:修飾儀容。
莫是:莫非。
春痕:指女子的眉。
麗譙:華美的高樓。
做弄:作弄,指被梅影引起了前面各種想像與幻覺。

詩文賞析

梅、蘭、竹、菊,古人稱之為“四君子”。其中梅以纖塵不染,高潔雅致為世人所稱。古人說:梅以韻勝,以格高,即說於此。古今詩詞諸家詠梅者眾,而張炎的這首詠梅詞立意深遠,其超脫了梅的形質本體,專詠梅影,其意似在韻格之外。

上片首先,“黃昏片月”,寫梅而先言片月,繼承古人詠梅傳統,即詠梅影必先寫月,以月來襯托梅影,為梅影的出現準備了條件。接下來,詞人精雕細刻,為月下梅影傳神寫照。詞人從七個方面刻畫梅影,這裡姑且稱為“梅影七筆”。曰:“清絕影”,“疑似影”,“縹緲影”,“竹外影”,“淡潔影”,“貞固影”,“玲瓏影”。七筆連環,惟妙惟肖。初筆“似碎陰滿地,還更清絕”,寫“清絕影”。

詞人先以“碎陰”比喻梅影,進而又用“還更清絕”,以“清絕”形容梅影纖塵不染,絕頂高潔的品格。一個“清”字,道出梅的出凡脫裕。以前的詩詞名家都曾詠梅,曰:“雪魄冰魂”,“冰肌玉骨”,而這裡一個“清”字更是比“雪”、“冰”、“玉”高出一籌,且是“清”至於“絕”,更是使人產生更多馳騁想像的餘地。

次筆以“枝北”三句寫“疑似影”。梅影既至清絕,使詞頓生愛意,欲得而甘之,因而枝南枝北,環繞尋覓,及至“背燈”折取,卻又不可捉摸。“背燈”是指離開燈光。作者用“幾度”,“疑有疑無”,“背燈難折”,了了幾筆,勾畫出詞人對梅影的摯愛,及至到了難捨難分,迷離悄恍的境界,確實為神來之筆。

第三筆,“依稀倩女”幾句,寫“縹紗影”。“倩女離魂”出自唐代陳玄祐的小說《離魂詞》,言衡州張鎰之女倩娘與表兄王宙相戀,但因鎰將女另配他人,使王宙含恨離去。倩娘與王宙感情至深,聞王宙離去,神魂離殼於夜間追到王宙船上,隨其入蜀。倩娘也因而從此臥床不起。及至五年後,兩人回倩娘家,房內臥病的倩娘聞聲相迎,兩女遂合為一體。從此兩人才得到圓滿的結局。詞人在此以倩女比梅,而又以其“魂”比梅影,魂從倩女出,影從梅中來,其比喻之巧妙,令人嘆服。一個“魂”字使梅影的輕盈縹緲脫然而出。“緩步”兩句更使這首詞描述的梅影活化,使人神往。

第四筆,“看夜深、竹外橫斜,應妒過雲明天”寫了“竹外影”。“竹外”出自蘇軾《和秦太虛梅花》有“竹外一枝斜更好”的詩句,“橫斜”出自林逋詠梅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詞句以“橫斜”來指梅影,短短几句以忽明忽暗的雲彩,以歲寒三友的竹襯托出梅影的美好,襯托梅的高潔。

第五筆,詞的下片,以“窺鏡蛾眉”三句寫“淡潔影”,詞人不再寫月下之梅,竹外之梅,而寫鏡中之梅。在詞人眼裡,鏡中更顯梅的清絕聖潔。深夜,皎潔的月光把梅影映照在屋內鏡面上。一個“窺”字,立刻使人一種美人臨窗,飄然欲入的美感。一個“淡”字又給人美自天然雕刻的感覺。“為容不在貌”化用杜荀鶴《 * 怨》“承恩不在貌,教妾若為容”句意。但詞人又翻陳出新加上了“獨抱孤潔”一句,柳貌而揚神,道出梅影的潔身自好,獨抱孤潔的追求。這句話是全詞的主旨所在,詞人不平的遭遇,內心的憤懣,對美的追求,種種複雜的內心世界,都深深地隱含在其中,使人回味。

第六筆,“莫是花光”三句,寫“貞固影”。花光即僧仲仁,宋代蘅州花光山長老,與蘇軾、黃庭堅同時,黃曾詩言“雅聞花光能畫梅,更乞一枝洗煩惱”,可見其畫筆之神。“莫是花光”以疑問的語氣表達出肯定的語氣。這娟娟的梅影,難道是花光和尚筆下所描取的一痕春色嗎?“麗譙”指城門上的城樓。“不怕麗譙吹徹”,寫出梅超俗脫凡,貞而不墮,孤潔長存,即使城樓號角吹響也無所畏懼。梅的傲風霜笑雪雨,其鐵骨幽香,不知激勵了多少仁人志士。詞人在此的含意,熟悉張炎的讀者都會不言自明。

第七筆,“還驚海上”三句是“寫玲瓏影”。“燃犀”出自《晉書。溫嶠傳》,用晉溫嶠在採石機燃犀牛角照水底靈怪的故事。依者極具渲染地描寫海底的珊瑚,言其玲瓏晶瑩,活靈活現。其實用意在以盡珊瑚之美,目的在於表現梅影形象之美。

全詞以那么多的篇幅,七筆連環,描寫梅影。把“影”寫活,呼之欲出。然而詞的末句,筆鋒一轉,原來是酒醒天空,空對一庭香雪,使讀者從那迷離神往的境界出脫醒悟:原來一切美好的境界,卻因為“酒”在做怪,醉眼看世界,似夢似幻還似真!“酒醒”還有一個典故:隋時趙師雄遷羅浮,日暮於林間酒肆旁,見一美人淡裝素服出迎,與語,芳香襲人。因與扣酒家共飲。雄醉寢,及至酒醒,始知身在梅花樹下,美人已去,雄惆悵不已,才知是遇上了梅花神(《龍城錄》)。全詞用典頗多,而此故事最是貼切。倩女離魂不就是這樣的梅花神嗎?怎樣才能寫好“梅影”,這首詞給了讀者太多的啟示。

標籤:詠物梅花

詩詞推薦

  • 賞牡丹

    王建唐代〕此花名價別,開艷益皇都。香遍苓菱死,紅燒躑躅枯。軟光籠細脈,妖色暖鮮膚。滿蕊攢黃粉,含棱縷絳蘇。好和
  • 霓裳中序第一·茉莉詠

    尹煥宋代〕青顰粲素靨。海國仙人偏耐熱。餐盡香風露屑。便萬里凌空,肯憑蓮葉。盈盈步月。悄似憐、輕去瑤闕。人何在,
  • 吳山青/長相思

    趙溍宋代〕金璞明。玉璞明。小小杯柈翠袖擎。滿將春色盛。仙佩鳴。玉佩鳴。雪月花中過洞庭。此時人獨清。
  • 水龍吟 浮翠山房擬賦白蓮

    唐珏宋代〕淡妝人更嬋娟,晚奩淨洗鉛華膩。泠泠月色,蕭蕭風度,嬌紅斂避。太液池空,霓裳舞倦,不堪重記。嘆冰魂猶在
    疏影·梅影原文_疏影·梅影的賞析_古詩文
  • 雨不絕

    杜甫唐代〕鳴雨既過漸細微,映空搖颺如絲飛。階前短草泥不亂,院裡長條風乍稀。舞石旋應將乳子,行雲莫自濕仙衣。眼邊
  • 詠主人壁上畫鶴寄喬主簿崔著作

    陳子昂唐代〕古壁仙人畫,丹青尚有文。獨舞紛如雪,孤飛曖似雲。 自矜彩色重,寧憶故池群。江海聯翩翼,長鳴誰復聞。
    疏影·梅影原文_疏影·梅影的賞析_古詩文
  • 昭君怨·梅花

    鄭域宋代〕道是花來春未。道是雪來香異。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籬茅舍。富貴玉堂瓊榭。兩地不同栽。一般開。
    疏影·梅影原文_疏影·梅影的賞析_古詩文
  • 敷淺原見桃花

    劉次莊宋代〕桃花雨過碎紅飛,半逐溪流半染泥。何處飛來雙燕子,一時銜在畫梁西。
    疏影·梅影原文_疏影·梅影的賞析_古詩文
  • 蓮花

    溫庭筠唐代〕綠塘搖灩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蘋。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疏影·梅影原文_疏影·梅影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二月和風到碧城

    晏幾道宋代〕二月和風到碧城。萬條千縷綠相迎。舞煙眠雨過清明。妝鏡巧眉偷葉樣,歌樓妍曲借枝名。晚秋霜霰莫無情。
  • 香菱詠月·其三

    曹雪芹清代〕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裏白,半輪雞唱五更殘。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博得
    疏影·梅影原文_疏影·梅影的賞析_古詩文
  • 銅雀台賦

    曹植魏晉〕從明後而嬉遊兮,登層台以娛情。見太府之廣開兮,觀聖德之所營。建高門之嵯峨兮,浮雙闕乎太清。立中天之華
  • 吉祥寺古梅

    林古度清代〕一樹古梅花數畝,城中客子乍來看。不知花氣清相逼,但覺山深春尚寒。
    疏影·梅影原文_疏影·梅影的賞析_古詩文
  • 詠竹五首

    憨山德清〔明代〕寒飛千尺玉,清灑一林霜。縱是塵心重,相看亦頓忘。矯矯凌雲姿,風生龍夜吼。霜雪不知年,真吾歲寒友。霜乾
  • 病馬

    杜甫唐代〕乘爾亦已久,天寒關塞深。塵中老盡力,歲晚病傷心。毛骨豈殊眾,馴良猶至今。物微意不淺,感動一沉吟。
    疏影·梅影原文_疏影·梅影的賞析_古詩文
  • 墨梅 其三

    王冕元代〕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我家 一作:吾家;朵朵 一作:個個)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疏影·梅影原文_疏影·梅影的賞析_古詩文
  • 詠蚊

    范仲淹宋代〕飽去櫻桃重,飢來柳絮輕。但知離此去,不用問前程。
    疏影·梅影原文_疏影·梅影的賞析_古詩文
  • 清平樂·雪

    孫道絢宋代〕悠悠颺颺。做盡輕模樣。半夜蕭蕭窗外響。多在梅邊竹上。朱樓向曉簾開。六花片片飛來。無奈熏爐煙霧,騰騰扶
  • 靈台

    佚名先秦〕經始靈台,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翯翯。
  • 驀山溪·梅

    曹組宋代〕洗妝真態,不作鉛花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黃昏院落,無處著清香,風細細,雪垂垂,何況江頭路
    疏影·梅影原文_疏影·梅影的賞析_古詩文
疏影·梅影原文_疏影·梅影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