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灘

作者:崔道融 朝代:唐代

西施灘原文

宰嚭亡吳國,西施陷惡名。
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

詩詞問答

問:西施灘的作者是誰?答:崔道融
問:西施灘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西施灘是什麼體裁?答:五絕
問:崔道融的名句有哪些?答:崔道融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奸臣伯嚭使吳國走向滅亡,卻反而讓西施承擔這惡名。
想當年浣紗春水滾滾,聲聲好像在為西施述說身世的不平。

注釋
西施灘:西施,春秋時代的越國人,家住浙江諸暨縣南的薴羅山。薴羅山下臨浣江,江中有浣紗石,傳說西施常在此浣紗,西施灘因而得名。
宰嚭:即伯嚭。春秋時,吳國太宰,又稱太宰嚭。在吳國與越國的爭戰中,吳王夫差打敗越國,俘虜了越王勾踐及群臣,勾踐賄賂了伯嚭獲得了釋放,回國後臥薪嘗膽,終於滅了吳國。
陷:落得,這裡指承擔。
浣:洗。

詩文賞析

西施是春秋時代的越國人,家住浙江諸暨縣南的薴羅山。薴羅山下臨浣江,江中有浣紗石,傳說西施常在此浣紗,西施灘因而得名。這首詩不同於一般弔古傷今的登臨之作,而是針對“女人禍水”這一傳統的歷史觀念,為西施翻案。

這首詩立意新穎,議論形象而富有感情。上聯平平道來,旨在澄清史實。據《史記》載,越王勾踐為吳王夫差戰敗後困於會稽,派大夫文種將寶器美女(西施在其中)賄通吳太宰伯嚭,準許越國求和,從此越王勾踐獲得了休養生息的機會,其後終於滅掉了吳國。這就是歷史的真相。所以詩一開頭就道破問題的實質:“宰嚭亡吳國,西施陷惡名。”這個“陷”字用得十分精當,推翻了“女人禍水”論,把顛倒了的史實再顛倒過來。

議論入詩一般容易流於枯澀,而這首詩卻把議論和抒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詩人在為西施辯誣之後,很自然地將筆鋒轉到了西施灘,用抒情的筆觸,描寫了西施灘春日的情景。春天到了,江河水漲,西施當年浣紗的灘頭那嘩嘩的江水急促奔流,好像在為她蒙上一層歷史的污垢發出如泣如訴的聲音,訴說著世事的不平。但春水畢竟不具有人的思想感情,這一切只能是詩人想像,所以第四句很快補上:“似有不平聲。”這“似有”二字,選用得非常得體,真切自然,寄寓著作者深沉的慨嘆。這一聯,完全是在抒情中進行議論,在議論中滲透感情。

晚唐詩人羅隱也寫過類似的詩:“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比較起來,兩詩的立意相似,又各具特色。羅詩議論充分,能聯繫“時運”來分析國家的興亡,這比崔詩似覺深入一層;崔詩發議論,不僅訴諸理智,而且訴諸感情,將理智和感情自然地揉合在一起,這較之羅詩又有其高出一籌的地方。

詩詞推薦

  • 插花吟

    邵雍宋代〕頭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身經兩世太平日,眼見四朝全盛時。況復筋骸粗康健,那堪時節正芳菲。酒涵
    西施灘原文_西施灘的賞析_古詩文
  • 述行賦

    蔡邕兩漢〕延熹二年秋,霖雨逾月。是時梁翼新誅,而徐璜、左悺等五侯擅貴於其處。又起顯陽苑於城西,人徒凍餓,不得其
  • 滿江紅·過汴梁故宮城

    段克己金代〕塞馬南來,五陵草樹無顏色。雲氣黯,鼓鼙聲震,天穿地裂。百二河山俱失險,將軍束手無籌策。漸煙塵、飛度九
  • 明神

    李商隱唐代〕明神司過豈令冤,暗室由來有禍門。莫為無人欺一物,他時須慮石能言。
    西施灘原文_西施灘的賞析_古詩文
  • 仙城寒食歌·紹武陵

    成鷲〔清代〕亢龍賓天群龍戰,潛龍躍出飛龍現。白衣蒼狗等浮雲,處處從龍作宮殿。東南半壁燕處堂,正統未亡垂一線。百日
  • 南湖早春

    白居易唐代〕風回雲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復明。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不道
  • 滄浪亭記

    蘇舜欽宋代〕予以罪廢,無所歸。扁舟吳中,始僦舍以處。時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狹,不能出氣,思得高爽虛辟之地,以舒所懷
  • 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

    韋應物唐代〕前舟已眇眇,欲渡誰相待。秋山起暮鍾,楚雨連滄海。風波離思滿,宿昔容鬢改。獨鳥下東南,廣陵何處在。
    西施灘原文_西施灘的賞析_古詩文
  • 望黃鶴樓

    李白唐代〕東望黃鶴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雲,中峰倚紅日。岩巒行穹跨,峰嶂亦冥密。頗聞列仙人,於此學飛術。一朝
  • 渭川田家

    王維唐代〕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立,相見語依依。即此
  • 讀書

    柳宗元唐代〕幽沉謝世事,俯默窺唐虞。上下觀古今,起伏千萬途。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吁。縹帙各舒散,前後互相逾。瘴痾
  • 風入松

    張炎宋代〕危樓古鏡影猶寒。倒景忽相看。桃花不識東西晉,想如今、也夢邯鄲。縹緲神仙海上,飄零圖畫人間。寶光丹氣共
    西施灘原文_西施灘的賞析_古詩文
  • 綿

    佚名先秦〕綿綿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復陶冗,未有家室。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
  • 終南別業 / 初至山中 / 入山寄城中故人

    王維唐代〕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西施灘原文_西施灘的賞析_古詩文
  • 溪居

    裴度唐代〕門徑俯清溪,茅檐古木齊。紅塵飄不到,時有水禽啼。
    西施灘原文_西施灘的賞析_古詩文
  • 沁園春·讀史記有感

    佚名宋代〕試課陽坡,春後添栽,多少杉松。正桃塢晝濃,雲溪風軟,從容延叩,太史丞公:底事越人,見垣一壁,比過秦關
  • 採桑子

    納蘭性德清代〕撥燈書盡紅箋也,依舊無聊。玉漏迢迢,夢裡寒花隔玉簫。幾竿修竹三更雨,葉葉蕭蕭。分付秋潮,莫誤雙魚到謝
    西施灘原文_西施灘的賞析_古詩文
  • 於中好·雁帖寒雲次第飛

    納蘭性德清代〕雁帖寒雲次第飛,向南猶自怨歸遲。誰能瘦馬關山道,又到西風撲鬢時。人杳杳,思依依,更無芳樹有烏啼。憑將
    西施灘原文_西施灘的賞析_古詩文
  • 念奴嬌·和趙國興知錄韻

    辛棄疾宋代〕為沽美酒,過溪來、誰道幽人難致。更覺元龍樓百尺,湖海平生豪氣。自嘆年來,看花索句,老不如人意。東風歸
    西施灘原文_西施灘的賞析_古詩文
  • 念奴嬌·憲宗平淮西

    李綱宋代〕晚唐姑息,有多少方鎮,飛揚跋扈。淮蔡雄藩聯四郡,千里公然旅拒。同惡相資,潛傷宰輔,誰敢分明語。媕婀群
西施灘原文_西施灘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