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洛陽名園記後

作者:李格非 朝代:宋代

書洛陽名園記後原文

洛陽處天下之中,挾崤澠之阻,當秦隴之襟喉,而趙魏之走集,蓋四方必爭之地也。天下當無事則已,有事,則洛陽先受兵。予故嘗曰:“洛陽之盛衰,天下治亂之候也。”

方唐貞觀、開元之間,公卿貴戚開館列第於東都者,號千有餘邸。及其亂離,繼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樹,兵車蹂踐,廢而為丘墟。高亭大榭,煙火焚燎,化而為灰燼,與唐俱滅而共亡,無餘處矣。予故嘗曰:“園圃之廢興,洛陽盛衰之候也。”

且天下之治亂,候於洛陽之盛衰而知;洛陽之盛衰,候於園圃之廢興而得。則《名園記》之作,予豈徒然哉?

嗚呼!公卿大夫方進於朝,放乎一己之私以自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樂,得乎?唐之末路是已。(唐之末路是已 一作:矣)

詩詞問答

問:書洛陽名園記後的作者是誰?答:李格非
問:書洛陽名園記後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書洛陽名園記後是什麼體裁?答:文言文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洛陽地處全國的中部,擁有崤山、澠池的險阻,算是秦川、隴地的咽喉,又是趙、魏爭著嚮往的地方,是四方諸侯必爭之地。天下如果經常太平無事也就罷了,一旦有戰事,那么洛陽總是首先遭受戰爭。為此我曾說過:“洛陽的興盛和衰敗,是天下太平或者動亂的徵兆啊。”
  正當唐太宗貞觀、唐玄宗開元盛世時,公卿貴族、皇親國戚在東都洛陽建設公館府第的,號稱有一千多家。等到後期遭受動亂而流離失所,接著是五代的慘痛破壞,那些池塘、竹林、樹木,被兵車踐踏,變成一片廢墟。高高的亭閣、寬大的樓台,被戰火焚燒,化成灰燼,跟唐朝一起灰飛煙滅,沒有留下一處。我因此曾說:“館第園林的繁盛或毀滅,就是洛陽興旺或衰敗的徵兆啊。”
  況且天下的太平或動亂,從洛陽的興衰就可以看到徵兆;洛陽的興衰,又可以從館第園林的興廢看到徵兆,那么《洛陽名園記》這作品,我難道是徒勞無益、白費筆墨的嗎?
  唉!公卿大夫們現在正被朝廷提拔任用,放縱一己的私慾,為所欲為,卻忘掉了國家的太平或動亂的大事,想以後退隱了再享受這種園林之樂,能辦得到嗎?唐朝最後覆滅的情形就是前車之鑑啊!

注釋
挾(xié):擁有。
崤(xiáo):崤山,在河南洛寧縣西北。
澠(miǎn):澠池,古城名,在今河南澠池縣西。崤山、澠池都在洛陽西邊。
受兵:遭戰爭之苦。
開館列第:建設公館府邸。
五季:五代(指五代十國時期)。
候:徵兆。
徒然:白白地。
進於朝:被朝廷提拔任用。
治忽:治世和亂世。

詩文賞析

全文從洛陽處天下的險要寫起——洛陽居於中原,依仗崤、澠之險峻,是秦、隴、趙、魏問的要道,所以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因而強調洛陽的盛衰是天下治亂的標誌。第二層以唐朝貞觀、開元之間高官貴族興建千餘所公卿名園的史實,論述“園圃的興廢是洛陽盛衰的標誌”,最後更進一步推論“園圃的興廢是天下治亂的標誌”。

標籤:古文觀止地名議論

詩詞推薦

  • 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魏晉〕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
  • 吳山圖記

    歸有光明代〕吳、長洲二縣,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諸山,皆在吳縣。其最高者,穹窿、陽山、鄧尉、西脊、銅井。而靈
  • 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

    陳亮宋代〕不見南師久,漫說北群空。當場只手,畢竟還我萬夫雄。自笑堂堂漢使,得似洋洋河水,依舊只流東?且復穹廬拜
  • 送天台陳庭學序

    宋濂明代〕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萬里,陸有劍閣棧道之險,水有瞿塘、灩澦之虞。跨馬行,則篁竹間山高者,累
  • 陋室銘

    劉禹錫唐代〕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
    書洛陽名園記後原文_書洛陽名園記後的賞析_古詩文
  • 讀孟嘗君傳

    王安石宋代〕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於虎豹之秦。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
    書洛陽名園記後原文_書洛陽名園記後的賞析_古詩文
  • 文帝議佐百姓詔

    劉恆兩漢〕間者數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災,朕甚憂之。愚而不明,未達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過與?乃天道
  • 治安策

    賈誼兩漢〕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進言者皆曰天
  • 別離

    陸龜蒙唐代〕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杖劍對尊酒,恥為遊子顏。蝮蛇一螫手,壯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離別何足嘆。
  • 題臨安邸

    林升宋代〕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
    書洛陽名園記後原文_書洛陽名園記後的賞析_古詩文
  • 惠州一絕 / 食荔枝

    蘇軾宋代〕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不辭 一作:不妨)
  • 六國論

    蘇轍宋代〕嘗讀六國《世家》,竊怪天下之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於死亡。常
  • 太史公自序

    司馬遷兩漢〕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
  • 戲為六絕句

    杜甫唐代〕庾信文章老更成,凌雲健筆意縱橫。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後生。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
  • 賣柑者言

    劉基明代〕杭有賣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潰。出之燁然,玉質而金色。置於市,賈十倍,人爭鬻之。  予貿得其一,剖之
  • 朋黨論

    歐陽修宋代〕臣聞朋黨之說,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
  • 有子之言似夫子

    佚名先秦〕有子問於曾子曰:“問喪於夫子乎?”曰:“聞之矣:‘喪欲速貧,死欲速朽’。”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
  • 三都賦

    左思魏晉〕總序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先王采焉,以
  • 春王正月

    公羊高先秦〕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為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
  • 莊暴見孟子

    佚名先秦〕莊暴見孟子,曰:“暴見於王,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曰:“好樂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樂甚
書洛陽名園記後原文_書洛陽名園記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