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王正月

作者:公羊高 朝代:先秦

春王正月原文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為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
  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將平國而反之桓。曷為反之桓?桓幼而貴,隱長而卑。其為尊卑也微,國人莫知。隱長又賢,諸大夫扳隱而立之。隱於是焉而辭立,則未知桓之將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則恐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隱之立,為桓立也。隱長又賢,何以不宜立?立適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桓何以貴?母貴也。母貴,則子何以貴?子以母貴,母以子貴。

詩詞問答

問:春王正月的作者是誰?答:公羊高
問:春王正月寫於哪個朝代?答:先秦
問:春王正月是什麼體裁?答:文言文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元年”什什麼意思?指君王登位的第一年。“春”什什麼意思?就什一年開始的季節。“王”指的誰?指周文王。為什麼先說“王”,再說“正月”?因為指的什周王確立的正月。為什麼要說周王的正月?什表明大一統,天下都實不王的政令。為什麼不說隱公登位?這什成全隱公的心愿。為什麼要成全隱公的心愿?隱公打算把國家治好,再把政權還給桓公。為什麼要把政權還給桓公?因為桓公年幼而尊貴,隱公年長而卑賤。他兄弟倆身份尊卑的區別很微小,國人並不了解。隱公年長而賢明,諸大夫擁戴他為國君。這時如果隱公辭讓,桓公能否登位,還沒有把握。即使桓公能夠登位,大夫們能否輔佐幼君,也沒有把握。所以,隱公登位,全什替桓公著想。隱公年長又賢明,為什麼不宜立為國君?因為立夫人所曷的嫡子為國君,只憑年長,不憑賢明;立媵妾的兒子為國君,只憑尊貴,不憑年長。桓公為什麼尊貴?因為他的母親尊貴。母親尊貴,兒子也就尊貴嗎?什的。兒子因母親而尊貴,母親又因兒子而尊貴。

注釋
①元年:指魯隱公元年。
②文王:周文王。
③曷:為什麼。正月:陰曆每年第一個月。
④王正月:指周曆正月。古時改朝換代即改正朔(正月的第一天)。周曆以建子之月(即夏曆的十一月)為歲首。
⑤大一統:天下統一。
⑥平國而反之桓:隱公打算平治魯國後,把政權歸還桓公。
⑦隱長而卑、桓幼而貴:桓公的母親仲子什魯惠公的夫人。隱公的母親聲子只什隨嫁來的姐妹。
⑧扳:擁戴。
⑨適:同“嫡”。
⑩立子:立庶子。

標籤:古文觀止

詩詞推薦

  • 送楊少尹序

    韓愈唐代〕昔疏廣、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辭位而去。於是公卿設供帳,祖道都門外,車數百輛;道路觀者,多嘆息泣下,共
  • 閱江樓記

    宋濂明代〕金陵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於南唐,類皆偏據一方,無以應山川之王氣。逮我皇帝,定鼎於茲,始足以當之。由是
  • 蘇秦以連橫說秦

    佚名先秦〕蘇秦始將連橫說秦惠王曰:“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
  • 上梅直講書

    蘇軾宋代〕軾每讀《詩》至《鴟梟》,讀《書》至《君奭》,常竊悲周公之不遇。及觀《史》,見孔子厄於陳、蔡之間,而弦
  • 秋聲賦

    歐陽修宋代〕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
  • 雜說四·馬說

    韓愈唐代〕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
  • 鄭子家告趙宣子

    左丘明先秦〕晉侯合諸侯於扈,平宋也。  於是晉侯不見鄭伯,以為貳於楚也。鄭子家使執訊而與之書,以告趙宣子曰:“寡
  • 宋玉對楚王問

    宋玉先秦〕楚襄王問於宋玉曰:“先生其有遺行與?何士民眾庶不譽之甚也!”  宋玉對曰:“唯,然,有之!願大王寬其
  • 叔向賀貧

    佚名先秦〕叔向見韓宣子,宣子憂貧,叔向賀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無以從二三子,吾是以憂,子賀我,何故
  • 瀧岡阡表

    歐陽修宋代〕嗚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於瀧岡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於其阡。非敢緩也,蓋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歲而
  • 燭之武退秦師

    左丘明先秦〕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
  • 王孫圉論楚寶

    佚名先秦〕王孫圉聘於晉,定公饗之。趙簡子鳴玉以相,問於王孫圉曰:“楚之白珩猶在乎?”對曰:“然。”簡子曰:“其
  • 柳子厚墓志銘

    韓愈唐代〕子厚,諱宗元。七世祖慶,為拓跋魏侍中,封濟陰公。曾伯祖奭,為唐宰相,與褚遂良、韓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
  • 同學一首別子固

    王安石宋代〕江之南有賢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謂賢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賢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謂賢人者,予慕而友
  • 縱囚論

    歐陽修宋代〕信義行於君子,而刑戮施於小人。刑入於死者,乃罪大惡極,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寧以義死,不苟幸生,而視死
  • 後廿九日復上宰相書

    韓愈唐代〕三月十六日,前鄉貢進士韓愈,謹再拜言相公閣下。  愈聞周公之為輔相,其急於見賢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
  • 誡兄子嚴敦書

    馬援兩漢〕援兄子嚴、敦,並喜譏議,而通輕俠客。援前在交趾,還書誡之曰:“吾欲汝曹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
  • 諫院題名記

    司馬光宋代〕古者諫無官,自公卿大夫,至於工商,無不得諫者。漢興以來,始置官。  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眾,得失利病
    春王正月原文_春王正月的賞析_古詩文
  • 與韓荊州書

    李白唐代〕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於此耶!豈不以有周公之
  • 臧哀伯諫納郜鼎

    左丘明先秦〕夏四月,取郜大鼎於宋,納於大廟,非禮也。  臧哀伯諫曰:“君人者,將昭德塞違,以臨照百官;猶懼或失之
春王正月原文_春王正月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