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外征衣

作者:陳玉蘭 朝代:唐代

寄外征衣原文

夫戍邊關妾在吳,西風吹妾妾憂夫。
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

詩詞問答

問:寄外征衣的作者是誰?答:陳玉蘭
問:寄外征衣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寄外征衣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陳玉蘭寄外征衣書法欣賞

陳玉蘭寄外征衣書法作品欣賞
寄外征衣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你守衛在邊關,我卻在吳地,涼颼颼的西風吹到我身上的時候,我正在為你而擔憂。想念你啊!想念你,我寄上一封簡短的書信,信中每一行字上都浸透了我的眼淚,當寒氣來到你身邊的時候,我寄出的寒衣不知收到沒有?

注釋
妾:舊時女子自稱。
吳:指江蘇一帶。

詩文賞析

此詩突出的特色表現在句法上。全詩四句的句法有一個共同處:每句都包含兩層相對或相關的意思。在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又有變化。“夫戍邊關——妾在吳”,這是由相對的兩層意思構成的,即所謂“當句對”的形式。這一對比,就突出了天涯相隔之感。這個開頭是單刀直入式的,點明了題意,說明何以要寄衣。下面三句都從這裡引起。“西風吹妾——妾憂夫”,秋風吹到少婦身上,照理說應該引起她自己的寒冷之感,但詩句寫完“西見吹妾”一層意思後,接下去不寫少婦自己的寒冷之感,而是直接寫心理活動“妾憂夫”。前後兩層意思中有一個小小的跳躍或轉折,恰如其分表現出少婦對丈夫體貼入微的心情,十分形象。此句寫“寄衣”的直接原因。“一行書信——千行淚”,這句通過“一行”與“千行”的強烈對照,極言紙短情長。“千行淚”包含的感情內容既有深厚的恩愛,又有強烈的哀怨,情緒複雜。此句寫出了“寄”什麼,不提寒衣是避免與下句重複;同時,寫出了寄衣時的內心活動。“寒到君邊——衣到無?”這一句用虛擬、想像的問話語氣,與前三句又不同,在少婦心目中仿佛嚴冬正在和寒衣賽跑,而這競賽的結果對她很關緊要,十分生動地表現出了少婦心中的操心。這樣,每一句中都可以劃一個破折號,都由兩層意思構成,詩的層次就大大豐富了。而同一種句式反覆運用,在運用中又略有變化,並不呆板,構成了迴環往復、一唱三嘆的語氣。聲調對於詩歌,比較其他體裁的文學作品具有更大意義。所謂“情動於中而發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嗟嘆”、“永歌”都是指用聲調增加詩歌的感染力。試多詠誦幾遍,就不難領悟這種一唱三嘆的語氣在此詩表情上的作用了。

構成此詩音韻美的另一特點是句中運用復字。近體詩一般是要避免字詞的重複。但是,有意識地運用復字,有時能使詩句念起來朗朗上口、動人心弦,造成音樂的美感。如此詩後三句均有復字,而在運用中又有適當變化。第二句兩個“妾”字接連出現,前一個“妾”字是第一層意思的結尾,後一個“妾”字則是第二層意思的起始,在全句中,它們是重複,但對相聯的兩層意思而言,它們又形成“頂針”修辭格,念起來順溜,有“累累如貫珠”之感,這使那具有跳躍性的前後兩層意思通過和諧的音調過渡得十分自然。

而三、四兩句重疊在第二、第六字上,這不但是每句中構成“句中對”的因素,而且又是整個一聯詩句自然成對的構成因素,從而增加了詩的韻律感,有利於表達那種哀愁、 * 的深情。

此外,第一人稱的表現手法也值得提出。詩中的“妾”(古代女子自我稱呼)當然並不等於作者自己。

作者採用第一人稱,並完全用內心獨白的表現手法,通過寄衣前前後後的一系列心理活動:從念夫,到秋風吹起而憂夫,寄衣時和淚修書,一直到寄衣後的掛念,生動地表達了女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此詩通過人物心理活動的直接描寫來表現主題,是運用得比較成功的。

詩詞推薦

  •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唐代〕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寄外征衣原文_寄外征衣的賞析_古詩文
  • 江南旅情

    祖詠唐代〕楚山不可極,歸路但蕭條。海色晴看雨,江聲夜聽潮。劍留南斗近,書寄北風遙。為報空潭橘,無媒寄洛橋。
    寄外征衣原文_寄外征衣的賞析_古詩文
  • 進太宗

    徐賢妃唐代〕朝來臨鏡台,妝罷暫裴回。千金始一笑,一召詎能來。
    寄外征衣原文_寄外征衣的賞析_古詩文
  • 望夫石

    劉禹錫唐代〕終日望夫夫不歸,化為孤石苦相思。望來已是幾千載,只似當時初望時。
    寄外征衣原文_寄外征衣的賞析_古詩文
  • 蠶婦

    杜荀鶴唐代〕粉色全無飢色加,豈知人世有榮華。年年道我蠶辛苦,底事渾身著苧麻。
    寄外征衣原文_寄外征衣的賞析_古詩文
  • 青玉案·和賀方回韻送山谷弟貶宜州

    黃大臨宋代〕千峰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曉別吾家黃叔度。弟兄華發,遠山修水,異日同歸處。樽罍飲散長亭暮。別語
  • 長相思·其三

    李白唐代〕美人在時花滿堂,美人去後餘空床。床中繡被卷不寢,至今三載聞余香。香亦竟不滅,人亦竟不來。相思黃葉落,
    寄外征衣原文_寄外征衣的賞析_古詩文
  • 紫萸香慢·近重陽

    姚雲文宋代〕近重陽、偏多風雨,絕憐此日暄明。問秋香濃未,待攜客、出西城。正自羈懷多感,怕荒台高處,更不勝情。向尊
  • 晝夜樂·冬

    趙顯宏元代〕風送梅花過小橋,飄飄。飄飄地亂舞瓊瑤,水面上流將去了。覷絕似落英無消耗,似那人水遠山遙,怎不焦?今日
  • 荊州歌

    李白唐代〕白帝城邊足風波,瞿塘五月誰敢過。荊州麥熟繭成蛾,繰絲憶君頭緒多。撥穀飛鳴奈妾何。
  • 漁家傲(送台守江郎中)

    蘇軾宋代〕送客歸來燈火盡。西樓淡月涼生暈。明日潮來無定準。潮來穩。舟橫渡口重城近。江水似知孤客恨。南風為解佳人
    寄外征衣原文_寄外征衣的賞析_古詩文
  • 花心動 春詞

    阮逸女宋代〕仙苑春濃,小桃開,枝枝已堪攀折。乍雨乍晴,輕暖輕寒,漸近賞花時節。柳搖台榭東風軟,簾櫳靜、幽禽調舌。
  • 東坡引·隴頭梅半吐

    袁去華宋代〕隴頭梅半吐。江南歲將暮。閒窗盡日將愁度。黃昏愁更苦。歸期望斷,雙魚尺素。念嘶騎、今到何處。殘燈背壁三
    寄外征衣原文_寄外征衣的賞析_古詩文
  • 望江南·幽州九日

    汪元量宋代〕官舍悄,坐到月西斜。永夜角聲悲自語,客心愁破正思家。南北各天涯。腸斷裂,搔首一長嗟。綺席象床寒玉枕,
    寄外征衣原文_寄外征衣的賞析_古詩文
  • 菩薩蠻(回文冬閨怨)

    蘇軾宋代〕雪花飛暖融香頰。頰香隔暖飛花雪。欺雪任單衣。衣單任雪欺。別時梅子結。結子梅時別。歸不恨開遲。遲開恨不
    寄外征衣原文_寄外征衣的賞析_古詩文
  • 卜運算元·秋色到空閨

    夏完淳明代〕秋色到空閨,夜掃梧桐葉。誰料同心結不成,翻就相思結。十二玉闌乾,風動燈明滅。立盡黃昏淚幾行,一片鴉啼
    寄外征衣原文_寄外征衣的賞析_古詩文
  • 醉公子·岸柳垂金線

    顧敻五代〕岸柳垂金線,雨晴鶯百囀。家住綠楊邊,往來多少年。馬嘶芳草遠,高摟簾半掩。斂袖翠蛾攢,相逢爾許難。
  • 清平調·其一

    李白唐代〕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寄外征衣原文_寄外征衣的賞析_古詩文
  • 長相思·汴水流

    白居易唐代〕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寄外征衣原文_寄外征衣的賞析_古詩文
  • 蘇溪亭

    戴叔倫唐代〕蘇溪亭上草漫漫,誰倚東風十二闌。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寄外征衣原文_寄外征衣的賞析_古詩文
寄外征衣原文_寄外征衣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