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桃花夫人廟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題桃花夫人廟原文

細腰宮裡露桃新,脈脈無言幾度春。
至竟息亡緣底事?可憐金谷墮樓人。

詩詞問答

問:題桃花夫人廟的作者是誰?答:杜牧
問:題桃花夫人廟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題桃花夫人廟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杜牧的名句有哪些?答:杜牧名句大全

杜牧題桃花夫人廟書法欣賞

杜牧題桃花夫人廟書法作品欣賞
題桃花夫人廟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細腰宮裡桃花綻放一派艷麗清新,心念故國默默無語度過多少冬春。
說到底息國滅亡究竟是因為何事?可憐金谷園殉情的綠珠這墜樓人!

注釋
①桃花夫人:即息夫人。息夫人姓媯(guī),春秋時陳侯之女,嫁給息國國君,稱為息媯。楚文王喜歡息媯美貌,於是滅掉息國,強納息媯為夫人。廟在黃陂縣(今湖北省黃陂縣)。
②細腰宮:指楚王宮。《後漢書》:“楚王愛細腰,宮中多餓死。”露:讀lù。
③脈脈:讀mò mò。無言:據《左傳》載,息夫人被楚文王強納夫人後.一直一言不發。
④至竟:究竟。息亡:息國滅亡。緣:因為。底事:什麼事。
⑤金谷墜樓人:指綠珠。綠珠是西晉石崇的愛妾,石崇住在金谷園(洛陽附近)中,生活豪侈,歌妓很多。當時趙王倫專政,趙王倫的親信孫秀派人來向石崇要綠珠,石崇說:“綠珠是我所愛,不能送人。”孫秀生氣,於是矯詔逮捕石崇。石崇被捕時,對綠珠說:“我現在為你得罪。”綠珠說:“我就死在你面前以報答你。”因自投樓下而死。

詩文賞析

晚唐人好為詠史絕句,卻不易作好。清人吳喬在《國爐詩話》中提出詠史詩兩條標準,一是思想內容要“出己意”,一是藝術表現要“用意隱然”—有含蓄的詩味。他舉為範例的作品之一是杜牧的“息媯詩”,就是這首《題桃花夫人廟》。

息媯是春秋時息君夫人(息,古國名,相當於今河南息縣西南),故稱息夫人,又稱桃花夫人。據《左傳》載,因蔡哀侯向楚王稱讚了息夫人的美貌,導致楚滅息。息夫人被擄進楚宮,後來生二子,即堵敖與成王。但她始終不說話。楚王追問其故,她答道:“吾一婦人而事二夫,縱弗能死,其又奚言?”息夫人的不幸遭際及她無言的抗議,在舊時一向被傳為美談,唐時還有祭祀她的“桃花夫人廟”。

“細腰宮裡露桃新,脈脈無言幾度春。”這一聯用詩歌形象概括了息夫人的故事。這裡沒有敘述,事件是通過描繪的語言和具體意象表現的。“細腰宮”即楚宮,它是根據“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的傳說翻造的,也就間接指刺了楚王的荒淫。這比直言楚宮自多一層含意。息夫人的不幸遭遇,根源也正繫於楚王的荒淫,這裡,敘事隱含造語之中。在這“楚王葬盡滿城嬌”的“細腰宮”內,桃花又開了。“桃新”意味著春來,挑起下文“幾度春”三字:時光多么容易流逝,然而時光又是多么難挨啊。“桃生露井上”本屬成言(《宋書·樂志》),而“露桃”卻翻出新的意象,似暗喻“看花滿眼淚”的桃花夫人的嬌面(比較“梨花一枝春帶雨”)。“無言”是本事中主要情節,古語又有“桃李無言”,這是另一層雙關。“無言”加上“脈脈(含情)”,形象生動,表達出夫人的故國故君之思及失身的悲痛。而在無可告訴的深宮,可憐只有“無言”的桃花作她苦衷的見證了。兩句中,桃花與桃花夫人,景與情,難解難分,水 * 融,意境優美,詩味雋永。

詩人似乎要對息夫人一掬同情之淚了。及至第三句突然轉折,由脈脈含情的描述轉為冷冷一問時,讀者才知道那不過是欲抑先揚罷了。“至竟(到底)息亡緣底事?”息亡不正為夫人的顏色嗎?她的忍辱苟活,縱然無言,又豈能無咎無愧?這一問是對息夫人內心創傷的深刻揭示。這一點在息夫人對楚王問中原有所表現,卻一向未被人注意。

末句從對面著墨,引出另一個女子來。那就是晉代豪富石崇家的樂妓綠珠(“金谷”即石家名園)。權貴孫秀因向石崇求綠珠不得,矯詔收崇下獄。石崇臨捕時對綠珠嘆道:“我今為爾得罪。”綠珠含淚回答:“當效死於君前。”遂墜樓而死。其事與息媯頗類,但綠珠對權勢的反抗是那樣剛烈,相形之下息夫人只見懦弱了。這裡既無對綠珠的一字贊語,也無對息媯的一字貶詞,只是深情一嘆:“可憐金谷墜樓人!”然而褒貶俱在此中,令人覺得語意深遠。此句之妙,《甌北詩話》說得透徹:“以綠珠之死,形(即反襯)息夫人之不死,高下自見而詞語蘊藉,不顯露譏刺(即“用意隱然”),尤得風人之旨耳。”

此外,直接對一位古代軟弱女子進行指斥也不免過苛之嫌,而詩人把指責轉化為對於強者的頌美,不但使讀者感情上容易接受,也使詩意升華到更高的境界。它意味著:軟弱的受害者誠然可憫,怎及得敢於以一死抗爭者令人欽敬。

綜上所述,此詩對人所熟知的息夫人故事重作評價,見解可謂新疑獨到,同時又“不顯露譏刺”,形象生動,饒有唱嘆之音,富於含蓄的詩美。揆之吳喬的兩條標準,故宜稱為詠史絕句的范作。(周嘯天)

詩詞推薦

  •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宋代〕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
    題桃花夫人廟原文_題桃花夫人廟的賞析_古詩文
  • 八聲甘州·壽陽樓八公山作

    葉夢得宋代〕故都迷岸草,望長淮、依然繞孤城。想烏衣年少,芝蘭秀髮,戈戟雲橫。坐看驕兵南渡,沸浪駭奔鯨。轉盼東流水
  • 秣陵

    屈大均清代〕牛首開天闕,龍崗抱帝宮。六朝春草里,萬井落花中。訪舊烏衣少,聽歌玉樹空。如何亡國恨,盡在大江東!
    題桃花夫人廟原文_題桃花夫人廟的賞析_古詩文
  • 水調歌頭·多景樓

    陸游宋代〕江左占形勝,最數占徐州。連山如畫,佳處縹渺著危樓。鼓角臨風悲壯,烽火連空明滅,往事憶孫劉。千里曜戈甲
  • 金陵懷古

    司空曙唐代〕輦路江楓暗,宮庭野草春。傷心庾開府,老作北朝臣。
    題桃花夫人廟原文_題桃花夫人廟的賞析_古詩文
  • 賀新郎·西湖

    文及翁宋代〕一勺西湖水。渡江來,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回首洛陽花石盡,煙渺黍離之地。更不復、新亭墮淚。簇樂紅妝搖畫
  • 詠霍將軍北伐

    虞羲〔南北朝〕擁旄為漢將,汗馬出長城。長城地勢險,萬里與雲平。涼秋 * 月,虜騎入幽并。飛狐白日晚,瀚海愁雲生。羽書
  • 館娃宮懷古五絕

    皮日休唐代〕綺閤飄香下太湖,亂兵侵曉上姑蘇。越王大有堪羞處,只把西施賺得吳。鄭妲無言下玉墀,夜來飛箭滿罘罳。越王
  • 魯連台

    屈大均清代〕一笑無秦帝,飄然向海東。誰能排大難?不屑計奇功。古戍三秋雁,高台萬木風。從來天下士,只在布衣中。
    題桃花夫人廟原文_題桃花夫人廟的賞析_古詩文
  • 滿江紅·拂拭殘碑

    文徵明明代〕拂拭殘碑,敕飛字、依稀堪讀。慨當初、依飛何重,後來何酷。豈是功高身合死,可憐事去言難贖。最無端、堪恨
  • 南鄉子·邢州道上作

    陳維崧清代〕秋色冷並刀,一派酸風卷怒濤。並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櫟林中醉射鵰。殘酒憶荊高,燕趙悲歌事未消。憶昨車
  • 夏日絕句

    李清照宋代〕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題桃花夫人廟原文_題桃花夫人廟的賞析_古詩文
  • 白溝行

    王安石宋代〕白溝河邊蕃塞地,送迎蕃使年年事。蕃使常來射狐兔,漢兵不道傳烽燧。萬里鋤耰接塞垣,幽燕桑葉暗川原。棘門
  • 金陵懷古

    劉禹錫唐代〕潮滿冶城渚,日斜征虜亭。蔡洲新草綠,幕府舊煙青。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後庭花一曲,幽怨不堪聽。
    題桃花夫人廟原文_題桃花夫人廟的賞析_古詩文
  • 行經孫氏陵

    何遜南北朝〕昔在零陵厭,神器若無依。逐兔爭先捷,掎鹿競因機。呼吸開伯道,叱吒掩江畿。豹變分奇略,虎視肅戎威。長蛇
  • 蔡中郎墳

    溫庭筠唐代〕古墳零落野花春,聞說中郎有後身。今日愛才非昔日,莫拋心力作詞人。
    題桃花夫人廟原文_題桃花夫人廟的賞析_古詩文
  • 金陵圖

    韋莊唐代〕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題桃花夫人廟原文_題桃花夫人廟的賞析_古詩文
  • 齊天樂 與馮深居登禹陵

    吳文英宋代〕三千年事殘鴉外,無言倦憑秋樹。逝水移川,高陵變谷,那識當時神禹。幽雲怪雨。翠萍濕空梁,夜深飛去。雁起
  • 挽文丞相

    虞集元代〕徒把金戈挽落暉,南冠無奈北風吹。子房本為韓仇出,諸葛寧知漢祚移。雲暗鼎湖龍去遠,月明華表鶴歸遲。不須
    題桃花夫人廟原文_題桃花夫人廟的賞析_古詩文
  • 皇矣

    佚名先秦〕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觀四方,求民之莫。維此二國,其政不獲。維彼四國,爰究爰度。上帝耆之,憎其式廓。
題桃花夫人廟原文_題桃花夫人廟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