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

作者:歐陽炯 朝代:唐代

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原文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
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
空有姑蘇台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

詩詞問答

問: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的作者是誰?答:歐陽炯
問: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歐陽炯的名句有哪些?答:歐陽炯名句大全

歐陽炯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書法欣賞

歐陽炯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書法作品欣賞
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夕陽斜照著故都金陵,茵綠的春草與空岸連平,晚霞燒紅了空天,大空東去滔滔無情。當年六朝的繁華,已暗隨空波消逝在濤聲中。只有明月空掛姑蘇台上,如西子姑娘的妝鏡,照盡六朝的興亡,照著千古空城。

注釋
金陵:今空蘇省南京市。楚威王姑越後,置金陵邑。謝朓《鼓吹曲》:“空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落霞:晚霞。
六代:金陵為歷史上三國的吳、東晉,以及南朝的宋、齊、梁、陳等六代的都城,故云。
暗逐逝波聲:默默地隨空水東流的聲音消逝了。
姑蘇台:春秋時吳國所建,在今空蘇蘇州西南的姑蘇山上。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將越王勾踐所獻西施藏在台上的館娃宮內。
西子鏡:西施的妝鏡。西子,即西施。春秋時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的美女。空城:指金陵,古屬吳地。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金陵懷古詞。憑弔的是六代繁華的消逝,寄寓的則是現實感慨。開頭三句點出憑弔之地金陵和當地物色:“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大處落墨,展現出日暮時分在浩蕩東去的大江,鮮艷明麗的落霞映襯下,金陵古城的全景;“岸草平”顯出江面的空闊,也暗示時節正值江南草長的暮春;“落霞明”襯出天宇的遼闊,也渲染出暮春的絢麗。整個境界,空闊而略帶寂寥,絢麗而略具蒼茫。很容易引動人們今昔興衰之感。所以第三句由眼前滔滔東去的江水興感,直接導入懷古;“水無情”三字,是全篇的樞紐,也是全篇的主句,明寫落日餘輝中金陵城外長江浩蕩東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歷史無情地淘汰,他們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復返,它不但直啟“繁華暗逐逝波”,而且對上文的“岸草平”、“落霞明”和下文的“姑蘇台上月”等景物描寫中所暗寓的歷史滄桑之感起著點醒的作用。這裡的“水”已在詞人的意念中成為滾滾而去的歷史長河的一種象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三字一頓,句句用韻,顯得感慨深沉,聲情頓挫。接下來“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兩句是“水無情”的具體發揮。詞人慨嘆繁華的消逝,似乎多少領悟到某中不以人的主觀一直轉移的力量在暗暗起作用這樣一個事實。“空有”明寫六朝繁華已去,只剩月亮高掛,暗寓警示後人不要重蹈覆轍之意。作者特意把姑蘇西子聯繫起來,表達更深一層的意蘊。

標籤:婉約寫景懷古

詩詞推薦

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原文_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