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冬暮

作者:李商隱 朝代:唐代

幽居冬暮原文

羽翼摧殘日,郊園寂寞時。
曉雞驚樹雪,寒鶩守冰池。
急景忽雲暮,頹年浸已衰。
如何匡國分,不與夙心期。

詩詞問答

問:幽居冬暮的作者是誰?答:李商隱
問:幽居冬暮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幽居冬暮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李商隱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商隱名句大全

李商隱幽居冬暮書法欣賞

李商隱幽居冬暮書法作品欣賞
幽居冬暮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是鳥翅膀被摧殘的日子,在郊外園林寂寞的時節。
晨雞因樹上雪光而驚啼,鴨子在嚴寒中苦守冰池。
白天短促很快便到夜晚,垂暮之年身體漸已變衰。
我本有匡救國家的職分,在不能與我的夙願相期?

注釋
羽翼摧殘:鳥兒的翅膀被折斷。
郊園:城外的園林。唐張九齡《酬王履震遊園林見貽》詩:“宅生惟海縣,素業守郊園。”
曉雞:報曉的雞。唐孟浩然《寒夜張明府宅宴》詩:“醉來方欲臥,不覺曉雞鳴。”
鶩(wù):鴨子。
急景:同“短日”,急馳的日光。亦指急促的時光。唐曹鄴《金井怨》詩:“西風吹急景,美人照金井。”忽:一作“倏(shū)”,迅速。“雲”字無義。
頹(tuí)年:猶言衰老之年。晉陸機《憫思賦》:“樂來日之有繼,傷頹年之莫纂。”寖(jìn):漸漸。
匡(kuāng)國:匡正國家。漢蔡邕《上封事陳政要七事》:“夫書畫辭賦,才之小者;匡國理政,未有其能。”分(fèn):職分。
夙(sù)心:平素的心愿。《後漢書·文苑傳下·趙壹》:“惟君明睿,平其夙心。”

詩文賞析

第一聯,詩人概括自己一生受挫、晚年困頓的實況,點出幽居題意。李商隱入仕後到處受人猜忌排笮,甚至被誣為“詭薄無行”、“放利偷合”(《新唐書·文藝傳》)、“為當途者所薄,名宦不進,坎終身。”(《舊唐書·文苑傳》)大中六年(852年)作者四十歲時寫給杜驚的《獻相國京兆公啟》,說:“若某者,幼常刻苦,長實流離。鄉舉三年,才沾下第;宦遊十載,未過上農。”此時他感到身心交瘁,如羽翼摧鎩之鳥,無力奮飛了;只能退守“郊園”(在鄭州的家園),忍受這寂寞無聊、鬱鬱寡歡的晚景。實際上,他才四十六歲。

第二聯,以曉雞和寒鶩自喻。詩意有兩種解說。一、曉雞(晨雞)因樹雪之光而驚鳴(誤以為天明),喻不忘進取之心;以寒池之鴨表現自己不改操守(劉學鍇等《李商隱詩選》)。二、雞棲樹上則有雪,鴨守池中則結冰,極寫處境的寒苦(周振甫《李商隱選集》)。如能合此二解,辨其因果,可得其全:不忘進取報效,是因;終遭困頓寒苦,是果。晨雞報天曉,喻進取;寒鶩守冰池,喻退處。兩句詩極其形象地描繪出作者不諳世務、進退兩難的處境,其中有哀怨,有酸楚,而且扣緊了詩題的“冬”字,即景抒情。李商隱極其擅長托物寓懷。他的詠物詩,如《蟬》:“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又如《流鶯》:“流鶯漂蕩復參差,度陌臨流不自持。”蟬之高棲悲鳴,鶯之飄泊不定,可與此篇曉雞寒鶩參照體味,從中想像作者的思想情懷與遭遇。

第三聯,照應詩題冬“暮”。“暮”字雙關,所以第一句寫時序,第二句寫年歲。冬季日短,暮色很快來臨;隨著時光的流逝,自己也進入了衰頹的晚景。這是為下一聯的抒憤寄慨蓄勢的。人到晚年,“羽翼摧殘”,不可能再有作為了。

第四聯,緊應上聯,發出內心的呼喊:為什麼平生匡國濟世的抱負,不能與早年的心愿相合呢?這呼喊是憤慨的,因為商隱明明知道這個“為什麼”。這呼喊同時又是淒涼感傷的,因為它畢竟出自一個性格不算堅強而又經歷過太多打擊的詩人。

此詩和李商隱多數作品一樣,感傷的情調籠罩全篇,從“羽翼摧殘”到“急景”、“頹年”,尤其是曉雞寒鶩的具體形象,都是如此。不過這首詩與李商隱很多作品多含膾炙人口的名句卻有所不同,紀昀評之曰:“無句可摘,自然深至。”沒有刻意錘鍊和精心藻飾,沒有運用作者本來擅長的組織故實的手法,也沒有警策深微、使人猛省或沉思的寓意,所以無句可摘;但它能恰如其分地、真實具體地表達此時此地的感受與心情,讀之動容,所以說自然深至。當然,它仍然謹守平仄格律,注意對偶工整(四聯中有三聯對偶),用詞造句都力求避免粗疏隨意,因此和某些標榜自然平淡而流為枯淡俚淺的作品不同。在李商隱集中,它別具一格,又包含著商隱固有的特質,包含著多樣化中的某種統一性。

標籤:冬天寫景愛國

詩詞推薦

  • 秋浦歌十七首

    李白唐代〕秋浦長似秋,蕭條使人愁。客愁不可度,行上東大樓。正西望長安,下見江水流。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遙傳
  • 採桑子·群芳過後西湖好

    歐陽修宋代〕群芳過後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乾盡日風。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
  • 秋晚登城北門

    陸游宋代〕幅巾藜杖北城頭,捲地西風滿眼愁。一點烽傳散關信,兩行雁帶杜陵秋。山河興廢供搔首,身世安危人倚樓。橫槊
    幽居冬暮原文_幽居冬暮的賞析_古詩文
  • 漫感

    龔自珍清代〕絕域從軍計惘然,東南幽恨滿詞箋。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
    幽居冬暮原文_幽居冬暮的賞析_古詩文
  • 小桃紅·雜詠

    盍西村〔元代〕綠楊堤畔蓼花洲,可愛溪山秀,煙水茫茫晚涼後。捕魚舟,沖開萬頃玻璃皺。 亂雲不收,殘霞妝就,一片洞庭秋
  • 清平樂·別來春半

    李煜唐代〕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
    幽居冬暮原文_幽居冬暮的賞析_古詩文
  • 戰城南

    楊炯唐代〕塞北途遼遠,城南戰苦辛。幡旗如鳥翼,甲冑似魚鱗。凍水寒傷馬,悲風愁 *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黃塵。
    幽居冬暮原文_幽居冬暮的賞析_古詩文
  • 河瀆神·風緊雁行高

    納蘭性德清代〕風緊雁行高,無邊落木蕭蕭。楚天魂夢與香消,青山暮暮朝朝。斷續涼雲來一縷,飄墮幾絲靈雨。今夜冷紅浦漵,
  • 蝶戀花·九日和吳見山韻

    吳文英宋代〕明月枝頭香滿路。幾日西風,落盡花如雨。倒照秦眉天鏡古。秋明白鷺雙飛處。 自摘霜蔥宜薦俎。可惜重陽,不
  • 姑蘇懷古

    姜夔宋代〕夜暗歸雲繞柁牙,江涵星影鷺眠沙。行人悵望蘇台柳,曾與吳王掃落花。
  • 塞上曲二首·其二

    戴叔倫唐代〕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鬚生入玉門關。
    幽居冬暮原文_幽居冬暮的賞析_古詩文
  • 憶秦娥 用太白韻

    李之儀宋代〕清溪咽。霜風洗出山頭月。山頭月。迎得雲歸,還送雲別。不知今是何時節。凌歊望斷音塵絕。音塵絕。帆來帆去
  • 菩薩蠻·春波軟盪紅樓

    吳錫麒清代〕春波軟盪紅樓水,多時不放鶯兒起。一樣夕陽天,留寒待禁菸。  已是人消瘦,只此情依舊。可奈別離何,明朝
    幽居冬暮原文_幽居冬暮的賞析_古詩文
  • 歲晚還京台望城闕成口號先贈交親

    盧僎唐代〕紫陌開行樹,朱城出晚霞。猶憐慣去國,疑是夢還家。風弱知催柳,林青覺待花。交親望歸騎,幾處擁年華。
  • 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

    李璟唐代〕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裡落花誰是主,思悠悠。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
    幽居冬暮原文_幽居冬暮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風遞殘香出繡簾

    孫光憲五代〕風遞殘香出繡簾,團窠金鳳舞襜襜,落花微雨恨相兼。何處去來狂太甚,空推宿酒睡無厭,怎教人不別猜嫌?
  • 雜曲歌辭。古離別

    韋莊唐代〕晴煙漠漠柳毿毿,不那離情酒半酣。更把玉鞭雲外指,斷腸春色在江南。
  • 重有感

    李商隱唐代〕玉帳牙旗得上游,安危須共主君憂。竇融表已來關右,陶侃軍宜次石頭。豈有蛟龍愁失水?更無鷹隼與高秋。晝號
  • 書事

    王維唐代〕輕陰閣小雨,深院晝慵開。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
    幽居冬暮原文_幽居冬暮的賞析_古詩文
  • 即事

    夏完淳明代〕復楚情何極,亡秦氣未平。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縞素酬家國,戈船決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臨城。
    幽居冬暮原文_幽居冬暮的賞析_古詩文
幽居冬暮原文_幽居冬暮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