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原文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詩詞問答

問: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的作者是誰?答:李白
問: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李白的名句有哪些?答:李白名句大全

李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書法欣賞

李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書法作品欣賞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遠處舒展的樹林之上暮煙籠罩一片迷濛,翠綠蒼碧的山色深到極致。夜色瀰漫進高高的閨樓,有人正在樓上獨自憂愁。
玉石的台階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鳥兒,在歸心催促下急急飛翔。哪裡是我返回的路程?只看到道路上的長亭連著短亭。

注釋
菩薩蠻,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薩篁》、《重疊金》、《花間意》、《梅花句》等。《杜陽雜編》說:“大中初,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瓔珞被體,號為菩薩蠻,當時倡優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 詞。”後來,《菩薩蠻》便成了詞人用以填詞的詞牌。但據《教坊記》 載開元年間已有此曲名。到底孰是,今不可考。
平林:平原上的林木。《詩經·小雅·車舝》:“依彼平林,有集維鷮。”毛傳:“平林,林木之在平地者也。”
漠漠:迷濛貌。煙如織:暮煙濃密。
傷心:極甚之辭。愁苦、歡快均可言傷心。此處極言暮山之青。
暝色:夜色。
玉階:玉砌的台階。這裡泛指華美潔淨的台階。
佇(zhù)立:長時間地站著等候。
歸:一作“回”。
長亭更短亭:古代設在路邊供行人休歇的亭舍。庾信《哀江南賦》云:“十里五里,長亭短亭。”說明當時每隔十里設一長亭,五里設一短亭。亭,《釋名》卷五:亭,停也,人所停集也。“更”一作“連”。

詩文賞析

這首詞上下兩片採用了不同的手法,上片偏於客觀景物的渲染,下片著重主觀心理的描繪。然而景物的渲染中卻帶有濃厚的主觀色彩,主觀心理的描繪又糅合在客觀景物之中。因而從整體上來說,情與景、主觀與客觀,又融成一片。

這首詞選擇的時間是一個暮色蒼茫、煙雲暖曖的黃昏,季節是秋冬之交。開頭兩句為遠景,“平林漠漠煙如織”便傳達出一種空寞惆悵的情緒,它起到籠罩全篇的作用。如煙如織,扯也扯不開,割也割不斷。就連那遠處碧綠的山色也使人著惱,叫人傷感。這似乎是靜態的寫生,是一種冷色的畫面,但靜態之中又夾雜著主觀的感受,給人一種潛在的騷動感,撩人意緒。接著,這種騷動感由潛在到表面化了。“暝色”句為近景,用一“入”字由遠而近,從全景式的平林遠山拉到樓頭思婦的特寫鏡頭,突出了“有人樓上愁”的人物主體,層次井然,一個“入”字使整個畫面波動起來,由遠及近、由潛在到表面化。看起來是客觀景物感染了其人,實際上是此人內心感受在不斷深化。至“有人樓上愁”句,這個由客觀到主觀、由物到人的過渡完成了。這個“愁”字把整個上片惆悵空寞的情緒全部綰結在一起,同時又自然地過渡到下片。承上啟下,臻於絕妙。

下片立足於主觀的感受上。在暮靄沉沉之中,主人公久久地站立在石階前,感到的只是一片空茫。“空”也是上片所勾畫的景物感染下的必然結果。主觀情緒並不是孤立存在著的,它立刻又融入了景物之中——“宿鳥歸飛急”。這一句插得很巧妙。作者用急飛的宿鳥與久立之人形成強烈的對照。一方面,南宿鳥急歸反襯出人的落拓無依;另一方面,宿鳥急歸無疑地使抒情主人公的內心騷動更加劇烈。於是,整個情緒波動起來。如果說上片的“愁”字還只是處於一種泛泛的心理感受狀態,那么,現在那種朦朧泛泛的意識逐漸明朗化了。它是由宿鳥急歸導發的。所以下面就自然道出了:“何處是歸程?”主人公此刻也急於尋求自己的歸宿,來掙脫無限的愁緒。可是歸程在何處呢?只不過是“長亭連短亭”,並沒有一個實在的答案。有的仍然是連綿不斷的落拓、惆悵和空寞,在那十里五里、長亭短亭之間。征途上無數長亭短亭,不但說明歸程遙遠,同時也說明歸期無望,以與過片“空佇立”之“空”字相應。如此日日空候,思婦的離愁也就永無窮盡了。結句不怨行人忘返,卻愁道路幾千,歸程迢遞,不露哀怨,語甚醞藉。韓元吉《念奴嬌》詞雲,“尊前誰唱新詞,平林真有恨,寒煙如織。”短短的一首詞中,掇取了密集的景物:平林、煙靄、寒山、暝色、高樓、宿鳥、長亭、短亭,藉此移情、寓情、傳情,手法極為嫻熟,展現了豐富而複雜的內心世界活動,反映了詞人在客觀現實中找不到人生歸宿的無限落拓惆悵的愁緒。

歷來解說此詞,雖然有不少論者認為它是眺遠懷人之作,但更多的人卻說它是羈旅行役者的思歸之辭。後一種理解,大概是受了宋代文瑩《湘山野錄》所云“此詞不知何人寫在鼎州滄水驛樓”一語的影響。以為既然題於驛樓,自然是旅人在抒思歸之情。其實,古代的驛站郵亭等公共場所以及廟宇名勝的牆壁上,有些詩詞不一定是即景題詠,也不一定是寫者自己的作品。細玩這首詞,也不是第一稱謂,而是第三稱謂。有如電影,從“平林”、“寒山”的遠鏡頭,拉到“高樓”的近景,復以“暝色”做特寫鏡頭造成氣氛,最終突出“有人樓上愁”的半身鏡頭。分明是第三者所控制、所描撰的場景變換。下片的歇拍兩句,才以代言的方法,模擬出畫中人的心境。而且詞中的“高樓”、“玉階”,也不是驛舍應有之景。驛舍郵亭,是不大會有高樓的,它的階除也決不會“雕欄玉砌”,正如村舍茅店不能以“畫棟雕梁”形容一樣。同時,長亭、短亭,也不是望中之景;即使是“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中的最近一座,也不是暮色蒼茫中視野所能及。何況“長亭更短亭”,不知凡幾,當然只能意想於心頭,不能呈現於樓頭人的眼底。

標籤:宋詞三百首豪放秋天寫景懷人

詩詞推薦

  •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李煜五代〕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原文_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的賞析_古詩文
  • 點絳唇 送李琴泉

    吳大有宋代〕江上旗亭,送君還是逢君處。酒闌呼渡。雲壓沙鷗暮。漠漠蕭蕭,香凍梨花雨。添愁緒。斷腸柔櫓。相逐寒潮去。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原文_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的賞析_古詩文
  • 石州引·薄雨初寒

    賀鑄宋代〕薄雨初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闊。長亭柳色纏黃,遠客一枝先折。煙橫水際,映帶幾點歸鴉,東風銷盡龍沙雪。還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原文_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的賞析_古詩文
  • 鷓鴣天·家住蒼煙落照間

    陸游宋代〕家住蒼煙落照間,絲毫塵事不相關。斟殘玉瀣行穿竹,卷罷黃庭臥看山。貪嘯傲,任衰殘,不妨隨處一開顏。元知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原文_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的賞析_古詩文
  •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宋代〕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原文_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晚

    王令宋代〕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原文_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的賞析_古詩文
  • 湖上

    徐元傑宋代〕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風日晴和人意好,夕陽簫鼓幾船歸。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原文_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的賞析_古詩文
  • 鷓鴣天·楊柳東塘細水

    蔣春霖清代〕楊柳東塘細水流,紅窗睡起喚晴鳩。屏間山壓眉心翠,鏡里波生鬢角秋。  臨玉管,試瓊甌,醒時題恨醉時休。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原文_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的賞析_古詩文
  • 蘭陵王·丙子送春

    劉辰翁宋代〕送春去。春去人間無路。鞦韆外、芳草連天,誰遣風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緒。漫憶海門飛絮。亂鴉過,斗轉城荒,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原文_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的賞析_古詩文
  • 帝台春·芳草碧色

    李甲宋代〕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亂紅,也知人、春愁無力。憶得盈盈拾翠侶,共攜賞、鳳城寒食。到今來,海角逢春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原文_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的賞析_古詩文
  • 生查子·旅思

    吳偉業清代〕一尺過江山,萬點長淮樹。石上水潺潺,流入青溪去。六月北風寒,落葉無朝暮。度樾與穿雲,林黑行人顧。
  • 天淨沙·秋

    白樸元代〕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原文_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的賞析_古詩文
  • 長相思·秋眺

    朱栴〔明代〕水悠悠,路悠悠,隱隱遙山天盡頭,關河又阻修。古興州,古靈州,白草黃雲都是愁,勸君休倚樓。
  • 善哉行·傷古曲無知音

    貫休唐代〕有美一人兮,婉如青揚。識曲別音兮,令姿煌煌。 繡袂捧琴兮,登君子堂。如彼萱草兮,使我憂忘。 欲贈之以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原文_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的賞析_古詩文
  • 白帝

    杜甫唐代〕白帝城中雲出門,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峽雷霆斗,翠木蒼藤日月昏。戎馬不如歸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原文_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的賞析_古詩文
  • 戚氏·晚秋天

    柳永宋代〕晚秋天,一霎微雨灑庭軒。檻菊蕭疏,井梧零亂,惹殘煙。悽然,望江關,飛雲黯淡夕陽間。當時宋玉悲感,向此
  • 山中雜詩

    吳均南北朝〕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雲從窗里出。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原文_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的賞析_古詩文
  • 新秋

    杜甫唐代〕火雲猶未斂奇峰,欹枕初驚一葉風。幾處園林蕭瑟里,誰家砧杵寂寥中。蟬聲斷續悲殘月,螢焰高低照暮空。賦就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原文_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的賞析_古詩文
  • 太原早秋

    李白唐代〕歲落眾芳歇,時當大火流。霜威出塞早,雲色渡河秋。夢繞邊城月,心飛故國樓。思歸若汾水,無日不悠悠。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原文_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的賞析_古詩文
  • 鷓鴣天·楓落河梁野水秋

    蘇庠宋代〕楓落河梁野水秋。淡煙衰草接郊丘。醉眠小塢黃茅店,夢倚高城赤葉樓。 天杳杳,路悠悠。鈿箏歌扇等閒休。灞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原文_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