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歲·苑邊花外

作者:黃庭堅 朝代:宋代

千秋歲·苑邊花外原文

苑邊花外。
記得同朝退。
飛騎軋,鳴珂碎。
齊歌雲繞扇,趙舞風回帶。
岩鼓斷,杯盤狼藉猶相對。
灑淚誰能會。
醉臥藤陰蓋。
人已去,詞空在。
兔園高宴悄,虎觀英游改。
重感慨,波濤萬頃珠沈海。

詩詞問答

問:千秋歲·苑邊花外的作者是誰?答:黃庭堅
問:千秋歲·苑邊花外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千秋歲·苑邊花外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黃庭堅的名句有哪些?答:黃庭堅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秦少游被貶官,曾經在夢中作詞,詞中說:“醉臥在古藤樹蔭下,瞭然不知南北。”(友人秦觀)竟於元符庚辰年在光華亭中去世。崇寧甲冑年間,我來到宜州,途中路過衡陽。我看了秦觀的遺蹟,開始追和他的《千秋歲》一詞。
還記得,在小園邊的百花叢外,我們一同退朝。馬兒飛馳,馬頭的玉飾敲擊作響。宴會上,歌聲像雲,在羽扇旁縈繞,舞蹈像風,在絲帶間迴旋。急促的鼓聲突然停歇,杯盤放得亂七八糟,我們仍相對歡笑。
就算揮灑淚水,我們又怎能再會?只得醉臥在如傘蓋般的藤陰。友人離去了,唯有詞空空地還在。朝中的美宴不復,我們四人的郊遊的時光也不再。再感慨,愁緒如萬頃波濤中的小珠,沉入深海。

注釋
①千秋歲:詞牌名,“念奴嬌”的別稱。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後片五十一字,各十句四仄韻。此令宜於抒寫豪邁感情。
②元符庚辰: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
③藤州:州治在廣西藤縣。
④崇寧甲申: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
⑤珂:馬籠頭的裝飾。
⑥嚴鼓:急促的鼓聲。
⑦兔園:漢梁孝王園,指代朝廷。
⑧虎觀:漢宮中講論經學之所。後泛指宮廷中講學處。
⑨英游:英俊之輩;才智傑出的人物。

詩文賞析

原序:少游得謫,嘗夢中作詞雲 :“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竟以元符庚辰死於藤州光華亭上。崇寧甲申,庭堅竄宜州,道過衡陽。覽其遺,始追和其《千秋歲》詞。
據詞的序文 ,可知這首詞作於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 )。當時英庭堅被貶宜州,經過衡陽,在秦觀的好友、衡州知州孔毅甫處,見到了秦觀的遺作《千秋歲》詞。這首詞追和《千秋歲》詞,為悼念故人之作。
詞的上片寫在朝為官時的歡樂。開頭兩句從退朝以後說起:“飛騎軋,鳴珂碎”,寫出了他們退朝以後聯騎奔弛的快意情狀 。“齊歌”兩句寫他們公餘之暇的征歌逐舞,有動聽的歌聲,有婀娜的舞姿。他寫這些,主要是表現他們在得意時期的深契豪情。在“嚴鼓斷”兩句里,可以想像得到,他們在酒酣耳熱之際,會縱談國家大事,會談詩論文,如果有他們的老師蘇東坡在座的話 ,氣氛會更加活躍,一定是莊諧雜出,議論風起。可惜政治風雲的突然變化,改變了他們的生活。紹聖元年(1094 ),章執政,元祐黨人都被貶官,他和秦惇等人觀連遭貶謫,不復相見。
詞的下片寫他對秦觀的沉痛悼念。“灑淚誰能會”表明自己的哀苦心情沒有人能夠領會,其實他的哀苦心情是不難領會的,他是在悼念秦觀,實際上也是自悲自悼。秦觀已死,墳有宿草,而他仍在奔赴貶所途中 ,豈能久生 !他在追和秦詞的次年亦即崇寧四年(1105)九月三十日,果然死在宜州。“醉臥藤陰蓋”,用的是秦觀《好事近》詞中的句子。由秦觀的詞,想到了秦觀的死 ,他感嘆“人已去”而“詞空在”,言外之意是對秦觀之死 ,表示痛惜 。在“兔園”兩句里,更強烈地表露出他的痛惜心情 。“高宴”之所以“悄”,“英游”之所以“改 ”,是因為秦觀已不在人間。他讚賞秦觀的學識與才華。秦觀之死,對他來說,是失去了一位交誼深厚的朋友,秦觀死的時候才五十一歲,是無情的政治風波吞沒了他的生命。“重感慨,波濤萬頃珠沉海 。”秦觀的死,使他感慨百端。這是全詞的警句,集中地表現出他的沉痛情緒。
這首追和秦觀的《千秋歲》詞,是非常老成的作品。感情深沉鬱勃,上片的歡樂,與下片的悲憤,形成強烈的對比,反映出政治局面的重大變化,從中抒發出悼念故人的深情,同時也表露出自己的身世之感,切身之痛 。“波濤萬頃珠沉海”和秦詞末句“落紅萬點愁如海 ”相比 ,不相伯仲,比起孔毅甫和詞末句“仙山杳杳空雲海”,卻又要勁健、形象得多。

標籤:友情

詩詞推薦

千秋歲·苑邊花外原文_千秋歲·苑邊花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