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衰

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代

覺衰原文

久知老會至,不謂便見侵。
今年宜未衰,稍已來相尋。
齒疏發就種,奔走力不任。
咄此可奈何,未必傷我心。
彭聃安在哉,周孔亦已沉。
古稱壽聖人,曾不留至今。
但願得美酒,朋友常共酙。
是時春向暮,桃李生繁陰。
日照天正綠,杳杳歸鴻吟。
出門呼所親,扶杖登西林。
高歌足自快,商頌有遺音。

詩詞問答

問:覺衰的作者是誰?答:柳宗元
問:覺衰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覺衰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問:柳宗元的名句有哪些?答:柳宗元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早知人生,衰老難辭;不曾想到,來勢何迅。
我生今年,理應未衰;不知不覺,老來相尋。
牙齒已松,頭髮脫落;四處奔走,力已不任。
徒有慨嘆,無可奈何;人皆如此,何必傷心。
彭祖老聃,今日何在?聖如周孔,早歸寂沉。
壽者聖者,為人稱頌;但無一人,存活至今。
此時惟願:美酒作伴;朋友相聚,同飲共斟。
春光美好,即將逝去;桃紅李白,枝葉繁陰。
陽光明媚,綠野連天;杳杳歸鴻,天際長鳴。
呼朋喚友,出門踏青;手持扶杖,登上西林,
臨高快意,放聲高歌;猶如商頌,不絕餘音。

注釋
不謂:不打招呼。侵:漸近。
宜:應該。稍已,已經。
種:形容頭髮短少。
咄:嘆詞,表示失意或無奈。
彭聃:即彭祖和老聃,為古代長壽者。周孔:即周公和孔子,為古代聖人。
杳杳:高遠的樣子。
遺音:聲音不斷,餘音裊裊的意思。

詩文賞析

一般讀者都知道柳宗元的詩中總是充滿了一種酸楚哀怨,淒婉幽深和感厄憤郁之情。特別是在永州所作詩篇,取境大都以清冷、幽僻、寂靜為主色調,讀起來給人以鬱悶壓抑、吞吞吐吐的感覺,總缺少一些豪邁瀟灑、明快超脫。而此詩卻一反常態,使人耳目一新,在柳宗元詩集中,可算得上十分難得的“快詩”。

《覺衰》詩的“快”,首先表現在對衰老的態度上。面對提前來臨的衰老,他不再是悲悲切切,嗟嘆不已,而是顯得超脫曠達。這種態度表現在詩的一、二層中。詩的第一層寫“衰至”的感受。衰老雖然不期而至,而且來勢兇猛。四十歲左右正值盛年的柳宗元,已經是“齒疏發就種,奔走力不任”,顯出了十足的老態龍鍾之狀。詩的開頭,可謂是曲盡老態。留下一個應該怎樣面對過早到來的“衰”的問題。詩的第二層,是寫對“衰至”的認識和理解。筆勢一轉,陡然生力,表現了詩人的獨特見識。他以穿越古今、看透人生的目光,找到了面對衰老的最好的方法——瀟灑和超脫。詩中寫道:“彭聃安在哉?周孔亦已沉。古稱壽聖人,曾不留至今。”古代的壽者如彭祖、老聃,早已消失於人世間了。人人稱頌的周公、孔子,也是在時間的長河中歸於寂靜了。無論是長壽者,還是聖賢者,都無法逃避必死的自然法則。這是一段非常富有哲理的議論。詩人把壽者、聖者同普通人等量齊觀,一切的人在衰老和死亡面前,都是公平無私的。因此,大可不必為功名利祿而患得患失,耿耿於懷,也無須因失意落魄而唉聲嘆氣。只有看透了這一層,精神上才能獲得輕鬆和超越。這種見解和情懷,在柳宗元別的詩中很少見到。

《覺衰》詩的“快”,第二個鮮明特點是行為上的瀟灑倜儻。面對衰老,面對春光流逝,許多人都會自傷老大,嗟老嘆窮,痛感人生苦短,光陰虛擲,生不逢時,懷才不遇。這大概也算得上中國古代失意文人的通病。柳宗元在此詩中卻表現得瀟灑豪邁:“但願得美酒,朋友常共斟”,與朋友常舉酒杯,放懷痛飲,何愁之有,此其一也;“出門呼所親,扶杖登西林”,呼朋喚友,成群結隊,郊外踏青,登高抒懷,又何憂之來,此其二也;“高歌足自快,商頌有遺音”。放聲高唱古代頌歌,情韻悠揚餘音不絕,何悶不去,此其三也。此番舉動,其豪邁不下李太白(李白),其瀟灑可敵謝康樂(謝靈運),實在讓人刮目相看,難怪周珽在《唐詩選脈全通》中評價此詩說:“絕透,絕靈、絕勁、絕談。前無古人者以此,言人當及時行樂也。”蔣之翹說此詩“失卻子厚本色(《唐四家詩》)”。雖然兩人評價的角度不同,說法不一,但共同地證明了一點,柳宗元的這首詩,給了讀者一種新鮮別樣的感覺——快意。

從《覺衰》這首詩,讀者看到柳宗元人生、性格的又一側面。幽怨、哀嘆和淒婉不是柳詩的全部,他的詩同樣可以瀟灑豪邁,可以曠達超脫。這首詩展示了一個更生動更真切和更全面的柳宗元。蘇軾說此詩“憂中有樂,樂中有憂”。此話是頗有見地的。此詩正是憂與樂相互滲透、相互陪襯,超脫曠達使幽怨顯得更加婉曲,瀟灑倜儻使孤憤變得更加強烈。詩人自己在《對賀者》中也是這樣說的:“嘻笑之怒,甚於裂眥,長歌之哀,過於慟哭。庸豈知吾之浩浩,非戚戚之大者乎!”此詩,柳宗元以灑脫的外在形式,抒發出內心深處的哀怨之情,是飽含酸楚地“瀟灑”了一回。

標籤:抒懷曠達

詩詞推薦

  • 送元暠師詩

    柳宗元唐代〕侯門辭必服,忍位取悲增。去魯心猶在,從周力未能。家山餘五柳,人世遍千燈。莫讓金錢施,無生道自弘。
  •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晁補之宋代〕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永夜閒階臥桂影。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螿,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水晶簾不下,雲母屏
  • 鶯啼序·重過金陵

    汪元量宋代〕金陵故都最好,有朱樓迢遞。嗟倦客、又此憑高,檻外已少佳致。更落盡梨花,飛盡楊花,春也成憔悴。問青山、
  • 賣柑者言

    劉基明代〕杭有賣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潰。出之燁然,玉質而金色。置於市,賈十倍,人爭鬻之。  予貿得其一,剖之
  • 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陳與義宋代〕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萬事一身傷老矣,戌葵凝笑牆東。
    覺衰原文_覺衰的賞析_古詩文
  • 朝中措·梅

    陸游宋代〕幽姿不入少年場。無語只淒涼。一個飄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腸。江頭月底,新詩舊夢,孤恨清香。任是春風不管,
    覺衰原文_覺衰的賞析_古詩文
  • 玉漏遲·詠懷

    元好問金代〕淅江歸路杳,西南卻羨、投林高鳥。升斗微官,世累苦相縈繞。不似麒麟殿里,又不與、巢由同調。時自笑,虛名
    覺衰原文_覺衰的賞析_古詩文
  • 岐陽三首

    元好問金代〕突騎連營鳥不飛,北風浩浩發陰機。三秦形勝無今古,千里傳聞果是非;偃蹇鯨鯢人海涸,分明蛇犬鐵山圍。窮途
  • 滿江紅 夜雨涼甚,忽動從戎之興

    劉克莊宋代〕金甲雕戈,記當日、轅門初立。磨盾鼻、一揮千紙,龍蛇猶濕。鐵馬曉嘶營壁冷,樓船夜渡風濤急。有誰憐、猿臂
    覺衰原文_覺衰的賞析_古詩文
  • 馬詩二十三首·其十五

    李賀唐代〕不從桓公獵,何能伏虎威?一朝溝隴出,看取拂雲飛。
  • 美女篇

    曹植魏晉〕美女妖且閒,採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明珠
  • 登岳陽樓

    陳與義宋代〕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白頭
  • 入朝曲

    謝朓南北朝〕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飛甍夾馳道,垂楊蔭御溝。凝笳翼高蓋,疊鼓送華輈。獻納
  • 贈別王十七管記

    高適唐代〕故交吾未測,薄宦空年歲。晚節蹤曩賢,雄詞冠當世。堂中皆食客,門外多酒債。產業曾未言,衣裘與人敝。飄颻
  • 阮郎歸·漁舟容易入春山

    司馬光宋代〕漁舟容易入春山,仙家日月閒。綺窗紗幌映朱顏,相逢醉夢間。松露冷,海霜殷。匆匆整棹還。落花寂寂水潺潺,
    覺衰原文_覺衰的賞析_古詩文
  • 遠遊

    屈原先秦〕悲時俗之迫阨兮,願輕舉而遠遊。質菲薄而無因兮,焉托乘而上浮?遭沈濁而污穢兮,獨鬱結其誰語!夜耿耿而不
  • 瑞鶴仙·環滁皆山也

    黃庭堅宋代〕環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樂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
  • 武昌酌菩薩泉送王子立

    蘇軾宋代〕送行無酒亦無錢,勸爾一杯菩薩泉。何處低頭不見我,四方同此水中天。
    覺衰原文_覺衰的賞析_古詩文
  • 別匡山

    李白唐代〕曉峰如畫參差碧,藤影風搖拂檻垂。野徑來多將犬伴,人間歸晚帶樵隨。看雲客倚啼猿樹,洗缽僧臨失鶴池。莫怪
    覺衰原文_覺衰的賞析_古詩文
  • 翠樓吟·淳熙丙午冬

    姜夔宋代〕淳熙丙午冬,武昌安遠樓成,與劉去非諸友落之,度曲見志。予去武昌十年,故人有泊舟鸚鵡洲者,聞小姬歌此詞
覺衰原文_覺衰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