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岐人之癭

作者:劉元卿 朝代:明代

南岐人之癭原文

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飲之者輒病癭,故其地之民無一人無癭者。及見外方人至,則群小婦人聚觀而笑之曰:“異哉,人之頸也!焦而不吾類!”外方人曰:“爾壘然凸出於頸者,癭病之也,不求善藥去爾病,反以吾頸為焦耶?”笑者曰:“吾鄉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終莫知其為醜。

詩詞問答

問:南岐人之癭的作者是誰?答:劉元卿
問:南岐人之癭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南岐人之癭是什麼體裁?答:文言文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南岐這個地方在四川的山谷中,這裡的水甘甜卻水質不好,凡飲用它的人都會患上頸瘤病,所以這裡的居民都沒有不得頸瘤病的。 當看到有外地人來,就有一群小孩婦女圍觀取笑他,說:“外地人的脖子好奇怪,(脖子)細小一點也不像我們。” 外地人說:“你們在脖子那腫大是得了病,你不去尋找藥來祛除你的病,反而認為我的脖子是細小的呢?”取笑他的人說:“我們鄉里的人都是這樣的,不用去治的!”最終沒有誰知道自己是醜的。

注釋
癭(yǐng):頸瘤病,即頸上生囊狀瘤子。
群小:貶稱見識淺陋的人。
焦而不吾類:(脖子)細小一點也不像我們。焦,乾枯,這裡形容人的脖子細。類,類似。
壘然:形容臃腫的樣子。

標籤:國中文言文

詩詞推薦

  • 孝丐

    佚名〔〕丐不如其鄉里,明孝宗時,嘗行乞於吳。凡丐所得,多不食,每貯直之竹筒中。見者以為異,久之,詰其故,曰:
    南岐人之癭原文_南岐人之癭的賞析_古詩文
  • 滿井遊記

    袁宏道明代〕燕地寒,花朝節後,余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侷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
  • 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魏晉〕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
  • 小兒不畏虎

    蘇軾宋代〕有婦人晝日置小兒沙上而浣衣於水者。虎自山上馳來,婦人倉皇沉水避之。二小兒戲沙上自若。虎熟視久之,至以
  • 孫泰

    佚名〔〕孫泰,山陽人也,少師皇甫穎,操守頗有古賢之風。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為托,曰:“其長損一目
  • 縣令挽纖

    孫樵唐代〕何易於,不詳何所人及何所以進。為益昌令。縣距州四十里,剌史崔朴常乘春與賓屬泛舟出益昌旁,索民挽纖,易
  • 黔之驢

    柳宗元唐代〕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慭
  • 魚我所欲也

    佚名先秦〕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
  • 鸚鵡滅火

    劉義慶宋代〕有鸚鵡飛集他山,山中禽獸輒相愛。鸚鵡自念雖樂,此山雖樂,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禽獸依依不捨後數月,山
    南岐人之癭原文_南岐人之癭的賞析_古詩文
  • 唐雎不辱使命

    劉向先秦〕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
  • 狼三則

    蒲松齡清代〕其一  有屠人貨肉歸,日已暮,欻一狼來,瞰擔上肉,似甚垂涎,隨尾行數里。屠懼,示之以刃,少卻;及走,
  • 河中石獸

    紀昀清代〕滄州南一寺臨河乾,山門圮於河,二石獸並沉焉。閱十餘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於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
  • 二翁登泰山

    佚名〔〕昔有二翁,同邑(里)而居。甲翁之妻子去鄉,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攜酒至乙翁第,二人對酌,不亦樂乎!乙
  • 義士趙良

    佚名〔〕趙良者,燕人也。漂泊江湖,疾惡如仇。一日,途經謝莊,聞有哭聲,遂疾步入茅舍,見一少女蓬頭垢面,哀甚。
  • 送董邵南遊河北序

    韓愈唐代〕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舉進士,屢不得志於有司,懷抱利器,鬱郁適茲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南岐人之癭原文_南岐人之癭的賞析_古詩文
  • 與朱元思書

    吳均南北朝〕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
    南岐人之癭原文_南岐人之癭的賞析_古詩文
  • 工之僑獻琴

    劉基明代〕工之僑得良桐焉,斫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自以為天下之美也,獻之太常。使國工視之,曰:“弗古。
  • 秦西巴縱麑

    佚名先秦〕孟孫獵而得麑,使秦西巴持歸烹之。麑母隨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縱而與之。孟孫歸,求麑安在。秦西巴對曰:“
  • 始得西山宴遊記

    柳宗元唐代〕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其隟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
  • 魯恭治中牟

    范曄南北朝〕魯恭為中牢令,重德化,不任刑罰。袁安聞之,疑其不實,陰使人往視之。隨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過,止其
    南岐人之癭原文_南岐人之癭的賞析_古詩文
南岐人之癭原文_南岐人之癭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