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之僑獻琴

作者:劉基 朝代:明代

工之僑獻琴原文

工之僑得良桐焉,斫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自以為天下之美也,獻之太常。使國工視之,曰:“弗古。”還之。

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樂官傳視,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僑聞之,嘆曰:“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圖之,其與亡矣。”遂去,入於宕之山,不知其所終。

詩詞問答

問:工之僑獻琴的作者是誰?答:劉基
問:工之僑獻琴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工之僑獻琴是什麼體裁?答:文言文
問:劉基的名句有哪些?答:劉基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有一個名字叫工之僑的人得到一塊上好的桐木,砍來做成了一把琴,裝上琴弦彈奏起來,發聲和應聲如金玉之聲。他自認為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呈現給太常寺(的主管人);(主管人)讓優秀的樂師來看,樂師說:“(這個琴)不是古琴。”於是便把琴退還回來。
  工之僑拿著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把琴身畫上殘斷不齊的花紋;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的款式;把它裝在匣子裡埋在泥土中。過了一年挖出來,抱著它到集市上。有個達官貴人路過集市看到了琴,就用一百兩黃金買了它,把它獻到朝廷上。樂官們傳遞著觀賞它,都說:“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品啊!”
  工之僑聽到這種情況,感嘆道:“這個社會真可悲啊!難道僅僅是一把琴嗎?不是這樣的啊!世上的事情沒有不是這樣的。如果不早做打算,就要和這國家一同滅亡了啊!”於是離去,至宕冥附近的山,不知道他最終去哪兒了。

注釋
工之僑:虛構的人名。
良桐:上等桐木,即梧桐,青桐,木質理疏而堅,是製作古琴的好材料。桐,桐木,制古琴的材料。
斫(zhuó):砍削。
弦而鼓:裝上弦彈奏。弦、鼓,都是名詞作動詞用。弦:琴弦。這裡作動詞用,裝上弦。鼓琴,指彈奏古琴。
金聲而玉應:發聲和應聲如金玉碰撞的聲音。
天下之美:天下最美的(琴)。美:美琴,形容詞作名詞用。
太常:太常寺,祭祀禮樂的官署。
使:讓。
國工:最優秀的工匠,這裡指樂師。
弗:不。
謀:謀劃。
諸:兼詞,之於。
篆工:刻字的工匠。刻字多用篆體字。
古窾(kuǎn):古代的款式。窾,同款,款式。
匣而埋諸土:(把它)裝在匣子裡並埋在泥土中。匣,裝在匣子裡。而,遞進連詞,並且。諸,兼語詞,之於。
期(ji第一聲)年:第二年;滿一年。
適:到……去。
貴人:大官。
易:換,交易。
樂官:掌管音樂的官吏。
傳視:大家傳遞看著。
希:同“稀”,稀世:世上少有。
悲哉世也:這個社會真可悲啊。
豈:難道。
獨:只。
莫:沒有什麼。
然:如此。
其:大概,表推測的語氣副詞
其:代詞,代指工之僑
珍:珍寶。

詩文賞析

工之僑第一次獻琴,琴雖好卻遭到貶抑被退了回來。琴不僅是“良桐”所制,而且“金聲而玉應”,材質、音質俱佳,因此製作者對它的評價是“天下之美”。雖然如此,這架琴經過太常寺主管人的手,又經優秀樂師們的鑑定,終被退回,而理由只有“弗古”二字。這樣的理由是很可笑的。

工之僑第二次獻琴,因為琴經過偽裝,又是由貴人獻上,竟得到極高的評價。文章比較詳細地敘述工之僑偽裝古琴的經過,先請漆工繪製“斷紋”,再請刻字工匠刻上“古窾”,然後裝在匣子裡埋在地下,過了一年才拿出來。這說明工之僑把這件事做得很精心。獻琴的方法也很巧妙,他不直接去獻,而“抱以適市”,讓別人重價買了去獻,結果真的得到了極高的評價,成了“希世之珍”。

表面上看寫的是琴的遭遇,實際上是寫人。作者借工之僑偽造古琴試探索世風的機智,諷刺了元末一幫缺乏見識,不重真才實學而只重虛名的虛偽之人,其寓意是十分鮮明而深刻的。

文中“弗古,還之”與“世之珍也”的對比,很好地表現了當時敗壞的社會風氣,進一步諷刺了鼓勵人們弄虛作假的封建統治者。人們不要一昧地追求新事物,被事物的外表所吸引,而不在乎事物的內在。

標籤:國中文言文

詩詞推薦

  • 扁鵲見蔡桓公

    韓非先秦〕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
  • 公輸

    墨子及弟子〔先秦〕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子墨子聞之,起於魯,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公輸盤。  公輸盤曰
  • 李遙買杖

    沈括宋代〕隨州大洪山作人李遙, * 亡命。逾年,至秭歸,因出市,見鬻柱杖者,等閒以數十錢買之。是時,秭歸適又有邑
    工之僑獻琴原文_工之僑獻琴的賞析_古詩文
  • 賈人食言

    鄒弢〔清代〕濟陰之賈人,渡河而亡其舟,棲於浮苴之上,號呼救命。有漁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賈人曰:我富者
    工之僑獻琴原文_工之僑獻琴的賞析_古詩文
  • 三峽

    酈道元南北朝〕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佚名先秦〕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
  • 童趣

    沈復清代〕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
  • 答謝中書書

    陶弘景南北朝〕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
    工之僑獻琴原文_工之僑獻琴的賞析_古詩文
  • 樵夫毀山神

    佚名清代〕康熙十五年,餘姚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鄧樵夫許之。明晨,客伺於神祠
  • 為學一首示子侄

    彭端淑〔清代〕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
  • 王翱秉公

    王翱明代〕王翱一女,嫁於畿輔某官為妻。公夫人甚愛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語妻曰:“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
  • 孫權勸學

    司馬光宋代〕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
    工之僑獻琴原文_工之僑獻琴的賞析_古詩文
  • 樂羊子妻

    范曄南北朝〕河南樂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嘗行路,得遺金一餅,還以與妻。妻曰:“妾聞志士不飲‘ 盜泉
  • 口技

    林嗣環清代〕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 猿子

    佚名〔〕武平產猿,猿毛若金絲,閃閃可觀。猿子尤奇,性可馴,然不離母。母黠,人不可逮。獵人以毒附矢,伺母間射之
  • 晏子答梁丘據

    佚名〔〕梁丘據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據忠且愛我。我欲豐厚其葬,高大其壟。”晏子曰:“敢問據之忠且愛於君者
  • 賣油翁

    歐陽修宋代〕陳康肅公堯咨善射,當世無雙 ,公亦以此自矜。嘗射於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
  • 鄒忌諷齊王納諫

    劉向兩漢〕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
  • 縣令挽纖

    孫樵唐代〕何易於,不詳何所人及何所以進。為益昌令。縣距州四十里,剌史崔朴常乘春與賓屬泛舟出益昌旁,索民挽纖,易
  • 酒徒遇嗇鬼

    佚名〔〕昔一人嗜酒,忽遇故人,其故人乃慳吝之徒。嗜酒者曰:“望詣貴府一敘,口渴心煩,或茶或酒,求止渴耳。”故
工之僑獻琴原文_工之僑獻琴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