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婦

作者:張俞 朝代:宋代

蠶婦原文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詩詞問答

問:蠶婦的作者是誰?答:張俞
問:蠶婦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蠶婦是什麼體裁?答:五絕

張俞蠶婦書法欣賞

張俞蠶婦書法作品欣賞
蠶婦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昨天我進城去賣絲,回來時淚水濕透了手巾。
為什麼這么傷心?我看到了渾身穿綾羅、著綢緞的富人,他們竟沒有一個是養蠶的人。

注釋
 蠶婦:養蠶的婦女。蠶,一種昆蟲,吐出的絲是重要的紡織原料,主要用來紡織綢緞。
市:做買賣或買賣貨物地方。這裡是指賣出蠶絲。
巾:手巾或者其他的用來擦抹的小塊布。
遍身:全身上下。羅綺:絲織品的統稱。羅,素淡顏色或者質地較稀的絲織品。綺,有花紋或者圖案的絲織品。在詩中,指絲綢做的衣服。

詩文賞析

詩首兩句寫蠶婦的傷感。婦人昨天進城裡去賣絲,回來的時候卻是痛哭流淚。“淚滿巾”可以看出蠶婦感情刺激之深。詩人用樸素的語言無聲地揭示了社會的極端不公。通過對一個蠶婦經歷與感受的敘寫,表達了對下層勞動人民處境的深刻同情。詩中不著一字議論,卻無聲地控訴了以養蠶為生、深居僻鄉的勞動婦女這一形象。蠶婦初次進城,竟發現了自己貧困終生的根源,難怪她要悲傷,要痛哭流淚了。那位蠶婦的神態、見聞、感受都寫得繪聲繪色、有血有肉,就以這么一個生活細節,來深刻揭露封建社會制度的極端不合理,立意深刻,構思巧妙,顯示了詩人對生活的敏銳洞察力和高度概括力。

後兩句揭示蠶婦是因為有感於獲而不勞、勞而不獲的不合理社會現實而傷感。蠶婦之所以會痛哭流淚,是因為她看到,城裡身穿絲綢服裝的人,都是有權有勢的富人。像她一樣的勞動人民,即使養一輩子蠶,也是沒有能力穿上美麗的絲綢衣服的。詩人用明顯對比的手法概括封建社會階級對立的現實,揭露統治者不勞而獲的不合理現實,極有說服力。

這是一首言簡意賅的諷喻詩,詩人借養蠶婦女的所見所感,把養蠶人衣不蔽體,不養蠶人卻穿著滿身綢緞加以對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會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遭到剝削掠奪的不合理現象。詩中反映了勞動人民生活的悲苦,表達了詩人對養蠶農婦的同情,對不勞而獲的剝削階級的憤恨,以及對整個封建社會的控訴和鞭撻。

標籤:古詩三百首婦女感傷同情

詩詞推薦

  • 小池

    楊萬里宋代〕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蠶婦原文_蠶婦的賞析_古詩文
  • 減字木蘭花·斜紅疊翠

    向子諲宋代〕公下世。此詞,公之絕筆也斜紅疊翠。何許花神來獻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孫錦一機。真香妙質。不耐世間風與日
  • 上邪

    佚名兩漢〕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蠶婦原文_蠶婦的賞析_古詩文
  • 生查子·秋來愁更深

    楊無咎宋代〕秋來愁更深,黛拂雙蛾淺。翠袖 * ,修竹蕭蕭晚。此意有誰知,恨與孤鴻遠。小立背西風,又是重門掩。
    蠶婦原文_蠶婦的賞析_古詩文
  • 採桑子·塞上詠雪花

    納蘭性德清代〕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謝娘別後誰能惜,漂泊天涯。寒月悲笳,萬里西風瀚海
    蠶婦原文_蠶婦的賞析_古詩文
  • 畫眉鳥

    歐陽修宋代〕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蠶婦原文_蠶婦的賞析_古詩文
  • 賊平後送人北歸

    司空曙唐代〕世亂同南去,時清獨北還。他鄉生白髮,舊國見青山。曉月過殘壘,繁星宿故關。寒禽與衰草,處處伴愁顏。
    蠶婦原文_蠶婦的賞析_古詩文
  • 折楊柳歌辭五首

    佚名南北朝〕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蹀座吹長笛,愁殺行客兒。腹中愁不樂,願作郎馬鞭。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邊。放馬
  • 落花

    宋祁宋代〕墜素翻紅各自傷,青樓煙雨忍相忘。將飛更作迴風舞,已落猶成半面妝。滄海客歸珠迸淚,章台人去骨遺香。可能
    蠶婦原文_蠶婦的賞析_古詩文
  • 贈從弟

    劉楨魏晉〕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淒,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 劍門道中遇微雨

    陸游宋代〕衣上征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消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蠶婦原文_蠶婦的賞析_古詩文
  • 橫塘

    范成大宋代〕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
    蠶婦原文_蠶婦的賞析_古詩文
  • 博浪沙

    陳孚元代〕一擊車中膽氣豪,祖龍社稷已驚搖;如何十二金人外,猶有人間鐵未銷?
    蠶婦原文_蠶婦的賞析_古詩文
  • 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

    志南〔宋代〕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蠶婦原文_蠶婦的賞析_古詩文
  • 吊萬人冢

    張蠙唐代〕兵罷淮邊客路通,亂鴉來去噪寒空。可憐白骨攢孤冢,盡為將軍覓戰功。
  • 明末民謠

    佚名明代〕朝求升,暮求合,近來貧漢難存活。早早開門拜闖王,管教大小都歡悅。 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
    蠶婦原文_蠶婦的賞析_古詩文
  • 李延年歌

    李延年兩漢〕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蠶婦原文_蠶婦的賞析_古詩文
  • 暮春

    吳濤宋代〕遊子春衫已試單,桃花飛盡野梅酸。怪來一夜蛙聲歇,又作東風十日寒。
    蠶婦原文_蠶婦的賞析_古詩文
  • 鄉人至夜話

    李昌祺〔明代〕形容不識識鄉音,挑盡寒燈到夜深。故舊憑君休更說,老懷容易便沾襟。
    蠶婦原文_蠶婦的賞析_古詩文
  • 可嘆

    李商隱唐代〕幸會東城宴未回,年華憂共水相催。梁家宅里秦宮入,趙後樓中赤鳳來。冰簟且眠金鏤枕,瓊筵不醉玉交杯。宓妃
    蠶婦原文_蠶婦的賞析_古詩文
蠶婦原文_蠶婦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