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獨游西岩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代

生查子 獨游西岩原文

青山招不來,偃蹇誰憐汝。
歲晚太寒生,喚我溪邊住。
山頭明月來,本在高高處。
夜夜入清溪,聽讀離騷去。

詩詞問答

問:生查子 獨游西岩的作者是誰?答:辛棄疾
問:生查子 獨游西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生查子 獨游西岩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辛棄疾的名句有哪些?答:辛棄疾名句大全

辛棄疾生查子 獨游西岩書法欣賞

辛棄疾生查子 獨游西岩書法作品欣賞
生查子 獨游西岩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聳立的青山啊,你孤傲不聽召喚,還會有誰喜歡欣賞你呢?歲暮寒冬,常到山中溪邊來吧。
山尖一輪明月悄悄升起,才發現它早已從地平線升起,眼下已是高懸中天,遍灑銀輝照大地的景象。明月,山巒,清澈地小溪,仿佛都在靜聽我朗誦的《離騷》。

注釋
生查(zhā)子: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尊前集》註:雙調。元高拭詞註:南呂宮。四十字,上下片格式相同,各兩仄韻,上去通押。
偃蹇(yǎn jiǎn):原義高聳,引申為驕傲,傲慢。蘇軾《越州張中舍壽樂堂詩》:“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時不肯入官府。”
憐:愛憐,喜歡。
歲晚:指寒冬臘月。
太寒生:比較寒冷。生:語尾助詞,無義。
離騷:指戰國詩人屈原所創作的文學作品。“離騷”,東漢王逸釋為:“離,別也;騷,愁也。”

詩文賞析


在古代游紀體詩詞中,以“獨游”為內容的十分鮮見。“獨游”,顧名思義,就是孤孤單單沒有人為伴的遊歷,同時心情又很鬱悶,很顯然,作者辛棄疾此時就屬這一類 。淳熙八年(1181 )冬,他被誣陷罷官,長期閒居於上饒城北的帶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饒城南,風景優美。這首詞是他閒居期間的紀游之作。
開頭“青山”兩句,寫出了詞人對青山的一片痴情。他似乎想把巍然獨立的青山招到近旁,可青山卻無動於衷,於是便發出善意的埋怨:青山啊,你那么高傲,有誰會喜歡你呢?“偃蹇 ”,有高聳、傲慢之意。青山屹立不移,不隨人俯仰,這或許就是詞人想像中的高人逸士的性格吧!蘇軾詩云 :“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時不肯入官府”(《越州張中舍壽樂堂》)。看來,巍巍青山絕不同於熱衷功名利祿的市儈之輩。在辛棄疾的筆下,青山也總是被寫得氣象不凡、通達人情的。比如他寫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賀新郎 》)。“青山欲共高人語,聯翩萬馬來無數”(《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 》)。“青山意氣崢嶸,似為我歸來嫵媚生”(《沁園春·再到期思卜築》)。作者同青山之間,“情與貌,略相似”,真可謂彼此仰慕,心心相印了。
“歲晚”兩句寫貌似傲岸的青山對詞人充滿了情意。歲暮寒冬,青山勸詞人到山中溪邊來住,相互為伴,以禦寒風。可見,作者“ 獨游西岩”是在冬天。但更深一層揣摩,似乎應該把自然界的寒,理解為政治上的失意。作者正是在惡劣的政治氣候逼迫下,閒居山野,得到青山深切關懷的。
下片著重寫山中明月 ,既承接上片“ 勸我溪邊住”,又另闢新的境界,展示明月與詞人的情誼。“山頭明月來,本在天高處 ”,人在山中,見不到地平線上升起的皓月;當月露山頭,已是高懸中天了。這兩句寫出了山中望月的特點。那一輪素月,是悄悄爬上山頭,關切地探望可敬的詞人呢,還是高高地亮起一盞天燈,遍灑銀輝,和青山、溪水一起形成一種令人沉醉的意境,給詞人帶來不盡的遐想?
結尾兩句,由抬頭望空中明月到低頭見溪中月影,好似明月由“天高處”進入溪水中來了。詞人形影相弔,住在山中溪畔 ,唯有流水中浮動著的月影相陪,這是多么難得的伴侶,多么難得的友情 !“夜夜”句還表明,這次游山逗留了不止一日。明月不僅有形有影 ,而且有意有情 ,你看它默默地聽著詞人讀《離騷 》呢。從明月由“來”到“去”,說明詞人深夜未眠,足見其憂憤之至。
這首詞語言簡潔,內容深刻含蓄。初讀全詞,似乎作者寄情山水,與青山明月相交遊,心情輕鬆愉快。細加品味則不然。詞中描寫的是:歲暮天寒,素月清輝與澄澈的溪水相映 ,詞人孑然一身居于山中溪畔,長夜無眠,獨詠《離騷 》。這是一幅多么淒清、幽獨而又含有晶瑩色澤的圖畫!這圖畫中的主人公,不正是有志難申、懷才不遇、憂國憂民的作者形象嗎?
詞中的青山和明月,是作者想像中的理想人格的化身,沒有世俗的偏見,高尚、正直而又純潔。當作者罷官之際,被“嚴寒”所逼之時,得到敬重的,只有它們——青山和明月,情深意切,成為自己的知音。在章法上,上片不說自己游山,而說青山“勸我溪邊住”;下片不說自己月夜讀《離騷》,而說明月聽《離騷 》。以客寫主,不僅含蓄蘊藉,情趣橫生,而且有力地襯托出作者的高潔品格。儘管他為世所棄,無從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卻仍然保持著“一片丹心在玉壺”的美好情操。
聽讀《離騷》,從“讀”這個行動來說,是寫實,但其中另有寓意 。《離騷》抒發了屈原“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的鬱憤不平之情。辛棄疾一生渴望收復中原,卻屢遭投降派排斥和打擊,不為朝廷所用,不得已閒居鄉里 ,“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這滿腔憂憤之氣,很難用一二句話表達出來,借用屈原的《離騷 》,恰好充分地表現了作者的心情。看似信手拈來,不留痕跡,卻顯出作者的非凡功力。輕輕一筆,就使全詞的主題思想迅速得到升華。

標籤:寫山抒情

詩詞推薦

  • 南湖早春

    白居易唐代〕風回雲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復明。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不道
  • 黃生借書說

    袁枚清代〕黃生允修借書。隨園主人授以書,而告之曰:   書非借不能讀也。子不聞藏書者乎?七略、四庫,天子之書,
  • 夜(一作秋夜客舍)

    杜甫唐代〕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獨夜旅魂驚。疏燈自照孤帆宿,新月猶懸雙杵鳴。南菊再逢人臥病,北書不至雁無情。步蟾
    生查子 獨游西岩原文_生查子 獨游西岩的賞析_古詩文
  • 漁家傲·小雨纖纖風細

    朱服宋代〕小雨纖纖風細細,萬家楊柳青煙里。戀樹濕花飛不起,秋無際,和春付與東流水。九十光陰能有幾?金龜解盡留無
    生查子 獨游西岩原文_生查子 獨游西岩的賞析_古詩文
  • 曲池荷

    盧照鄰唐代〕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生查子 獨游西岩原文_生查子 獨游西岩的賞析_古詩文
  • 鸚鵡洲

    李白唐代〕鸚鵡來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煙開蘭葉香風暖,岸夾桃花錦浪生。遷客
    生查子 獨游西岩原文_生查子 獨游西岩的賞析_古詩文
  • 九日龍山歌

    李白唐代〕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
    生查子 獨游西岩原文_生查子 獨游西岩的賞析_古詩文
  • 殿前歡·暢幽哉

    貫雲石元代〕暢幽哉,春風無處不樓台。一時懷抱俱無奈,總對天開。就淵明歸去來,怕鶴怨山禽怪,問甚功名在?酸齋是我,
    生查子 獨游西岩原文_生查子 獨游西岩的賞析_古詩文
  • 早寒有懷

    孟浩然唐代〕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雲端。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生查子 獨游西岩原文_生查子 獨游西岩的賞析_古詩文
  • 楊柳枝詞九首

    劉禹錫唐代〕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南陌東城春早時,相逢何處不依依?桃紅
  • 三善殿夜望山燈詩

    江總南北朝〕百花疑吐夜,四照似含春。的的連星出,亭亭向月新。採珠非合浦,贈佩異江濱。若任扶桑路,堪言並日輪。
    生查子 獨游西岩原文_生查子 獨游西岩的賞析_古詩文
  • 採桑子

    納蘭性德清代〕冷香縈遍紅橋夢,夢覺城笳。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箜篌別後誰能鼓,腸斷天涯。暗損韶華,一縷茶煙透碧
  • 詠懷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魏晉〕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生查子 獨游西岩原文_生查子 獨游西岩的賞析_古詩文
  • 秋水閣記

    錢謙益清代〕  閣于山與湖之間,山圍如屏,湖繞如帶,山與湖交相襲也。虞山,嶞山也。蜿蜒西屬,至是則如密如防,環拱
  • 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

    李煜唐代〕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子規啼月小樓西,楞簾珠箔,惆悵卷金泥。門巷寂寥人去後,望殘菸草低迷。爐
    生查子 獨游西岩原文_生查子 獨游西岩的賞析_古詩文
  • 卜運算元·風露濕行雲

    張元乾宋代〕風露濕行雲,沙水迷歸艇。臥看明河月滿空,斗掛蒼山頂。萬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聞雞酒未醒,潮落秋江
    生查子 獨游西岩原文_生查子 獨游西岩的賞析_古詩文
  • 偶成

    李清照宋代〕十五年前花月底,相從曾賦賞花詩。今看花月渾相似,安得情懷似往時!
    生查子 獨游西岩原文_生查子 獨游西岩的賞析_古詩文
  • 望岳三首·其二

    杜甫唐代〕西嶽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似兒孫。安得仙人九節杖,拄到玉女洗頭盆。車箱入谷無歸路,箭栝通天有一門。稍待
  • 寄淮南友人

    李白唐代〕紅顏悲舊國,青歲歇芳洲。不待金門詔,空持寶劍游。海雲迷驛道,江月隱鄉樓。復作淮南客,因逢桂樹留。
    生查子 獨游西岩原文_生查子 獨游西岩的賞析_古詩文
  • 宿山寺

    賈島唐代〕眾岫聳寒色,精廬向此分。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雲。絕頂人來少,高松鶴不群。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聞。
生查子 獨游西岩原文_生查子 獨游西岩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