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池杜少陵祠堂

作者:蔣士銓 朝代:清代

南池杜少陵祠堂原文

先生不僅是詩人,薄宦沉淪稷契身。
獨向亂離憂社稷,直將歌哭老風塵。
諸侯賓客猶相忌,信史文章自有真。
一飯何曾忘君父,可憐儒士作忠臣。

詩詞問答

問:南池杜少陵祠堂的作者是誰?答:蔣士銓
問:南池杜少陵祠堂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南池杜少陵祠堂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杜甫不僅僅是一個詩人,他雖然官職低微、一生不得志,卻有稷、契一樣不平凡的心身。
離亂中一直憂心國家存亡,直到將要老死於顛沛的風塵中,還在用詩歌傾瀉悲憤。
在嚴武手下做官猶遭同僚忌恨,而真實的歷史記載則自能體現他真正的才能和誠心。
每一餐飯都曾忘記君王的恩澤,值得敬愛的是一個讀書人終成了愛國的忠臣。

注釋
南池:在今山東濟寧。杜少陵:即杜甫。杜甫曾居住長安南郊杜陵附近的少陵,自稱少陵野老。
薄宦:低微的官,即小官。
沉淪:淪落。稷契:傳說為舜時二賢臣,稷管農業,契管教化,在此是作者借杜詩“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中杜甫的自比來讚頌杜甫。
社稷:古代天子祭祀的土地神和穀神。後用指國家。
直將:只將。
歌哭:指杜甫憂國憂民、悲壯蒼涼的詩作。老
風塵:衰老在風塵僕僕的羈旅漂泊之中。
諸侯賓客:指杜甫在成都時曾以檢校工部員外郎的官銜參嚴武節度使幕府,任參謀。諸侯,嚴武任劍南節度使,地位略當於古代的諸候,故以相喻。猶相忌:指杜甫受到節度使幕府中同僚的猜忌,因而不安於位,僅數月就辭職了。
信史文章:指杜甫詩歌忠實反映當時的社會和人民生活,被譽為“詩史”。信史,真實的歷史記載。
一飯:一餐飯。
何曾忘君父:不曾忘記君王的恩澤。

詩文賞析

此詩作於公元1748年(清乾隆十三年),蔣士銓二十四歲。公元1747年(清乾隆十二年),他應江西鄉試,中試為舉人,旋北上赴京。此年春,參加進士考試,落第南歸。途經山東濟寧,游杜甫祠堂,寫下此詩。

標籤:寫人

詩詞推薦

南池杜少陵祠堂原文_南池杜少陵祠堂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