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詞二首

作者:崔國輔 朝代:唐代

怨詞二首原文

妾有羅衣裳,秦王在時作。
為舞春風多,秋來不堪著。
樓頭桃李疏,池上芙蓉落。
織錦猶未成,跫聲入羅幕。

詩詞問答

問:怨詞二首的作者是誰?答:崔國輔
問:怨詞二首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注釋

全唐詩:卷119_15

詩文賞析


樓頭:一作樓前。
  此詩寫的是宮怨,通篇作一個宮女睹舊物而生哀怨的語氣,很象戲劇的獨白。它能使人想像到比詩句本身更多的情景:女主人公大約剛剛翻檢過衣箱,發現一件敝舊的羅衣,牽惹起對往事的回憶,不禁黯然神傷,開始了詩中所寫的感嘆。封建宮廷的宮女因歌舞博得君王一晌歡心,常獲賜衣物。第一句中的“羅衣裳”,既暗示了主人公宮女的身份,又寓有她青春歲月的一段經歷。第二句說衣裳是“秦王在時”所作,這意味著“秦王”已故,又可見衣物非新。唐詩中常以“漢宮”泛指宮廷,這裡的“秦王”也是泛指帝王。後兩句緊承前兩句之意作感慨。第三句說羅衣曾伴隨過宮女青春時光,幾多歌舞;第四句語意陡然一轉,說眼前秋涼,羅衣再不能穿,久被冷落。兩句對比鮮明,構成唱嘆語調。“不堪”二字,語意沉痛。表面看來是嘆“衣不如新”,但對於宮中舞女,一件春衣又算得了什麼呢?不向來是“汗沾粉污不再著,曳土踏泥無惜心”(白居易《繚綾》)么?可見這裡有許多潛台詞的。劉禹錫的《秋扇詞》,可以作為這兩句詩的最好註腳:“莫道恩情無重來,人間榮謝遞相催。當時初入君懷袖,豈念寒爐有死灰!”可見《怨詞》中對羅衣的悼惜,句句是宮女的自傷。“春”、“秋”不止指季候,又分明暗示年華的變換。“為舞春風多”包含著宮女對青春歲月的回憶;“秋來不堪著”,則暗示其後來的淒涼。“為”字下得十分巧妙,意謂正因為有昨日寵召的頻繁,久而生厭,才有今朝的冷遇。初看這二者並無因果關係,細味其中卻含有“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李白《妾薄命》)之意,“為”字便寫出宮女如此遭遇的必然性。
  此詩句句惜衣,而旨在惜人,運用的是比興手法。衣和人之間是“隱喻”關係。這是此詩的藝術特點。羅衣與人,本是不相同的兩種事物,《怨詞》的作者卻抓住羅衣“秋來不堪著”,與宮女見棄這種好景不長、朝不保夕的遭遇的類似之處,構成確切的比喻。以物喻人,揭示了封建制度下宮女喪失了作人權利這一極不合理的現象,這就觸及到問題的本質。
  唐人作宮怨詩,固然以直接反映宮女的不幸這一社會現實為多。但有時詩人也借寫宮怨以寄託諷刺,或感嘆個人身世。清劉大櫆說此詩是“刺先朝舊臣見棄”。按崔國輔系開元進士,官至禮部員外郎,天寶間被貶,劉說可備一說。
(周嘯天)

詩詞推薦

  • 釣雪亭

    姜夔宋代〕闌乾風冷雪漫漫,惆悵無人把釣竿。時有官船橋畔過,白鷗飛去落前灘。
    怨詞二首原文_怨詞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秋思贈遠二首

    王涯唐代〕當年只自守空帷,夢裡關山覺別離。不見鄉書傳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厭攀楊柳臨清閣,閒采芙蕖傍碧潭。走馬
    怨詞二首原文_怨詞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齊天樂

    吳文英宋代〕煙波桃葉西陵路,十年斷魂潮尾。古柳重攀,輕鷗聚別,陳跡危亭獨倚。涼颸乍起。渺煙磧飛帆,暮山橫翠。但有
  • 集靈台二首

    張祜唐代〕日光斜照集靈台,紅樹花迎曉露開。昨夜上皇新授籙,太真含笑入簾來。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卻嫌
  • 贈張公洲革處士

    李白唐代〕列子居鄭圃,不將眾庶分。革侯遁南浦,常恐楚人聞。抱瓮灌秋蔬,心閒遊天雲。每將瓜田叟,耕種漢水濆。時登
  • 自君之出矣

    徐照宋代〕自君之出矣,懶妝眉黛濃。愁心如屋漏,點點不移床。
    怨詞二首原文_怨詞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華

    晏殊宋代〕玉碗冰寒滴露華,粉融香雪透輕紗。晚來妝面勝荷花。鬢嚲欲迎眉際月,酒紅初上臉邊霞。一場春夢日西斜。
    怨詞二首原文_怨詞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和董傳留別

    蘇軾宋代〕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得意
  • 紅樓夢十二曲——聰明累

    曹雪芹清代〕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後性空靈。家富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枉費了意懸懸
    怨詞二首原文_怨詞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公輸

    墨子及弟子〔先秦〕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子墨子聞之,起於魯,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公輸盤。  公輸盤曰
  • 贈張公洲革處士

    李白唐代〕抱瓮灌秋蔬,心閒遊天雲。每將瓜田叟,耕種漢水濆。時登張公洲,入獸不亂群。井無桔槔事,門絕刺繡文。長揖
  • 下武

    佚名先秦〕下武維周,世有哲王。三後在天,王配於京。王配於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成王之孚,下土之式。
  • 述酒

    陶淵明魏晉〕重離照南陸,鳴鳥聲相聞;秋草雖未黃,融風久已分。素礫皛修渚,南嶽無餘雲。豫章抗高門,重華固靈墳。流淚
  • 喜遷鶯

    薛昭蘊唐代〕殘蟾落,曉鐘鳴,羽化覺身輕。乍無春睡有餘酲,杏苑雪初晴。紫陌長,襟袖冷,不是人間風景。回看塵土似前生
  • 喜遷鶯·清明節

    薛昭蘊唐代〕清明節,雨晴天,得意正當年。馬驕泥軟錦連乾,香袖半籠鞭。花色融,人竟賞,儘是繡鞍朱鞅。日斜無計更留連
  • 狼跋

    佚名先秦〕狼跋其胡,載疐其尾。公孫碩膚,赤舄几几。狼疐其尾,載跋其胡。公孫碩膚,德音不瑕?
  • 八陣圖

    杜甫唐代〕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一作:名高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怨詞二首原文_怨詞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贈頭陀師

    劉商唐代〕少壯從戎馬上飛,雪山童子未緇衣。秋山年長頭陀處,說我軍前射虎歸。
    怨詞二首原文_怨詞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書湖陰先生壁二首

    王安石宋代〕茅檐長掃淨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桑條索漠楝花繁,風斂余香暗度垣。黃鳥
  • 解語花·梅花

    吳文英宋代〕門橫皺碧,路入蒼煙,春近江南岸。暮寒如翦。臨溪影、一一半斜清淺。飛霙弄晚。盪千里、暗香平遠。端正看,
怨詞二首原文_怨詞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