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遊宮·葉下斜陽照水

作者:周邦彥 朝代:宋代

夜遊宮·葉下斜陽照水原文

葉下斜陽照水。
卷輕浪、沈沈千里。
橋上酸風射眸子。
立多時,看黃昏,燈火市。
古屋寒窗底。
聽幾片、井桐飛墜。
不戀單衾再三起。
有誰知,為蕭娘,書一紙。

詩詞問答

問:夜遊宮·葉下斜陽照水的作者是誰?答:周邦彥
問:夜遊宮·葉下斜陽照水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夜遊宮·葉下斜陽照水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周邦彥的名句有哪些?答:周邦彥名句大全

周邦彥夜遊宮·葉下斜陽照水書法欣賞

周邦彥夜遊宮·葉下斜陽照水書法作品欣賞
夜遊宮·葉下斜陽照水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一抹斜陽透過樹葉照在水面,江水翻卷著細細的浪花,深沉地流向千里之外。橋上的寒風刺人眼目,令人神傷。我佇立已久,眼看著黃昏將盡,街市上亮起了燈火點點。
陳舊的小屋裡,我臥在寒窗之下,聽到了井邊幾片梧桐落地的聲響。不貪戀這薄薄的被子,幾次三番起身下床。有誰知道我如此心神不安,輾轉難寐,全是因為她的一封書信。

注釋
夜遊宮:詞牌名。《清真集》入“般涉調”。雙調五十七字,前後片各四仄韻。
葉下:葉落。
輕浪:微波。
沉沉:形容流水不斷的樣子。
酸風射眸子:指冷風刺眼使酸鼻。酸風,指刺人的寒風。
單衾(qīn):薄被。
蕭娘:唐代對女子的泛稱。此指詞人的情侶。唐楊巨源《崔娘》詩:“風流才子多春思,腸斷蕭娘一紙書。”

詩文賞析

【評解】

周邦彥詞“語工而入律”,為後世詞人尊崇;其描寫愛情,細膩委曲,確有獨到之處。本詞末三句以前,閒閒寫來,乍看初無深意,直至卒章點睛,乃覺通篇有情,無一浪語。

【集評】

周濟《宋四家詞選》:此(詞)亦是層層加倍寫法,本只不戀單衾一句耳,加上前闋,方覺精力彌滿。
薛礪若《宋誦通論》:這首《夜遊宮》,把秋暮晚景,寫得明淨如畫。即中西最高的詩篇,其寫景美妙處,亦不能過此。

賞析

此詞為傷離懷舊之作。詞的結構採用新巧的“懸念法”,先層層加重讀者的疑惑,最後一語道破意蘊,讀來跌宕頓挫,波瀾起伏,委婉淒絕。

前兩句寫斜陽照水、水流千里的江景。這是秋天傍晚最常見的景象之一,“ 斜陽照水”四字給人以水天空闊的印象,大類唐人“獨立衡門秋水闊,寒鴉飛去日銜山(竇鞏)的詩境 。而從“葉下”二字寫起,說斜陽從葉下照向江水 ,便使人如見岸上“ 官柳蕭疏”一類秋天景象。再者,由於看得到“葉下斜陽照水 ”,則其所在位置是近水處也可知。這一點由下句“橋上”予以補出。這兩句雖未寫到人,寫景物是從人的所在處看出去,則無可疑。由樹下日照的局部水面 ,到卷浪前行的一派江水 ,到賓士所向的沉沉遠方 ,詞人目之所注,心之所思,亦有“千里隨波去”之勢。

緊接“橋上酸風射眸子 ”一句 ,則把上面隱於句下的人映出 ,他站在小橋上。風寒刺目,“酸”與“射”這兩個奇特的鍊字,給人以刺激的感覺,用來寫難耐的寒風 ,比“寒”字“刺”字表現力強得多。

這人居然能“立多時”而不去,可見對外部世界的異常的態度。

換頭三句,是深夜,在陋室。“古屋寒窗”,破舊而簡陋的居處,是隔不斷屋外風聲的,連水井旁的桐葉飛墜的聲音也聽得極清楚(雖則是“幾片”)。這是純景語,其中夾有輕微的嘆息。這一連串的寫景,恰如其分地摹狀出一個愁緒滿懷、無可排遣、客子的心境為下文作了鋪敘。

“不戀單衾再三起 ”!“再三 ”,則是起而又臥,臥而又起 。“單衾”之“單”,兼有單薄與孤單之意。這個惶惶不可終日之人 ,為何又惶惶不可終“ 夜”呢?結尾三個短句“ 有誰知,為蕭娘,書一紙。”方予點醒。原來一切都是由一封書信引起的。全詞到此一點即止 ,餘味甚長 。有此結尾,前面的寫景俱有著落,它們被一條的意脈貫通起來,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三句本唐人楊巨源“ 風流才子多春思,腸斷蕭娘一紙書”,不過變“春思”作秋思罷了。

此詞所表現的雖是思念情人這樣一種司空見慣的主題,寫法上卻頗有特色。詞之上下兩片描寫由傍晚斜陽到黃昏燈火,由橋上酸風到古屋寒窗的情景,時空依次推移,景物隨時變換,感情隨之深化,最後揭出“為蕭娘,書一紙”的底蘊,寫來層層深入,環環相扣,跌宕起伏,引人入勝。

賞析二

前人評清真詞,多認為其詞之風格為富艷、典麗,細密多變,但這首詞作卻寫得頗為明快曉暢,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把相思之情敘寫得相當動人。此詞為傷離懷舊之作。詞的結構採用新巧的“懸念法”,先層層加重讀者的疑惑,最後一語道破意蘊,讀來跌宕頓挫,波瀾起伏,委婉淒絕。

“葉下斜陽照水,卷輕浪、沉沉千里”,首二句,詞人描述眼中所見之情景,西下的夕陽,餘暉透過樹葉,把斑駁的陽光灑在水面上;再往前看,江水翻卷著細浪緩緩地迤邐而去。這兩句點明了時間、地點,為思念之情纏身的詞人,恰逢薄暮時分,更覺愁思難耐,悠悠不盡的愁思,亦如眼下流淌不絕的江水。後四句:“橋上酸風射眸子。立多時,看黃昏,燈火市”,原來此時詞人是佇立在橋上。詞人目光迎著刺眼的秋風,憑欄遠眺,疑望著黃昏時分華燈初上的鬧市,久久沒有離去。詞作上片,詞人的筆觸側重描繪室外,以粗細結合、濃淡相宜的筆墨勾勒出一幅黃昏夕陽之下,一位為相思所苦者,久久佇立橋頭,迎著蕭瑟秋風,疑神遠眺的情景。第三句中“酸風射眸子”,系借用唐詩人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詩中句子:“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李詩是敘寫金銅仙人離漢宮之淒婉情態,詞人借用此句,不無藉此表露自己思念的悲苦之情。

詞作下片,詞人的筆觸轉而敘寫室內情景。“古屋寒窗底,聽幾片、井桐飛墜”,此時已是夜闌人靜,詞人也已回到屋中,伴隨他的是古屋寒窗,他輾轉反側,為思念之情所困擾,無法入眠,井欄上墜落下的梧桐葉聲,不時地傳入耳際。詞人描述眼中幽淒的環境和臥聽蕭蕭落葉,正映襯了自己的孤寂與思慕之苦。後四句:“不戀單衾再三起。有誰知,為蕭娘,書一紙”,這四句是說,夜不成寐,輾轉反側,都是為了思念心上之人。思念至極,不顧天寒,起而揮筆傾瀉自己的情感,抒發自己的相思之情。“再三”二字,極言天寒猶不能阻攔自己。

詞所表現的雖是思念情人這樣一種司空見慣的主題,寫法上卻頗有特色。詞之上下兩片描寫由傍晚斜陽到黃昏燈火,由橋上酸風到古屋寒窗的情景,時空依次推移,景物隨時變換,感情隨之深化,最後揭出“為蕭娘,書一紙”的底蘊,寫來層層深入,環環相扣,跌宕起伏,引人入勝。

標籤:宋詞三百首婉約寫水離別思念

詩詞推薦

夜遊宮·葉下斜陽照水原文_夜遊宮·葉下斜陽照水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