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審言

作者:宋之問 朝代:唐代

送杜審言原文

臥病人事絕,嗟君萬里行。
河橋不相送,江樹遠含情。
別路追孫楚,維舟吊屈平。
可惜龍泉劍,流落在豐城。

詩詞問答

問:送杜審言的作者是誰?答:宋之問
問:送杜審言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送杜審言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宋之問的名句有哪些?答:宋之問名句大全

宋之問送杜審言書法欣賞

宋之問送杜審言書法作品欣賞
送杜審言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臥病在家,人事隔絕,悲嘆此時你又為貶謫去到萬里之外。
無法到河橋送你為你餞別,唯有那江邊垂柳依依含情。
丟官職只因你才過孫楚,汨羅江把船系憑弔屈平。
可惜你猶如那龍泉寶劍,無人識遺棄在江西豐城。

注釋
嗟(jiē):悲嘆。君:指杜審言。
懷著感情;懷著深情。
孫楚:字子荊,西晉文學家,少負才氣,盛氣傲人,仕途坎坷,年四十餘始參鎮東軍事,後團傲侮石苞,免官。
維舟:停船。屈平:屈原,戰國楚人,著名文學家。
豐城:(今江西豐城縣)與杜審言的貶謫地吉州同屬江西。

詩文賞析

此詩情真意切,樸實自然,採用直說和用典雙管齊下的手法,以“嗟”字貫全篇,寫得情意深摯,是宋之問詩作中較有意義的作品。

詩的前四句通俗曉暢,選詞用字,不事雕飾,抒發感慨,委婉深沉。首聯直起直落,抒寫自如。“臥病人事絕,嗟君萬里行”,敘事寫情,平坦直露,正如實地反映了詩人作此詩時的處境和心情。當時,詩人臥病在家,人事隔絕,社會交往甚少,自不免孤零寂寞之感;偏偏這時又傳來了友人因貶謫而遠行的訊息,使詩人有寂寞之感,更是惆悵倍增,感慨無限,為全詩定下了淒傷哀怨的基調。“嗟”字用得好,自然而又蘊藉:一是惜別,因同知己離別而悵惘;二是傷懷,為故人被貶而感傷;三是慨嘆,由友人被貶而感慨宦海沉浮,寵辱無常。這一“嗟”字,直貫篇末,渲染了一種悲涼沉重的氣氛。

“河橋不相送,江樹遠含情”,緊扣“嗟”字寫惜別深情,突顯出詩人的思想感情曲折起伏、波瀾疊出,又寫出了想像中的送別情景:朋友遠行,詩人因病不能相送,傷別之情倍添一層。這時詩人忽發奇想,以江邊依依楊柳比心中 * 之情,虛景實情,渾然無跡,樸實自然,蘊藉深厚。第四句流露出詩人身雖未去河橋,而其心已飛往江濱,形象而含蓄地寫出了詩人自己與友人的深厚情誼,使“送別”二字有了著落,與第三句對照起來看,又是一層波瀾。

“別路追孫楚,維舟吊屈平”,詩人圍繞“嗟字,既暗點友人杜審言的貶謫,交代其行蹤,更是以孫楚、屈原的身世遭遇,喻友人杜審言才學之高超、仕途之坎坷,以及世道之不平,寄託了詩人對宦海沉浮之感和對友人杜審言的惋惜之情。孫楚,西晉文學家,名重一時,但“多所凌傲,缺鄉曲之譽”,年四十始參鎮東軍事。屈平才華卓絕,遭讒被逐,流落沅湘,自沉汨羅而死。賈誼貶長沙王太傅時,途經湘水,感懷身世,曾作《吊屈原賦》。友人杜審言也是個“恃才謇傲”的人,此番由洛陽流貶吉州,正好取道兩湖,浪跡瀟湘,沿途恰是前賢足跡所到之處。詩人借撫今思昔,感慨友人杜審言仕途坎坷,惋惜之情躍然紙上。

最後兩句“可惜龍泉劍,流落在豐城”,仍用典故,以“可惜”歸結“嗟”字。詩人用龍泉劍埋豐城的故事,暗點出友人的貶所,寄寓了懷才不遇的慨嘆,同時也是對友人的安慰,暗示他會被再度起用,重施抱負。這兩句典與事融,密不可分,富有形象性和藝術感染力,收到了一石三鳥之效。

律詩要求中間兩聯對仗,此詩的第二聯對偶雖不甚工致,但流走勻稱,宛轉如意,說明作者於此重在達意抒情,而不拘泥於形式上的刻意求工,這也體現了初期律詩創作中比較舒展自由的特色。綜觀全詩,筆墨飽滿,情意厚重。詩人後四句接連用典,熨貼工穩,不傷晦澀,仍保持了全詩自然樸素的風格。詩人用龍泉劍被埋沒的故事,分明是喻友人的懷才不遇,進一步豐富了上聯的寓意;但同時也發展了上聯的思想:龍泉劍終於被有識之士發現,重見光明,那末友人也終將脫穎而出,再得起用,於憤懣不平中寄託了對友人的深情撫慰與熱切期望。 宋之問在律詩的定型上有過重要貢獻,但其創作並未完全擺脫六朝綺靡詩風的影響。這首詩音韻和諧,對仗勻稱,而又樸素自然,不尚雕琢,可以說是宋之問律詩中的佳作之一,代表了作者在這一詩體上所取得的成就。

標籤:敘事友人感慨懷才不遇

詩詞推薦

  • 點絳唇 黃花城早望

    納蘭性德清代〕五夜光寒,照來積雪平於棧。西風何限,自起披衣看。對此茫茫,不覺成長嘆。何時旦,曉星欲散,飛起平沙雁。
    送杜審言原文_送杜審言的賞析_古詩文
  • 直玉堂作

    洪咨夔宋代〕禁門深鎖寂無嘩,濃墨淋漓兩相麻。唱徹五更天未曉,一墀月浸紫薇花。
  • 九日和韓魏公

    蘇洵宋代〕晚歲登門最不才,蕭蕭華發映金罍。不堪丞相延東閣,閒伴諸儒老曲台。佳節久從愁里過,壯心偶傍醉中來。暮歸
  • 贈友人三首

    李白唐代〕蘭生不當戶,別是閒庭草。夙被霜露欺,紅榮已先老。謬接瑤華枝,結根君王池。顧無馨香美,叨沐清風吹。餘芳
  • 懷黽池寄子瞻兄

    蘇轍宋代〕相攜話別鄭原上,共道長途怕雪泥。歸騎還尋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為縣吏民知否?舊宿僧房壁共題。遙想
  • 月下獨酌·其三

    李白唐代〕三月鹹陽城。千花晝如錦。誰能春獨愁。對此徑須飲。窮通與修短。造化夙所稟。一樽齊死生。萬事固難審。醉後
    送杜審言原文_送杜審言的賞析_古詩文
  • 絕句·人生無百歲

    劉基明代〕人生無百歲,百歲復如何?古來英雄士,各已歸山河。
    送杜審言原文_送杜審言的賞析_古詩文
  • 人月圓·山中書事

    張可久元代〕興亡千古繁華夢,詩眼倦天涯。孔林喬木,吳宮蔓草,楚廟寒鴉。數間茅舍,藏書萬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
    送杜審言原文_送杜審言的賞析_古詩文
  • 沙堤行,呈裴相公

    張籍唐代〕長安大道沙為堤,早風無塵雨無泥。宮中玉漏下三刻,朱衣導騎丞相來。路傍高樓息歌吹,千車不行行者避。街官
  • 真興寺閣

    蘇軾宋代〕山川與城郭,漠漠同一形。市人與鴉鵲,浩浩同一聲。此閣幾何高,何人之所營。側身送落日,引手攀飛星。當年
  • 見志詩二首

    酈炎〔兩漢〕大道夷且長,窘路狹且促。修翼無卑棲,遠趾不步局。舒吾陵霄羽,奮此千里足。超邁絕塵驅,倏忽誰能逐。賢愚
  • 南歸阻雪

    孟浩然唐代〕我行滯宛許,日夕望京豫。②曠野莽茫茫,鄉山在何處?孤煙村際起,歸雁天邊去。積雪覆平皋,飢鷹捉寒兔。③
    送杜審言原文_送杜審言的賞析_古詩文
  • 馬詩二十三首·其十一

    李賀唐代〕內馬賜宮人,銀韉刺麒麟。午時鹽坂上,蹭蹬溘風塵。
    送杜審言原文_送杜審言的賞析_古詩文
  • 念奴嬌·和趙國興知錄韻

    辛棄疾宋代〕為沽美酒,過溪來、誰道幽人難致。更覺元龍樓百尺,湖海平生豪氣。自嘆年來,看花索句,老不如人意。東風歸
    送杜審言原文_送杜審言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

    岑參唐代〕火山六月應更熱,赤亭道口行人絕。知君慣度祁連城,豈能愁見輪台月。脫鞍暫入酒家壚,送君萬里西擊胡。功名
  • 採桑子·平生為愛西湖好

    歐陽修宋代〕平生為愛西湖好,來擁朱輪。富貴浮雲,俯仰流年二十春。歸來恰似遼東鶴,城郭人民,觸目皆新,誰識當年舊主
    送杜審言原文_送杜審言的賞析_古詩文
  • 渡青草湖

    陰鏗南北朝〕洞庭春溜滿,平湖錦帆張。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穴去茅山近,江連巫峽長。帶天澄迥碧,映日動浮光。行舟
  • 罷相作

    李适之唐代〕避賢初罷相,樂聖且銜杯。為問門前客,今朝幾個來?
    送杜審言原文_送杜審言的賞析_古詩文
  • 古詞三首

    於鵠唐代〕素絲帶金地,窗間掬飛塵。偷得鳳凰釵,門前乞行人。新長青絲髮,啞啞言語黠。隨人敲銅鏡,街頭救明月。東家
    送杜審言原文_送杜審言的賞析_古詩文
  • 帝子歌

    李賀唐代〕洞庭明月一千里,涼風雁啼天在水。九節菖蒲石上死,湘神彈琴迎帝子。山頭老桂吹古香,雌龍怨吟寒水光。沙浦
    送杜審言原文_送杜審言的賞析_古詩文
送杜審言原文_送杜審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