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興寺閣

作者:蘇軾 朝代:宋代

真興寺閣原文

山川與城郭,漠漠同一形。
市人與鴉鵲,浩浩同一聲。
此閣幾何高,何人之所營。
側身送落日,引手攀飛星。
當年王中令,斫木南山赬。
寫真留閣下,鐵面眼有棱。
身強八1|1九尺,與閣兩崢嶸。
古人雖暴恣,作事今世驚。
登者尚呀喘,作者何以勝。
曷不觀此閣,其人勇且英。

詩詞問答

問:真興寺閣的作者是誰?答:蘇軾
問:真興寺閣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蘇軾的名句有哪些?答:蘇軾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登閣遠眺但見山川和城郭,渺渺鵲鵲渾同一體難以辨認。
市人的喧鬧與鴉鵲啼鳴,遠遠聽來合成了一種聲音。
這個寺閣到底有多么高峻?這個寺閣又是誰人經營?
側著身子可以送走落日,舉起手來就能攀摘飛張。
當年那位姓王的中書令,曾把終南山的林木砍伐乾淨。
繪下自己的畫像留在閣中,面色鐵黑目光炯炯。
身軀有 * 尺高大,和寺閣一樣氣度崢嶸。
古代雖有許多人粗暴驕橫,作的事卻常讓世人驚嘆。
登閣的人還緊張得張口喘息,造閣的人不知何以能夠承擔!
為何不仔細觀看這一寺閣,就可以知道王中書有多么英勇大膽。

注釋
⑴真興寺閣:在鳳翔城中,高十餘丈,為宋初河陽三城節度使王彥超所建。
⑵漠漠:密布、廣布貌。
⑶浩浩:h遠貌。
⑷引手:伸手。飛張:流張。
⑸王中令:指王彥超,臨清(今屬山東)人,歷仕晉漢周,累官河陽三城節度使,以功加檢校太師。北周及宋初曾兩任鳳翔節度使,宋初加兼中書令,封邠國公。中令,中書令的省稱。
⑹斫(zhuó)木:謂砍伐木材建築寺閣。南山赬 (chēng):謂終南山林木被伐盡,山嶺赤裸呈紅色。 赬,赤色。
⑺寫真:畫像。
⑻鐵面:黑臉。眼有棱(léng):謂目光炯炯有神。
⑼身強:一作“身長”。
⑽崢嶸(zhēng róng):高峻,並謂氣象超越尋常。
⑾暴恣(zì):暴戾驕縱。
⑿令世驚:一作“今世驚”。
⒀呀喘(chuǎn):張口喘氣。
⒁勝(shēng):承受,力能擔任。
⒂曷(hé):何,何故。
⒃其人:指王彥超。

詩文賞析

詩的起筆四句從“山川與城郭”至“浩浩同一聲”,總寫此閣的高峻。詩人登臨閣上,但覺山川城郭,冥冥漠漠,仿佛同為一個形體。世人紛雜的聲音,和鴉鳴鵲噪,浩浩茫茫,混合在一起。這四句起得突兀,寫得極為傳神。化用杜甫《同諸公登慈恩寺塔》詩“秦山忽破碎,涇渭不可求;俯視但一氣,焉能辨皇州”句意,但意象有所擴大,寫的是憑高縱目,所見各類形態,曠遠微茫,所聞的種種音響,也難以辨別的景況。次四句由閣之高而引起遐想。前兩句故作設問:“此閣幾何高?何人之所營?”這兩句是說:這真興寺閣,究竟有幾多高呢?又是何人所建設的呢?後兩句“側身送落日,引手攀飛星”,用形象化的語言,先回答“幾何高”這一設問。作者說:登臨此閣,幾乎側著身子,就可以目送太陽落山(這是俯視所感)。伸出手來,竟可以攀摘飛星(這是仰觀所覺)。兩句用虛寫表明實際感受,生動恍惚,極誇張之能事。接著以“當年王中令,斫木南山赬”兩句,回答了上文另一設問“何人之所營”。作者說:當年王彥超將軍,以鳳翔節度使加中書令的身份,駐節鳳翔府,曾經伐木於州南的赬山,建成此閣。王中令因何建閣,作者並沒有提起,但在下面四句:“寫真留閣下······與閣相崢嶸。”勾勒出他的形象:此人建閣之後,曾在閣下留有畫像,他面色鐵黑,眼光有如紫石棱,有將軍的氣概。他身長 * 尺,此像與此閣都崢嶸高峻,給人以威嚴的感受,使人印象很深。
詩的最後,作者以“古人雖暴恣”等六句,寫詩人的所感。作者認為有些古人(包括詩里的王中令),其人雖說恣睢暴戾不足稱道,但他們所作之事,也使世人為之驚奇。即以此閣而論,登者尚且感到驚訝吁喘,不知道建閣之人,具有何種膽量,能泰然勝任。結尾“曷不觀此閣,其人勇且英。”作者更加強語氣說:君如不信,何不觀看此閣,則知王中令,亦為勇猛英傑之輩,是不能拿一般的武人來看待他的。
全詩饒有俊爽高邁之氣,寫閣寫人,都用主動形象的詞采。作此詩時,作者年方二十六歲,豪邁英爽,正是壯年作品的特徵。

標籤:敘事寫人

詩詞推薦

  • 柏舟

    佚名先秦〕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隱憂。微我無酒,以敖以游。我心匪鑒,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據。
  • 菩薩蠻

    晏幾道宋代〕哀箏一弄湘江曲,聲聲寫盡湘波綠。纖指十三弦,細將幽恨傳。當筵秋水慢,玉柱斜飛雁。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
    真興寺閣原文_真興寺閣的賞析_古詩文
  • 夷門歌

    王維唐代〕七雄雄雌猶未分,攻城殺將何紛紛。秦兵益圍邯鄲急,魏王不救平原君。公子為嬴停駟馬,執轡愈恭意愈下。亥為
  • 思佳客 賦半面女髑髏

    吳文英宋代〕釵燕攏雲睡起時。隔牆折得杏花枝。青春半面妝如畫,細雨三更花又飛。輕愛別,舊相知。斷腸青冢幾斜暉。斷紅
  • 滄浪亭記

    歸有光明代〕浮圖文瑛居大雲庵,環水,即蘇子美滄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滄浪亭記》,曰:“昔子美之記,記亭之勝也。請
  • 巫山一段雲(五之四·雙調)

    柳永宋代〕閬苑年華永,嬉遊別是情。人間三度見河清。一番碧桃成。金母忍將輕摘。留宴鰲峰真客。紅狵閒臥吠斜陽。方朔
  • 佚名先秦〕於皇武王!無競維烈。允文文王,克開厥後。嗣武受之,勝殷遏劉,耆定爾功。
    真興寺閣原文_真興寺閣的賞析_古詩文
  • 長相思三首

    李白唐代〕長相思,在長安。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淒淒簟色寒。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美人如花隔雲端。上有
  • 菩薩蠻

    溫庭筠唐代〕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
  • 七夕歌

    張耒宋代〕人間一葉梧桐飄,蓐收行秋回斗杓。神官召集役靈鵲,直渡銀河雲作橋。河東美人天帝子,機杼年年勞玉指。纖成
  • 游蘭溪 / 游沙湖

    蘇軾宋代〕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師店。予買田其間,因往相田得疾。聞麻橋人龐安常善醫而聾。遂往求療。安常雖
    真興寺閣原文_真興寺閣的賞析_古詩文
  • 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

    李隆基唐代〕夫子何為者,棲棲一代中。地猶鄹氏邑,宅即魯王宮。 嘆鳳嗟身否,傷麟怨道窮。今看兩楹奠,當與夢時同。
  • 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李白唐代〕白若白鷺鮮,清如清唳蟬。受氣有本性,不為外物遷。飲水箕山上,食雪首陽顛。回車避朝歌,掩口去盜泉。岧嶢
  • 東城送運判馬察院

    梅堯臣宋代〕春風騁巧如翦刀,先裁楊柳後杏桃。圓尖作瓣得疏密,顏色又染燕脂牢。黃鸝未鳴鳩欲雨,深園靜墅聲嗷嗷。役徒
  • 贈別從甥高五

    李白唐代〕魚目高泰山,不如一璵璠。賢甥即明月,聲價動天門。能成吾宅相,不減魏陽元。自顧寡籌略,功名安所存。五木
  • 贈張公洲革處士

    李白唐代〕抱瓮灌秋蔬,心閒遊天雲。每將瓜田叟,耕種漢水濆。時登張公洲,入獸不亂群。井無桔槔事,門絕刺繡文。長揖
  • 宮詞一百首

    王建唐代〕蓬萊正殿壓金鰲,紅日初生碧海濤。閒著五門遙北望,柘黃新帕御床高。殿前傳點各依班,召對西來八詔蠻。上得
  • 子產論尹何為邑

    左丘明先秦〕子皮欲使尹何為邑。子產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願,吾愛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學焉,夫亦愈知治
  • 姑射山詩題曾山人壁

    釋惟鳳宋代〕東西望朔漠,姑射獨崔嵬。一片兩片雲,終南太華來。根繞黃河曲,影落清渭隈。深澗飲渴虹,邃河生秋雷。古徑
  • 雪夜小飲贈夢得

    白居易唐代〕同為懶慢園林客,共對蕭條雨雪天。小酌酒巡銷永夜,大開口笑送殘年。久將時背成遺老,多被人呼作散仙。呼作
    真興寺閣原文_真興寺閣的賞析_古詩文
真興寺閣原文_真興寺閣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