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雜詩二十首·其二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秦州雜詩二十首·其二原文

秦州城北寺,勝跡隗囂宮。
苔蘚山門古,丹青野殿空。
月明垂葉露,雲逐渡溪風。
清渭無情極,愁時獨向東。

詩詞問答

問:秦州雜詩二十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杜甫
問:秦州雜詩二十首·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秦州雜詩二十首·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杜甫的名句有哪些?答:杜甫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秦州城北的寺院,是當年隗囂的宮殿。
古老的山門長滿苔蘚,空寂的野殿中還殘存著當年的壁畫。
月光照亮了葉尖上的垂露,雲追逐著渡溪的夜風。
清清的渭水最是無情,在我憂愁時它獨自向東流去。

注釋
隗囂宮:在秦州東北山上。
隗囂:東漢初天水成紀(今甘肅秦安)人。新莽末,當地豪強據有天水、武都、金城等郡,自稱西州上將軍。後與漢軍交戰屢敗,憂憤而死。
清渭:指渭水,因水清而稱。渭水發源於甘肅渭源縣鳥鼠山,東流橫貫渭河平原,經長安城北。

詩文賞析

本首詩是組詩中的第二首。《秦州雜詩二十首》是杜甫到秦州(今甘肅天水)後所作的大型組詩。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天,杜甫拋棄華州司功參軍的職務,開始了“因人作遠遊”的艱苦歷程。他從長安出發,首先到了秦州。在秦州期間,他先後用五律形式寫了二十首歌詠當地山川風物,抒寫傷時感亂之情和個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詩篇,統題為“秦州雜詩”。據末首末二語,可知這組詩是以詩歌來代替書札的,大概是寄給朝廷舊日同僚。

此時是“安史之亂”的第五年,李唐王朝雖已收復,但河之南北仍在安史叛軍的鐵蹄下呻吟,中原戰火正熾,西北邊境烽煙迭起,關輔又飢,確實是國不堪國民不聊生。在此時,僅以左拾遺身份任過京官的杜甫,離職攜眷西行,流寓秦州,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秦州雜詩二十首》就是其中的優秀篇章。

標籤:懷古寫景

詩詞推薦

秦州雜詩二十首·其二原文_秦州雜詩二十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