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贈宜春官妓趙佛奴

作者:阮閱 朝代:宋代

洞仙歌 贈宜春官妓趙佛奴原文

趙家姊妹,合在昭陽殿。
因甚人間有飛燕。
見伊底,盡道獨步江南,便江北、也何曾慣見。
惜伊情性好,不解嗔人,長帶桃花笑時臉。
向尊前酒底,得見些時,似恁地、能得幾回細看。
待不眨眼兒、覷著伊,將眨眼底工夫,剩看幾遍。

詩詞問答

問:洞仙歌 贈宜春官妓趙佛奴的作者是誰?答:阮閱
問:洞仙歌 贈宜春官妓趙佛奴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洞仙歌 贈宜春官妓趙佛奴是什麼體裁?答:詞

詩文賞析


此為作者贈官妓趙佛奴之作。詞中盛讚趙氏的美貌及作者對她的愛戀。全詞語言俚俗潑辣,感情坦率直露,堪稱元曲的先聲。
上片起首三句,先讚美趙佛奴象趙氏姊妹燕、合德一樣美貌,不應生活在民間,而應居住在后妃的宮殿里 。這裡用典 :趙飛燕趙合德姊妹東漢成帝時官人 ,成陽侯趙臨之女,善歌舞。這裡用典非常確切,趙家姊妹姓趙,佛奴也姓趙;趙家姊妹善歌舞,佛奴亦善歌舞。在此基礎上,詞人又把昭陽殿與人間作了對比 ,意思是趙佛奴當官妓是委屈了她 ,憑她的美貌,應當享受后妃的待遇。這種抑揚結合的方法,目的仍在於揚 。下面是以江北與江南對比,“見伊底”,猶今語“見她的”,底即的,這和下片的“恁地”,都是宋時方言。這幾句是說,凡是見到她的人,都說她色藝雙絕 ,獨步江南 。但詞人認為即使把江北也算上,也很少見到這樣的美人。過片三句先從趙佛奴本人寫她的美,再從別人對她的反映,烘托她的美,並且抒寫了詞人對她的愛戀。詞人說趙佛奴不僅容顏長得嬌,而且性情生得好。她從不使小性子,總是臉帶微笑,燦若桃花。此三句,廖廖數筆,便把人物的形象活靈活現地描繪出來 。“向尊前”幾句寫他們在酒席筵前相見,從而點出了各自的身份。因為作者是詞客 ,故佛奴為之歌舞以侑觴 。可是趙佛奴長得太美了,以致詞人顧不上飲酒,只是不停地向她注目,被她深深地吸引住了 。“似恁地 ”,意猶似這般 。“恁地”,如此、這樣。“能得幾回細看”一語,把詞人抓緊時機、細心審美的心情和盤托出。結拍三句,用誇張的手法,繪神繪色地寫詞人看這美女,連眼睛也不眨一眨 ,為的是把眨眼的工夫省下來 ,好多看上幾眼,以此表現詞人愛美之切之深,亦反襯出趙佛奴之美艷絕倫。
詞中寫趙佛奴的美貌,表現技巧上與漢樂府《陌上桑》頗為類似,多角度、多側面地烘托、渲染出美人容顏之秀麗。作者善於運用誇張手法,以痴語、無語突出詞人對於趙佛奴鍾情之深、愛戀之切。這樣的語言最能揭示人物心靈 ,可謂拭盡鉛華,盡露本色,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詩詞推薦

洞仙歌 贈宜春官妓趙佛奴原文_洞仙歌 贈宜春官妓趙佛奴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