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龍興寺

作者:綦毋潛 朝代:唐代

宿龍興寺原文

香剎夜忘歸,松青古殿扉。
燈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
白日傳心靜,青蓮喻法微。
天花落不盡,處處鳥銜飛。

詩詞問答

問:宿龍興寺的作者是誰?答:綦毋潛
問:宿龍興寺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宿龍興寺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游到香剎龍興寺,所見的美景令我忘了回去的時辰,於是只得寄宿一夜,夜色中,大殿高高的門扉上映出了古松清晰的影子。

方丈的禪室里燈火通明,幾個晚課的僧人正在撥動著念珠誦經。

白天這些僧人會向香客們布道,就是闡明佛教宗義,師傅們好像口吐蓮花,將佛法的精神解釋得高深廣大。

這時候殿外會停留一些鳥雀,殿內的法事並不會驚擾它們的自由飛翔。

譯文二

造訪龍興寺,夜深忘記了歸去;青青古松樹,掩映佛殿的大門。

方丈室里寬敞乾淨,燈火通亮;和尚披衣繫著佛珠,吟誦詩文。

心地像陽光般明亮,純潔透明;佛法如蓮花般聖潔,微妙清靜。

天女撒下的花朵,飄落佛前;銜花翻飛的鳥兒,離去無聲。

譯文三

白日遊覽龍興寺,晚上竟忘了回歸,寺廟門外的松樹林中吹來陣陣清風。

燈活明亮照滿禪堂,佛珠系在念經和尚的衲衣上。

僧侶們的心境像白日一樣明亮清靜,佛法精微像眼睛一樣純潔乾淨。

天女所散之花飄落不盡,處處都有鳥兒銜著天上飛。

注釋

(1)龍興寺:在今湖南省零陵縣西南。

(2)香剎:寺院。此指龍興寺。

(3)比丘:和尚。

(4)心:禪心。

(5)青蓮:青色蓮花,佛書中多喻眼睛。喻法:用事例比喻來講佛法。

(6)天花:天女所散之花。

詩文賞析

此詩寫龍興寺環境清涼寂靜,寺內的僧人善良勤勉,日夜為香客祈福,對佛法的鑽研很勤奮。詩人具體通過“燈明方丈室”、“青蓮喻法微”來點明。作為輔助,詩人用了“珠系比丘衣”、“白日傳心淨”兩個句子,邏輯上很嚴密。為了展現龍興寺環境的優美,詩人用到了對比這種常見的修辭方法。殿內是低低的誦經聲,殿外卻有山禽自由來去。俗話里常用“門可羅雀”形容人家的偏僻冷清,這裡詩人就用“處處銜鳥飛”來寫照寺內庭園中的清靜。佛門之內不得喧譁吵鬧是常理,用易於明白的修辭來表現其實也顯露了詩人的修養,這樣寫寺廟是很妥當的。當然如果這裡把“處處銜鳥飛”理解成是與僧人心靜之態做對比,更突出了龍興寺和尚的修為,也是可以的。

有寺無僧不成靈靜,有僧無寺不成雅意。龍興寺既有古剎的風貌,又有修行高深的僧侶,所以自有其不同凡響之處。

標籤:生活

詩詞推薦

  • 曉夢

    李清照宋代〕曉夢隨疏鍾,飄然躋雲霞;因緣安期生,遍逅萼綠華。秋風正無賴,吹盡玉井花;共看藕如船,同食棗如瓜。翩翩
  • 飲馬歌·邊頭春未到

    曹勛宋代〕邊頭春未到。雪滿交河道。暮沙明殘照。塞烽雲間小。斷鴻悲。隴月低。淚濕征衣悄。歲華老。
    宿龍興寺原文_宿龍興寺的賞析_古詩文
  • 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

    李煜唐代〕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宿龍興寺原文_宿龍興寺的賞析_古詩文
  • 詠利城山居

    支遁魏晉〕五嶽盤神基,四瀆涌盪津。動求目方智,默守標靜仁。苟不宴出處,托好有常因。尋元存終古,洞往想逸民。玉潔
  • 古從軍行

    李頎唐代〕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行人刁鬥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雲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胡雁
    宿龍興寺原文_宿龍興寺的賞析_古詩文
  • 贈李白

    杜甫唐代〕二年客東都,所歷厭機巧。野人對膻腥,蔬食常不飽。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苦乏大藥資,山林跡如掃。李侯
    宿龍興寺原文_宿龍興寺的賞析_古詩文
  • 杜陵叟

    白居易唐代〕杜陵叟,杜陵居,歲種薄田一頃余。三月無雨旱風起,麥苗不秀多黃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長吏
  • 雪中聞牆外鬻魚菜者求售之聲甚苦有感

    范成大宋代〕攜籮驅出敢偷閒,雪脛冰須慣忍寒。豈是不能扃戶坐,忍寒猶可忍飢難。啼號升斗抵千金,凍雀飢鴉共一音。勞汝
  • 挽舟者歌

    佚名隋代〕我兄征遼東,餓死青山下。今我挽龍舟,又阻隋堤道。方今天下飢,路糧無些小。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寒骨
    宿龍興寺原文_宿龍興寺的賞析_古詩文
  • 一斛珠·曉妝初過

    李煜唐代〕曉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床
  • 為農

    杜甫唐代〕錦里煙塵外,江村 * 家。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卜宅從茲老,為農去國賒。遠慚句漏令,不得問丹砂。
    宿龍興寺原文_宿龍興寺的賞析_古詩文
  • 南鄉子·自古帝王州

    王安石宋代〕自古帝王州,鬱鬱蔥蔥佳氣浮。四百年來成一夢,堪愁。晉代衣冠成古丘。 繞水恣行游。上盡層城更上樓。往事
    宿龍興寺原文_宿龍興寺的賞析_古詩文
  • 感遇十二首·其四

    張九齡唐代〕孤鴻海上來,池潢不敢顧。側見雙翠鳥,巢在三珠樹。矯矯珍木巔,得無金丸懼。 * 患人指,高明逼神惡。今我
  • 堤上行三首

    劉禹錫唐代〕酒旗相望大堤頭,堤下連檣堤上樓。日暮行人爭渡急,槳聲幽軋滿中流。江南江北望煙波,入夜行人相應歌。桃葉
  • 初秋行圃四首

    楊萬里宋代〕落日無情最有情,遍催萬樹暮蟬鳴。聽來咫尺無尋處,尋到旁邊卻不聲。
    宿龍興寺原文_宿龍興寺的賞析_古詩文
  • 醉蓬萊·重九上君猷

    蘇軾宋代〕余謫居黃,三見重九,每歲與太守徐君猷會於棲霞。今年公將去,乞郡湖南。念此惘然,故作此詞。笑勞生一夢,
  • 題臨安邸

    林升宋代〕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
    宿龍興寺原文_宿龍興寺的賞析_古詩文
  • 小隱自題

    林逋宋代〕竹樹繞吾廬,清深趣有餘。鶴閒臨水久,蜂懶採花疏。酒病妨開卷,春陰入荷鋤。嘗憐古圖畫,多半寫樵漁。
    宿龍興寺原文_宿龍興寺的賞析_古詩文
  • 蟾宮曲·寒食新野道中

    盧摯元代〕柳濛煙梨雪參差,犬吠柴荊,燕語茅茨。老瓦盆邊,田家翁媼,鬢髮如絲。桑柘外鞦韆女兒,髻雙鴉斜插花枝。轉
  • 社日

    王駕唐代〕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宿龍興寺原文_宿龍興寺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