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早梅 /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

作者:何遜 朝代:南北朝

原文

兔園標物序,驚時最是梅。
銜霜當路發,映雪擬寒開。
枝橫卻月觀,花繞凌風台。
朝灑長門泣,夕駐臨邛杯。
應知早飄落,故逐上春來。

詩詞問答

問:《詠早梅 /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的作者是誰?答:何遜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南北朝
問:何遜的名句有哪些?答:何遜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園林里的變化容易看出物候時序的轉換,最其中最能標誌時節變化的就是梅花。
梅花不怕霜雪、不畏風寒,在零霜下雪的時候,它就在路邊開放了。
梅花枝葉橫斜在卻月觀外,怒放的梅花掩映著凌風台。
梅花盛開的時候可以使被遺棄者見之有感而落淚,也可以使鍾情的人觸景興懷而勃發。
梅花應該也知道自己會早早飄落,所以趕在孟春正月就開起花來了。

注釋
兔園:本是漢梁孝王的園名,這裡借指揚州的林園。
標:標誌。
物序:時序,時節變換。
擬:比,對著。
卻月觀:揚州的台觀名。
凌風台:揚州的台觀名。
長門:漢宮名。漢武帝曾遺棄陳皇后於長門宮,司馬相如為她寫過一篇《長門賦》。
臨邛:漢縣名,司馬相如曾在臨邛飲酒,結識了卓文君。
上春:即孟春正月。

詩文賞析

兔園,《史記》稱東苑,在今河南商丘市東。遜時在揚州,詩一開頭就標出兔園是因為建安王蕭偉與梁孝王劉武有著許多相似之處。《史記·粱孝王世家》云:“於是孝王築東苑,方三百餘里。廣睢陽城七十里。大治宮室,為復道,自宮連屬於平台三十餘里。得賜天子旌旗,出從千乘萬騎。東西馳獵,擬於天子。出言蹕,入言警。招延四方豪傑,自山以東遊說之士莫不畢至。”而建安王蕭偉《梁書》本傳云:“偉少好學,篤誠通恕,趨賢重士,常如不及。由是四方游士、當世知名者,莫不畢至。齊世,青溪宮改為芳林苑。天監初,賜偉為第,偉又加穿築,增植嘉樹珍果,窮極雕麗,每與賓客游其中,命從事中郎蕭子范為之記。梁世藩邸之盛,無以過焉。”建安王蕭偉的芳林苑,恰似梁孝王劉武的兔園。詩中的兔園,意即指芳林苑。園中百卉,獨詠梅花是因為梅花自有它獨特的標格。正當冰封大地、萬木蕭疏之時,梅花已預報了春天的來臨,所以說“驚時最是梅”。“驚”字用擬人筆法,突出梅花對節令轉換的特殊敏感,尤為醒目。

“銜霜當路發”四句,則具體地描繪梅花的高標逸韻。它不畏嚴寒,凌霜傲雪,嫣然開放。正因梅花盛開,霜落其上,故曰“銜”。正因梅花盛開,千嬌百媚,與白雪相映成趣,故曰“映”。卻月觀,凌風台,想必是園中的主要景點,自然梅花更盛。“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陸游《落梅》其一)一個“橫”字,寫出了梅花凌寒怒放的高貴品格;一個“繞”字,寫盡了梅花俏麗報春的嫵媚情態。從語法上講,“銜霜”、“映雪”是動賓結構,“枝橫”、“花繞”是主謂結構,這樣就錯落有致地寫出了滿園梅花盛開、光彩照眼的動人情景。

滿園梅花動詩興。詩人不禁由花事聯想到人事,想起了人世間許多悲歡離合的故事。漢武帝的陳皇后,擅寵驕貴,終因驕妒失寵,退居長門宮,愁悶悲思,聞司馬相如工文章,遂奉黃金百斤,令為解愁之辭,相如為作《長門賦》,中云:“左右悲而垂淚兮,涕流離而縱橫。舒息悒而增欷兮,屣履起而彷徨。……夜曼曼其若歲兮,懷鬱郁其不可再更。”故詩曰:“朝灑長門泣”。《史記·司馬相如傳》載:“相如之臨邛,從車騎,雍容閒雅甚都;及飲卓氏,弄琴,文君竊從戶窺之,心悅而好之,恐不得當也。既罷,相如乃使人重賜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文君之父卓王孫開始反對兩人的婚事,後經勸說,不得已而“分予文君僮百人,錢百萬,及其嫁時衣被財物。”後漢武帝命相如為中郎將,建節出使西南少數民族地區,“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縣令負弩矢先驅,蜀人以為寵。於是卓王孫、臨邛諸公皆因門下獻牛和酒以交歡。卓王孫喟然而嘆,自以得使女尚司馬長卿晚,而厚分與其女財,與男等同。”故詩曰:“夕駐臨邛杯。”

“朝灑”二句,一悲一喜,一離一合,形成鮮明的對比。而兩事都與司馬相如有關。寫兔園之梅,為何聯想到司馬相如呢?因為司馬相如和梁孝王還有一段因緣。梁孝王到首都長安,帶來鄒陽、枚乘、莊忌等一批文士,相如見而悅之,遂藉口有病而辭官游梁,梁孝王令與諸生同舍,一住幾年,乃著《子虛賦》(見《史記·司馬相如傳》)。詩人是將建安王比作梁孝王,將芳林苑比作兔園,而將自己比作司馬相如。有人說:“長門借喻閨婦,臨邛借喻遊子,意謂閨婦方見梅傷春時,而遊子亦罷飲思家也。”(何融《何水部詩注》)這種理解似失之於淺俗,與整首詩的基調亦不盡吻合。建安王蕭偉愛客接士,何遜以卓越的才能得到他的信任和重用,遂引為水曹行參軍兼記室,日與游宴,深被恩禮。何遜正是躊躇滿志的時候,似不應有消極悲愁之嘆。最後“應知早飄落,故逐上春來”二句,寓有人生有限,應當及早建功立業的思想。整首詩的基調還是積極向上的。作者是以司馬相如自喻,借詠梅來表現自己堅定的情操和高遠的志向。陸時雍所說:“何遜好梅,梅詩絕未見佳,其所好在形骸之外。”(《古詩鏡》卷二十二)尚屬皮相之見。

標籤:詠物梅花古詩三百首

詩詞推薦

  • 觀梅有感

    劉因元代〕東風吹落戰塵沙,夢想西湖處士家。只恐江南春意減,此心元不為梅花。
    詠早梅 /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原文_詠早梅 /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的賞析_古詩文
  • 估客樂四首

    釋寶月〔南北朝〕郎作十里行,儂作九里送。拔儂頭上釵,與郎資路用。有信數寄書,無信心相憶。莫作瓶落井,一去無訊息。大艑
  • 紅蕉

    柳宗元唐代〕晚英值窮節,綠潤含朱光。以茲正陽色,窈窕凌清霜。遠物世所重,旅人心獨傷。回暉眺林際,摵摵無遺芳。
  • 留春令 詠梅花

    史達祖宋代〕故人溪上,掛愁無奈,煙梢月樹。一涓春水點黃昏,便沒頓、相思處。曾把芳心深相許。故夢勞詩苦。聞說東風亦
    詠早梅 /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原文_詠早梅 /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的賞析_古詩文
  • 江神子·賦梅寄余叔良

    辛棄疾宋代〕暗香橫路雪垂垂。晚風吹。曉風吹。花意爭春,先出歲寒枝。畢竟一年春事了,緣太早,卻成遲。未應全是雪霜姿
    詠早梅 /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原文_詠早梅 /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的賞析_古詩文
  • 雙井茶送子瞻

    黃庭堅宋代〕人間風日不到處,天上玉堂森寶書。想見東坡舊居士,揮毫百斛瀉明珠。我家江南摘雲腴,落磑霏霏雪不如。為君
  • 霜天曉月(梅)

    蕭泰來宋代〕千霜萬雪。受盡寒磨折。賴是生來瘦硬,渾不怕、角吹徹。清絕。影也別。知心惟有月。原沒春風情性,如何共、
    詠早梅 /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原文_詠早梅 /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的賞析_古詩文
  • 雨不絕

    杜甫唐代〕鳴雨既過漸細微,映空搖颺如絲飛。階前短草泥不亂,院裡長條風乍稀。舞石旋應將乳子,行雲莫自濕仙衣。眼邊
  • 春懷示鄰里

    詹慥宋代〕斷牆著雨蝸成字,老屋無僧燕作家。剩欲出門追語笑,卻嫌歸髩著塵沙。風翻蛛網開三面,雷動蜂窠趁兩衙。屢失
  • 詠雪 / 詠雪聯句

    劉義慶南北朝〕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
    詠早梅 /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原文_詠早梅 /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的賞析_古詩文
  • 詠梅

    高啟明代〕瓊姿只合在瑤台,誰向江南處處栽。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自去
    詠早梅 /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原文_詠早梅 /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的賞析_古詩文
  • 來鵠唐代〕千形萬象竟還空,映水藏山片復重。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閒處作奇峰。
    詠早梅 /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原文_詠早梅 /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的賞析_古詩文
  • 早梅

    齊已唐代〕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樹深雪裡,昨夜一枝開。風遞幽香去,禽窺素艷來。明年獨自律,先發映春台。
    詠早梅 /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原文_詠早梅 /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的賞析_古詩文
  • 柳絮

    薛濤唐代〕二月楊花輕復微,春風搖盪惹人衣。他家本是無情物,一向南飛又北飛。
    詠早梅 /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原文_詠早梅 /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的賞析_古詩文
  • 石鼓歌

    蘇軾宋代〕冬十二月歲辛丑,我初從政見魯叟。舊聞石鼓今見之,文字鬱律蛟蛇走。細觀初以指畫肚,欲讀嗟如鉗在口。韓公
  • 香菱詠月·其一

    曹雪芹清代〕月掛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團團。詩人助興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觀。翡翠樓邊懸玉鏡,珍珠簾 * 冰盤。良宵
    詠早梅 /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原文_詠早梅 /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的賞析_古詩文
  • 水龍吟(白蓮)

    張炎宋代〕仙人掌上芙蓉,涓涓猶濕金盤露。輕妝照水,纖裳玉立,飄搖似舞。幾度消凝,滿湖煙月,一汀鷗鷺。記小舟夜悄
  • 詠草

    俞紫芝宋代〕滿目芊芊野渡頭,不知若個解忘憂?細隨綠水侵離館,遠帶斜陽過別洲。金谷園中荒映月,石頭城下碧連秋。行人
    詠早梅 /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原文_詠早梅 /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的賞析_古詩文
  • 上京即事

    薩都剌元代〕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捲地朔風沙似雪,家家行帳下氈簾。
  • 院中獨坐

    虞集元代〕何處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總關情。無端繞屋長松樹,盡把風聲作雨聲。
    詠早梅 /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原文_詠早梅 /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的賞析_古詩文
詠早梅 /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原文_詠早梅 / 揚州法曹梅花盛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