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江行

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代

嶺南江行原文

瘴江南去入雲煙,望盡黃茆是海邊。
山腹雨晴添象跡,潭心日暖長蛟涎。
射工巧伺遊人影,颶母偏驚旅客船。
從此憂來非一事,豈容華發待流年。

詩詞問答

問:嶺南江行的作者是誰?答:柳宗元
問:嶺南江行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嶺南江行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柳宗元的名句有哪些?答:柳宗元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江水南去隱入那茫茫雲煙,遍地黃茅的盡頭便是海邊。
雨過天晴山腰間大象出沒,陽光灼熱潭水裡水蛭浮現。
射工陰險地窺伺行人身影,颶母不時地驚擾旅客舟船。
從今後憂慮之事何止一樁,哪容我衰老之身再挨幾年!

注釋
嶺南:指五嶺以南的地區,即今廣東、廣西一帶。
瘴(zhàng)江:古時認為嶺南地區多有瘴癘之氣,因而稱這裡的江河為瘴江。雲煙:雲霧,煙霧。
黃茆(máo):即黃茅,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山腹:山腰。象跡:大象的蹤跡。
潭心:水潭中心。蛟涎:蛟龍的口液。這裡指水蛭。
伺:窺伺。射工:即蜮,古代相傳有一種能含沙射影的動物。
颶母:颶風來臨前天空出現的一種雲氣,形似虹霓。亦用以指颶風。
華(huā)發:花白的頭髮。流年:如水般流逝的光陰、年華。

詩文賞析

此詩寫出了嶺南的特異風物瘴江、黃茆、象跡、蛟涎、射工、颶母,曲折地反映出當地荒涼落後的自然環境,同時運用象徵手法含蓄地抒發了自己被貶後政治環境的險惡,發出了“ 從此憂來非一事,豈容華發待流年” 的感慨,蘊含著對未來的憂慮之情,表示不能坐待時光的流逝,要在柳州刺史任內為治理地方有所建樹。

詩中“從此憂來非一事,豈容華發待流年”兩句與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都提到“華發”,但情感有所不同。從兩者相比較可知,此詩意志並不消沉,情感並不低回,作者有欲趁暮年有所奮發之意。

標籤:勵志

詩詞推薦

  • 金縷衣

    杜秋娘唐代〕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嶺南江行原文_嶺南江行的賞析_古詩文
  • 望岳

    杜甫唐代〕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曾 通:層)會當凌絕頂,
    嶺南江行原文_嶺南江行的賞析_古詩文
  • 出塞

    徐錫麟清代〕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嶺南江行原文_嶺南江行的賞析_古詩文
  • 壯士篇

    張華魏晉〕天地相震盪,回薄不知窮。人物稟常格,有始必有終。年時俯仰過,功名宜速崇。壯士懷憤激,安能守虛沖?乘我
  • 命子 其一

    陶淵明魏晉〕悠悠我祖,爰自陶唐。邈焉虞賓,歷世重光。御龍勤夏,豕韋翼商。穆穆司徒,厥族以昌。
    嶺南江行原文_嶺南江行的賞析_古詩文
  • 二礪

    鄭思肖宋代〕愁里高歌梁父吟,猶如金玉戛商音。十年勾踐亡吳計,七日包胥哭楚心。秋送新鴻哀破國,晝行飢虎齧空林。胸中
  • 從軍行

    楊炯唐代〕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 南園十三首·其五

    李賀唐代〕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嶺南江行原文_嶺南江行的賞析_古詩文
  • 贈韋侍御黃裳二首

    李白唐代〕太華生長松,亭亭凌霜雪。天與百尺高,豈為微飆折?桃李賣陽艷,路人行且迷。春光掃地盡,碧葉成黃泥。願君
  • 雪梅·其一

    盧梅坡宋代〕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嶺南江行原文_嶺南江行的賞析_古詩文
  •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唐代〕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
    嶺南江行原文_嶺南江行的賞析_古詩文
  • 鐵杵磨針

    祝穆宋代〕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
    嶺南江行原文_嶺南江行的賞析_古詩文
  • 定風波·次高左藏使君韻

    黃庭堅宋代〕萬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終日似乘船。及至重陽天也霽,催醉,鬼門關外蜀江前。莫笑老翁猶氣岸,君看,幾人 *
    嶺南江行原文_嶺南江行的賞析_古詩文
  • 石灰吟

    于謙明代〕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一作:千錘萬擊出深山 / 千鎚萬擊
    嶺南江行原文_嶺南江行的賞析_古詩文
  • 長歌行

    佚名兩漢〕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
  • 白鹿洞二首·其一

    王貞白唐代〕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已春深 一作:春已深)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嶺南江行原文_嶺南江行的賞析_古詩文
  • 勤學

    汪洙宋代〕學向勤中得,螢窗萬卷書。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
  • 賀新郎 寄辛幼安,和見懷韻

    陳亮宋代〕老去憑誰說。看幾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長安今餘幾,後死無仇可雪。猶未燥、當時生髮。二十五弦多少
    嶺南江行原文_嶺南江行的賞析_古詩文
  •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唐代〕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度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
  • 贈韋侍御黃裳其一

    李白唐代〕太華生長松,亭亭凌霜雪。天與百尺高,豈為微飆折。桃李賣陽艷,路人行且迷。春光掃地盡,碧葉成黃泥。願君
    嶺南江行原文_嶺南江行的賞析_古詩文
嶺南江行原文_嶺南江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