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祈雨

作者:李約 朝代:唐代

觀祈雨原文

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
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

詩詞問答

問:觀祈雨的作者是誰?答:李約
問:觀祈雨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觀祈雨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李約觀祈雨書法欣賞

李約觀祈雨書法作品欣賞
觀祈雨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久旱無雨,桑樹枝都長不出葉子來,地面異常乾燥,塵土飛揚,土地好像要生煙燃燒;龍王廟前,人們敲鑼打鼓,祈求龍王普降甘霖。而富貴人家卻處處觀賞歌舞,還怕春天的陰雨使管弦樂器受潮而發不出清脆悅耳的聲音。

注釋
祈雨:祈求龍王降雨。古時乾旱時節,從朝廷、官府到民間,都築台或到龍王廟祈求龍王降雨。
“桑條”句:寫旱情嚴重,桑葉枯落,只剩光禿禿的枝條;土地久旱,塵土飛揚,仿佛燃燒冒煙。
簫管:樂器名,此處指吹奏各種樂器。水廟:龍王廟。
朱門:富豪權貴之家。古代王侯貴族的住宅大門漆成紅色,後用“朱門”代稱富貴之家。杜甫有“朱門酒肉臭”之句。幾處:多少處,猶言處處。
春陰:陰雨的春天。咽(yè):凝塞,使樂器發聲不響。

詩文賞析

此詩寫觀看祈雨的感慨。通過大旱之日兩種不同生活場面、不同思想感情的對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會尖銳的階級矛盾。《水滸傳》中“赤日炎炎似火燒”那首著名的民歌與此詩在主題、手法上都十分接近,但二者也有所不同。民歌的語言明快潑辣,對比的方式較為直截了當;而此詩語言含蓄曲折,對比的手法比較委婉。

首句先寫旱情,這是祈雨的原因。《水滸》民歌寫的是夏旱,所以是“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此詩則緊緊抓住春旱特點。“桑條無葉”是寫春旱毀了養蠶業,“土生煙”則寫出春旱對農業的嚴重影響。因為莊稼枯死,便只能見“土”;樹上無葉,只能見“條”。所以,這描寫旱象的首句可謂形象、真切。“水廟”即龍王廟,是古時祈雨的場所。白居易就曾描寫過求龍神降福的場面:“豐凶水旱與疾疫,鄉里皆言龍所為。家家養豚漉清酒,朝祈暮賽依巫口。”(《黑潭龍》)所謂“賽”,即迎龍娛神的儀式,此詩第二句所寫“簫管迎龍”正是這種賽神場面。在簫管鳴奏聲中,人們表演各種娛神的節目,看去煞是熱鬧。但是,祈雨民眾只是強顏歡笑,內心是焦急的。這裡雖不明說“農夫心內如湯煮”,而意思已全有了。相對於民歌的明快,此詩表現出含蓄的特色。

詩的後兩句忽然撇開,寫另一種場面,似乎離題,然而與題目卻有著內在的聯繫。如果說前兩句是正寫“觀祈雨”的題面,則後兩句可以說是觀祈雨的感想。前後兩種場面,形成一組對照。水廟前是無數小百姓,簫管追隨,恭迎龍神;而少數“幾處”豪家,同時也在品味管弦,欣賞歌舞。一方是惟恐不雨;一方卻“猶恐春陰”。惟恐不雨者,是因生死攸關的生計問題;“猶恐春陰”者,則僅僅是怕絲竹受潮,聲音啞咽而已。這樣,一方是深重的殷憂與不幸,另一方卻是荒嬉與閒愁。這樣的對比,潛台詞可以說是:世道竟然如此不平啊。這一點作者雖已說明卻未說盡,仍給讀者以廣闊聯想的空間。此詩對比手法不像“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那樣一目了然。因而它的諷刺更為曲折委婉,也更耐人尋味。

標籤:諷刺生活

詩詞推薦

  • 宿漁家

    郭震宋代〕幾代生涯傍海涯,兩三間屋蓋蘆花。燈前笑說歸來夜,明月隨船送到家。
    觀祈雨原文_觀祈雨的賞析_古詩文
  • 大德歌·冬景

    關漢卿元代〕雪粉華,舞梨花,再不見煙村四五家。密灑堪圖畫,看疏林噪晚鴉。黃蘆掩映清江下,斜纜著釣魚艖。
  • 鄭人買履

    韓非先秦〕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
    觀祈雨原文_觀祈雨的賞析_古詩文
  • 名都篇

    曹植魏晉〕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寶劍值千金,被服麗且鮮。鬥雞東郊道,走馬長楸間。馳騁未能半,雙兔過我前。攬弓
  • 五噫歌

    梁鴻兩漢〕陟彼北芒兮,噫!顧瞻帝京兮,噫!宮闕崔巍兮,噫!民之劬勞兮,噫!遼遼未央兮,噫!
  • 美人賦

    司馬相如兩漢〕  司馬相如,美麗閒都,游於梁王,梁王悅之。鄒陽譖之於王曰:“相如美則美矣,然服色容冶,妖麗不忠,將
  • 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

    辛棄疾宋代〕連雲松竹,萬事從今足。拄杖東家分社肉,白酒床頭初熟。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
    觀祈雨原文_觀祈雨的賞析_古詩文
  • 雁兒落兼得勝令

    張養浩元代〕往常時為功名惹是非,如今對山水忘名利;往常時趁雞聲赴早朝,如今近晌午猶然睡。往常時秉笏立丹墀,如今把
  • 漁家傲引·子月水寒風又烈

    洪适宋代〕子月水寒風又烈。巨魚漏網成虛設。圉圉從它歸丙穴。謀自拙。空歸不管旁人說。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獨釣南溪
  • 秋雁

    揭傒斯元代〕寒向江南暖,飢向江南飽。莫道江南惡,須道江南好。
  • 鵲橋仙·華燈縱博

    陸游宋代〕華燈縱博,雕鞍馳射,誰記當年豪舉。酒徒一一取封侯,獨去作、江邊漁父。輕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斷苹洲煙雨
    觀祈雨原文_觀祈雨的賞析_古詩文
  • 三都賦

    左思魏晉〕總序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先王采焉,以
  • 行香子·秋入鳴皋

    許古元代〕秋入鳴皋。爽氣飄蕭。掛衣冠、初脫塵勞。窗間岩岫,看盡昏朝。夜山低,晴山近,曉山高。細數間來,幾處村醪
  • 野老歌 / 山農詞

    張籍唐代〕老農家貧在山住,耕種山田三四畝。苗疏稅多不得食,輸入官倉化為土。歲暮鋤犁傍空室,呼兒登山收橡實。西江
    觀祈雨原文_觀祈雨的賞析_古詩文
  • 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其四

    盧汝弼唐代〕朔風吹雪透刀瘢,飲馬長城窟更寒。半夜火來知有敵,一時齊保賀蘭山。
  • 瞻卬

    佚名先秦〕瞻卬昊天,則不我惠。孔填不寧,降此大厲。邦靡有定,士民其瘵。蟊賊蟊疾,靡有夷屆。罪罟不收,靡有夷瘳。
  • 朝中措·送劉仲原甫出守維揚

    歐陽修宋代〕平山闌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鍾。行樂直須年少,
    觀祈雨原文_觀祈雨的賞析_古詩文
  • 醉太平·堂堂大元

    佚名元代〕堂堂大元,奸佞專權。開河變鈔禍根源,惹紅巾萬千。官法濫,刑法重,黎民怨。人 * ,鈔買鈔,何曾見?賊做
    觀祈雨原文_觀祈雨的賞析_古詩文
  • 胡笳歌送顏真卿使赴河隴

    岑參唐代〕君不聞胡笳聲最悲?紫髯綠眼胡人吹。吹之一曲猶未了,愁殺樓蘭征戍兒。涼秋八月蕭關道,北風吹斷天山草。昆
    觀祈雨原文_觀祈雨的賞析_古詩文
  • 帝子歌

    李賀唐代〕洞庭明月一千里,涼風雁啼天在水。九節菖蒲石上死,湘神彈琴迎帝子。山頭老桂吹古香,雌龍怨吟寒水光。沙浦
    觀祈雨原文_觀祈雨的賞析_古詩文
觀祈雨原文_觀祈雨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