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太平·堂堂大元

作者:佚名 朝代:元代

醉太平·堂堂大元原文

堂堂大元,奸佞專權。開河變鈔禍根源,惹紅巾萬千。官法濫,刑法重,黎民怨。人吃1-1人,鈔買鈔,何曾見?賊做官,官做賊,混賢愚。哀哉可憐!

詩詞問答

問:醉太平·堂堂大元的作者是誰?答:佚名
問:醉太平·堂堂大元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醉太平·堂堂大元是什麼體裁?答:散曲
問: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佚名醉太平·堂堂大元書法欣賞

佚名醉太平·堂堂大元書法作品欣賞
醉太平·堂堂大元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堂堂大元朝,貪官污吏當權。河水泛濫成災,新鈔大量印造,貨幣迅速貶值,民不聊生,引起了紅巾軍千萬人起義。苛捐雜稅繁雜苛刻,刑法太重,百姓怨聲載道。都到了人 * 的地步,錢換錢,什麼時候見過這種情形?奸人做了官,做官的又都是貪官污吏,賢明的人得不到重用。悲哀啊真是可憐!

注釋
堂堂大元:此曲見元末明初人陶宗儀《輟耕錄》卷二十二。原注云:“《醉太平》小令一闕,不知誰所造。自京帥至江南,人人能道之。”堂堂,氣象宏 * 嚴。
奸佞:巧言諂媚的壞人。指元末丞相托托、參議賈魯等人。
開河:《續資治通鑑》記載:“至正十年(1330)十二月,右丞相托克托(即托托)慨然有志於事功。時河決五年不能塞……托克托請躬任其事,帝嘉納之。……命賈魯以工部尚書為總治河防使,發汴梁、大名等十三路民十五萬,廬州等戍十八翼軍二萬,自黃陵岡南達白茅,放於黃固、哈齊等國。又自黃陵至楊村,合於故道,凡二百八十里有奇。”又《草木子》云:“朝廷所降食錢,官吏多不盡支放,河夫多怨。”
變鈔:據《元史》《貢祖本紀》及《食貨志》等記載,元朝建國起就用楮幣(即氏幣);先後發“中統元寶交鈔”、“中統元寶鈔”、“至元寶鈔”,又於至正十年(1350)另發“至正交鈔”致使物價飛漲,民怨沸騰。
惹紅巾萬千:引起成千上萬起義的紅巾軍。紅巾軍,元末農民起義軍,用紅巾裹頭故名。
官法濫:指官吏貪污成風和拿錢買官。《草木子》記載:“元朝末年,官貪吏污……自秦王伯顏專政,台憲官皆偕價同而得,於是有司錄風。上下賄賂,公行如市。”
人 * :《草木子》:“元京飢窮,人相食。”
鈔買鈔:指錢鈔貶值,用舊鈔倒買新鈔。

詩文賞析


[創作背景]無名氏的作品在元人散曲中,數量不多,質量較高,在內容上對當時的社會病態諷刺得比較深刻,寫愛情也比較大膽潑辣。在風格上,比較本色自然,生動形像,與一般文人的作品迥異其趣。
[內容評析]這是一支「切中時弊」的散曲名著。陶宗儀《輟耕錄》說:「〈醉太平〉一闕,不知誰所造。自京師以至江南,人人能道之,以其有關於世教也。」它之所以能受到廣大人民如此的喜愛,是因為它再現了元末統治者亂政虐民的黑暗現實,憤怒地唱出了被壓迫被剝削者的心情。
[難詞注釋]①堂堂:偉大,強大。大元:元朝的尊稱,這裡歷史反語。②開河:元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為了把江南的糧食運到北京,以治理黃河為名,派賈魯為工部尚書兼總治黃河使,徵發民夫十五萬,戍卒二萬,開挖黃河故道。貪官污吏層層剋扣工資,民夫不堪飢餓,怨聲載道。導致了白蓮教起義。變鈔:元代統治者改硬幣為紙幣。至元二十四年(1287)正式發行「至元鈔」,強迫百姓使用。到至正十年,又改變了原來的幣制,發行票面大而紙質劣的「至正鈔」,弄得物價飛漲,民怨沸騰。③惹紅巾萬千:此指韓山童、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這支部隊開始推舉韓山童為小明王,才三千人,起義失敗後,劉福通又在他的家鄉州重新組織起義,隊伍迅速發展到十餘萬眾。④人 * :《草木子·克瑾篇》:「元京飢窮,人相食。」說明這句話是寫實的。⑤鈔買鈔:用「至正鈔」倒換「至元鈔」,要打折補現加工本費。⑥「賊做官」三句:當時流行在社會上的民謠雲「丞相造假鈔,舍人做強盜,賈魯要開河,搞得天下鬧。」又雲「解賊一金並一鼓,迎官兩鼓一聲鑼。金鼓看來都一樣,官人與賊不爭多。」

標籤:憂國憂民諷刺

詩詞推薦

  • 感弄猴人賜朱紱

    羅隱唐代〕十二三年就試期,五湖煙月奈相違。何如買取胡孫弄,一笑君王便著緋。
  • 弔古戰場文

    李華唐代〕浩浩乎,平沙無垠,夐不見人。河水縈帶,群山糾紛。黯兮慘悴,風悲日曛。蓬斷草枯,凜若霜晨。鳥飛不下,獸
  • 蝃蝀

    佚名先秦〕蝃蝀在東,莫之敢指。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朝隮於西,崇朝其雨。女子有行,遠兄弟父母。乃如之人也,懷婚
  • 次韻舒堯文祈雪霧豬泉

    蘇軾宋代〕長笑蛇醫一寸腹,銜冰吐雹何時足。蒼鵝無罪亦可憐,斬頸橫盤不敢哭。豈知泉下有豬龍,臥枕雷車踏陰軸。前年
  •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唐代〕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度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
  •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上之回

    李白唐代〕三十六離宮,樓台與天通。閣道步行月,美人愁煙空。恩疏寵不及,桃李傷春風。淫樂意何極,金輿向回中。萬乘
    醉太平·堂堂大元原文_醉太平·堂堂大元的賞析_古詩文
  • 十五從軍行 / 十五從軍征

    兩漢樂府兩漢〕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中庭
    醉太平·堂堂大元原文_醉太平·堂堂大元的賞析_古詩文
  • 桓靈時童謠

    佚名兩漢〕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
  • 六州歌頭·少年俠氣

    賀鑄宋代〕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肝膽洞。毛髮聳。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推翹勇。衿豪蹤。輕蓋擁。聊飛鞚。斗
  • 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十三首

    高適唐代〕川上常極目,世情今已閒。去帆釣魚落日,征路隨長山。親友若雲霄,可望不可攀。於茲任所愜,浩蕩風波間。清
  • 蘇武令·塞上風高

    李綱宋代〕塞上風高,漁陽秋早。惆悵翠華音杳。驛使空馳,征鴻歸盡,不寄雙龍消耗。念白衣、金殿除恩,歸黃閣、未成圖
    醉太平·堂堂大元原文_醉太平·堂堂大元的賞析_古詩文
  • 傷心行

    李賀唐代〕咽咽學楚吟,病骨傷幽素。秋姿白髮生,木葉啼風雨。燈青蘭膏歇,落照飛蛾舞。古壁生凝塵,羈魂夢中語。
    醉太平·堂堂大元原文_醉太平·堂堂大元的賞析_古詩文
  • 橫吹曲辭前出塞九首

    杜甫唐代〕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公家有程期,亡命嬰禍羅。君已富土境,開邊一何多。棄絕父母恩,吞聲行負戈。出門
  • 佚名先秦〕上帝板板,下民卒癉。出話不然,為猶不遠。靡聖管管。不實於亶。猶之未遠,是用大諫。天之方難,無然憲憲。
  • 山坡羊·伏低伏弱

    陳草庵元代〕伏低伏弱,裝呆裝落,是非猶自來著莫。任從他,待如何,天公尚有妨農過,蠶怕雨寒苗怕火。陰,也是錯;晴,
    醉太平·堂堂大元原文_醉太平·堂堂大元的賞析_古詩文
  • 水調歌頭·秋色漸將晚

    葉夢得宋代〕秋色漸將晚,霜信報黃花。小窗低戶深映,微路繞敧斜。為問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輕度,拚卻鬢雙華。徙倚望滄海
  • 病起書懷

    陸游宋代〕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乾。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出師
    醉太平·堂堂大元原文_醉太平·堂堂大元的賞析_古詩文
  • 大江東去·用東坡先生韻

    趙秉文金代〕秋光一片,問蒼蒼桂影,其中何物?一葉扁舟波萬頃,四顧粘天無壁。叩枻長歌,嫦娥欲下,萬里揮冰雪。京塵千
    醉太平·堂堂大元原文_醉太平·堂堂大元的賞析_古詩文
  • 旱雲賦

    賈誼兩漢〕  惟昊天之大旱兮,失精和之正理。遙望白雲之蓬勃兮,滃澹澹而妄止。運清濁之澒洞兮,正重沓而並起。嵬隆
  • 浪淘沙·五嶺麥秋殘

    歐陽修宋代〕五嶺麥秋殘。荔子初丹。絳紗囊里水晶丸。可惜天教生處遠,不近長安。往事憶開元。妃子偏憐。一從魂散馬嵬關
    醉太平·堂堂大元原文_醉太平·堂堂大元的賞析_古詩文
醉太平·堂堂大元原文_醉太平·堂堂大元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