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作者:王維 朝代:唐代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原文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詩詞問答

問: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的作者是誰?答:王維
問: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王維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維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黃昏時寒冷的山野變得更加蒼翠,秋水日夜緩緩流淌。
我拄著拐杖佇立在茅舍的門外,迎風細聽著那暮蟬的吟唱。
渡口一片寂靜,只剩斜照的落日,村子裡升起縷縷炊煙。
又碰到狂放的裴迪喝醉了酒,在我面前唱歌。

注釋
輞川:水名,在今陝西省藍田縣南終南山下。山麓有宋之問的別墅,後歸王維。王維在那裡住了三十多年,直至晚年。裴迪:詩人,王維的好友,與王維唱和較多。
轉蒼翠:一作“積蒼翠”。轉:轉為,變為。蒼翠:青綠色,蒼為灰白色,翠為墨綠色。
潺湲(chán yuán ):水流聲。這裡指水流緩慢的樣子,當作為“緩慢地流淌”解。
聽暮蟬:聆聽秋後的蟬兒的鳴叫。暮蟬:秋後的蟬,這裡是指蟬的叫聲。
渡頭:渡口。余:又作“餘”。
墟里:村落。孤煙:直升的炊煙,可以是倚門看到的第一縷村煙。
值:遇到。接輿:陸通先生的字。接輿是春秋時楚國人,好養性,假裝瘋狂,不出去做官。在這裡以接輿比裴迪。
五柳:陶淵明。這裡詩人以“五柳先生”自比。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又碰到狂放的裴迪喝醉了酒,在我面前唱歌。

詩文賞析

此詩所要極力表現的是輞川的秋景。一聯和三聯寫山水原野的深秋晚景,詩人選擇富有季節和時間特徵的景物:蒼翠的寒山、緩緩的秋水、渡口的夕陽,墟里的炊煙,有聲有色,動靜結合,勾勒出一幅和諧幽靜而又富有生機的田園山水畫。詩的二聯和四聯寫詩人與裴迪的閒居之樂。倚杖柴門,臨風聽蟬,把詩人安逸的神態,超然物外的情致,寫得栩栩如生;醉酒狂歌,則把裴迪的狂士風度表現得淋漓盡致。全詩物我一體,情景交融,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此詩、畫、音樂完美結合的五律。首聯和頸聯寫景,描繪輞川附近山水田園的深秋暮色;頷聯和尾聯寫人,刻畫詩人和裴迪兩個隱士的形象。風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體、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抒寫詩人的閒居之樂和對友人的真切情誼。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首聯寫山中秋景。時在水落石出的寒秋,山間泉水不停歇地潺潺作響;隨著天色向晚,山色也變得更加蒼翠。不待頷聯說出“暮”字,已給人以時近黃昏的印象。“轉”和“日”用得巧妙。轉蒼翠,表示山色愈來愈深,愈來愈濃;山是靜止的,這一“轉”字,便憑藉顏色的漸變而寫出它的動態。日潺湲,就是日日潺湲,每日每時都在喧響;水是流動的,用一“日”字,卻令人感覺它始終如一的守恆。寥寥十字,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響,動靜結合的畫面。

“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頸聯寫原野暮色。夕陽欲落,炊煙初升,是田野黃昏的典型景象。渡頭在水,墟里在陸;落日屬自然,炊煙屬人事:景物的選取是很見匠心的。“墟里上孤煙”,顯系從陶潛“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歸田園居之一》)點化而來。但陶句是擬人化的表現遠處村落上方炊煙縈繞、不忍離去的情味,王句卻是用白描手法表現黃昏第一縷炊煙裊裊升到半空的景象,各有各的形象,各有各的意境。這一聯是王維修辭的名句,歷來被人稱道。“渡頭余落日”,精確地剪取落日行將與水面相切的一瞬間,富有包孕地顯示了落日的動態和趨向,在時間和空間上都為讀者留下想像的餘地。“墟里上孤煙”,寫的也是富有包孕的片刻。“上”字,不僅寫出炊煙悠然上升的動態,而且顯示已經升到相當的高度。

首、頸兩聯,以寒山、秋水、落日、孤煙等富有季節和時間特徵的景物,構成一幅和諧靜謐的山水田園風景畫。但這風景並非單純的孤立的客觀存在,而是畫在人眼裡,人在畫圖中,一景一物都經過詩人主觀的過濾而帶上了感 * 彩。頷聯:“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這就是詩人的形象。柴門,表現隱居生活和田園風味;倚杖,表現年事已高和意態安閒。柴門之外,倚杖臨風,聽晚樹鳴蟬、寒山泉水,看渡頭落日、墟里孤煙,那安逸的神態,瀟灑的閒情,和“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歸去來辭》)的陶淵明有幾分相似。事實上,王維對那位“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也是十分仰慕的,就在這首詩中,不僅仿效了陶的詩句,而且在尾聯引用了陶的典故:“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陶文《五柳先生傳》的主人公,是一位忘懷得失、詩酒自娛的隱者,“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實則,生正是陶潛的自我寫照;而王維自稱五柳,就是以陶潛自況的。接輿,是春秋時代“鳳歌笑孔丘”的楚國狂士,詩人把沉醉狂歌的裴迪與楚狂接輿相比,乃是對這位年輕朋友的讚許。陶潛與接輿──王維與裴迪,個性雖大不一樣,但那超然物外的心跡卻是相近相親的。所以,“復值接輿醉”的復字,不表示又一次遇見裴迪,而是表示詩人情感的加倍和進層:既賞佳景,更遇良朋,輞川閒居之樂,至於此極啊!末聯生動地刻畫了裴迪的狂士形象,表明了詩人對他的由衷的好感和歡迎,詩題中的贈字,也便有了著落。

頷聯和尾聯,對兩個人物形象的刻畫,也不是孤立進行,而是和景物描寫密切結合的。柴門、暮蟬、晚風、五柳,有形無形,有聲無聲,都是寫景。五柳,雖是典故,但對王維說來,模仿陶淵明筆下的人物,植五柳於柴門之外,這是自然而然的。

標籤:唐詩三百首秋天寫景抒情田園

詩詞推薦

  • 殿前歡·暢幽哉

    貫雲石元代〕暢幽哉,春風無處不樓台。一時懷抱俱無奈,總對天開。就淵明歸去來,怕鶴怨山禽怪,問甚功名在?酸齋是我,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原文_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的賞析_古詩文
  • 【正宮】鸚鵡曲

    馮子振元代〕序云:白無咎有〔鸚鵡曲〕云:儂家鸚鵡洲邊住,是個不識字漁父。浪花中一葉扁舟,睡煞江南煙雨
  • 蘇秀道中

    曾幾宋代〕蘇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蘇,喜而有作。一夕驕陽轉作霖,夢回涼冷潤衣襟。不愁屋漏床床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原文_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的賞析_古詩文
  • 詠懷古蹟五首·其三

    杜甫唐代〕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夜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原文_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友人

    薛濤唐代〕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原文_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的賞析_古詩文
  • 白雲謠

    佚名先秦〕白雲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復能來。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原文_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的賞析_古詩文
  • 清平樂·煙輕雨小

    晏幾道宋代〕煙輕雨小。紫陌香塵少。謝客池塘生綠草。一夜紅梅先老。旋題羅帶新詩。重尋楊柳佳期。強半春寒去後,幾番花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原文_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的賞析_古詩文
  • 御帶花·青春何處風光

    歐陽修宋代〕青春何處風光好?帝里偏愛元夕。萬重繒彩,構一屏峰嶺,半空金碧。寶檠銀鈺,耀絳幕、龍虎騰擲。沙堤遠,雕
  • 好事近·夕景

    廖世美宋代〕落日水熔金,天淡暮煙凝碧。樓上誰家紅袖,靠闌乾無力。鴛鴦相對浴紅衣,短棹弄長笛。驚起一雙飛去,聽波聲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原文_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的賞析_古詩文
  • 定風波·暖日閒窗映碧紗

    歐陽炯唐代〕暖日閒窗映碧紗,小池春水浸晴霞。數樹海棠紅欲盡,爭忍,玉閨深掩過年華。獨憑繡床方寸亂,腸斷,淚珠穿破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原文_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的賞析_古詩文
  • 卜運算元·秋晚集杜句吊賈傅

    楊冠卿宋代〕蒼生喘未蘇,買筆論孤憤,文採風流今尚存,毫髮無遺恨。 悽惻近長沙,地僻秋將盡。長使英雄淚滿襟,天意高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原文_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的賞析_古詩文
  • 鵲橋仙·扁舟昨泊

    吳潛宋代〕扁舟昨泊,危亭孤嘯,目斷閒雲千里。前山急雨過溪來,盡洗卻、人間暑氣。暮鴉木末,落鳧天際,都是一團秋意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原文_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的賞析_古詩文
  • 豐樂亭遊春·其三

    歐陽修宋代〕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遊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原文_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的賞析_古詩文
  •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謝朓南北朝〕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去矣
  • 重別薛華

    王勃唐代〕明月沉珠浦,秋風濯錦川。樓台臨絕岸,洲渚亘長天。旅泊成千里,棲遑共百年。窮途唯有淚,還望獨潸然。
  • 次韻黃斌老所畫橫竹

    黃庭堅宋代〕酒澆胸次不能平,吐出蒼竹歲崢嶸。臥龍偃蹇雷不驚,公與此君俱忘形。晴窗影落石泓處,松煤淺染飽霜兔。中安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原文_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的賞析_古詩文
  • 始得西山宴遊記

    柳宗元唐代〕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其隟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
  • 感遇十二首·其四

    張九齡唐代〕孤鴻海上來,池潢不敢顧。側見雙翠鳥,巢在三珠樹。矯矯珍木巔,得無金丸懼。 * 患人指,高明逼神惡。今我
  • 城東早春

    楊巨源唐代〕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原文_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的賞析_古詩文
  • 夜半樂(中呂調)

    柳永宋代〕艷陽天氣,煙細風暖,芳郊澄朗閒凝佇。漸妝點亭台,參差佳樹。舞腰困力,垂楊綠映,淺桃穠李夭夭,嫩紅無數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原文_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