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

作者:蘇軾 朝代:宋代

原文

門外東風雪灑裾,山頭回首望三吳。不應彈鋏為無魚。
上黨從來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時平不用魯連書。

詩詞問答

問:《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的作者是誰?答:蘇軾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蘇軾的名句有哪些?答:蘇軾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門外東風把春雪吹灑在先生您的前襟,當您登上太行山頭時一定會回過頭來眺望三吳故鄉。既然做了學官,就不應計較被派到了那艱苦的地方。
上黨地勢險要,歷來被人稱作天下之脊,先生您志向遠大,如古之大儒,以天下為己任。只是時代承平,即使有魯連那樣的奇妙計策,也沒有用的地方。

注釋
浣溪沙: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紗於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紗》或《浣沙溪》。上下片三個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兩體。平韻體流傳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韓偓詞,是正體。上片三句全用韻,下片末二句用韻。過片二句用對偶句的居多。仄韻體始於南唐李煜。又有《小庭花》等二十餘種異名。另有《攤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韻位不變。此調音節明快,句式整齊,易於上口,為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
梅庭老:作者友人,生平不詳,學官,州學教授。從詞里可知他是三吳地區(“三吳”,眾說不一,大概指今浙東、蘇南一帶)人。
上黨:一作“潞州”,位於現在的山西長治,北宋時與遼國接近,地屬偏遠。
學官:官職名,負責地方文教,職位不顯。
裾:衣的前襟。
三吳:古地區名,說法不一,大致指今江蘇、浙江的蘇州、吳興、紹興一帶。
彈鋏為無魚:戰國齊人馮諼為孟嘗君食客,嫌生活清苦,彈劍而歌:“長鋏歸來乎,食無魚!”鋏,指劍把或劍。
脊:脊樑。上黨其地甚高,古有與天為黨之說,故云“天下脊”。
先生:指梅庭老。
魯連書:《史記·魯仲連列傳》:齊軍攻打聊城一年多不能下,魯仲連寫書信給守城燕將,燕將見書哭泣三日,猶豫不決而 * 。這句話:如今天下太平用不上魯仲連這類書信。意勸梅庭老安心去作學官,不要想去立什麼奇功。

詩文賞析

“門外東風雪灑裾”,是寫送別的時間與景象。儘管春已來臨,但因春雪,而氣候尚很寒冷。而“飛雪似梅花”的情景,隱含無限惜別之意。這時有“雪灑裾(衣襟)”,而不言“淚沾衣”,頗具豪爽氣概。次句即有一較大跳躍,由眼前寫到別後,想像梅庭老別去途中,於“山頭回首望三吳”,對故園依依不捨。這裡作者不是強調三吳可戀,而是寫一種人之常情。第三句再進一層,謂“不應彈鋏為無魚。”這句用戰國齊人馮諼事,馮諼為孟嘗君食客,曾嫌不受重視,彈鋏(寶劍)作歌道:“長鋏歸來乎,食無魚”(《戰國策·齊策》)。此句意謂梅庭老做了學官,不必唱歸來了。同時又似乎是說,儘管上黨地方艱苦,亦不必計較個人待遇,彈鋏使氣。正因為意思在兩者之間,語氣顯得尤為誠懇。

過片音調轉高亢:“上黨從來天下脊”。意謂勿嫌上黨邊遠,其地勢實險要。蓋秦曾置上黨郡,因其地勢高,故有“與天為黨”之說。杜牧《賀中書門下平澤潞啟》:“上黨之地,肘京洛而履蒲津,倚太原而跨河朔,戰國時,張儀以為天下之脊。”作者《雪浪石》詩亦云:“太行西來萬馬屯,勢與貸岳爭雄尊。飛狐上黨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黃昏。”可以參讀。

“先生元是古之儒”,此稱許梅庭老有如古之大儒,以天下為己任,意謂勿以學官而自卑。此句與上句形成一聯,筆力豪邁,高唱警挺,足以壯友人行色。然而,不免還有一個問題,既然上黨是要地,梅庭老又是大儒,為何不委以大任,而任“學官”這種小角色呢?末句補說,“時平不用魯連書”。承接上句,用魯連的典故,表達了作者勸勉和同情之意。魯連,即魯仲連,戰國齊人,曾在趙國遊學,當時正逢秦國圍攻趙國,魏國派人勸告說趙國奉秦王為帝,魯仲連力排眾議,使趙國保持了獨立。後來,齊國大將田單攻打聊城,久攻不下。魯仲連修書一封,用箭射入城中,勸說守城燕將,燕將看到書信後,猶豫不定,哭泣三天后 * 。田單收復聊城後,想封賞魯仲連,魯仲連逃隱於海上。《史記》對魯仲連評價很高。因上黨是趙國舊地,當時宋遼早已議和,所以說時代承平,梅庭老即使有魯連那樣的奇妙計策,也沒有用的地方。此句既有勸勉梅庭者隨遇而安之意,又有對其生未逢時不得重用之遭的同情。

這首詞全詞僅六句,卻寓義曲折深遠,既同情於友人,又開導他努力工作,可以看得出,作者是想用自己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去影響友人,出語灑脫卻發自肺腑,真摯動人。

標籤:送別抒懷

詩詞推薦

  • 湘月·天風吹我

    龔自珍清代〕天風吹我,墮湖山一角,果然清麗。曾是東華生小客,回首蒼茫無際。屠狗功名,雕龍文卷,豈是平生意?!鄉親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原文_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的賞析_古詩文
  • 憶菊

    曹雪芹明代〕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空籬舊圃秋無跡,瘦月清霜夢有知。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痴。誰憐
  • 春送僧

    貫休唐代〕蜀魄關關花雨深,送師沖雨到江潯。不能更折江頭柳,自有青青松柏心。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原文_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的賞析_古詩文
  • 湘口送友人

    李頻唐代〕中流欲暮見湘煙,葦岸無窮接楚田。去雁遠沖雲夢雪,離人獨上洞庭船。風波盡日依山轉,星漢通霄向水連。零落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原文_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的賞析_古詩文
  • 墨梅

    張嵲宋代〕山邊幽谷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 送何遯山人歸蜀

    梅堯臣宋代〕春風入樹綠,童稚望柴扉。遠壑杜鵑響,前山蜀客歸。到家逢社燕,下馬澣征衣。終日自臨水,應知已息機。
  • 酒泉子

    辛棄疾宋代〕流水無情,潮到空城頭盡白,離歌一曲怨殘陽。斷人腸。東風官柳舞雕牆。三十六宮花濺淚,春聲何處說興亡。燕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原文_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的賞析_古詩文
  • 送人游塞

    王建唐代〕初晴天墮絲,晚色上春枝。城下路分處,邊頭人去時。停車數行日,勸酒問回期。亦是茫茫客,還從此別離。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原文_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的賞析_古詩文
  • 酹江月/念奴嬌 淮城感興

    張紹文宋代〕舉杯呼月,問神京何在,淮山隱隱。撫劍頻看勳業事,惟有孤忠挺挺。宮闕腥膻,衣冠淪沒,天地憑誰整。一枰棋
  • 送韋整尉長沙

    張祜唐代〕遠遠長沙去,憐君利一官。風帆彭蠡疾,雲水洞庭寬。木客提蔬束,江烏接飯丸。莫言卑濕地,未必乏新歡。
  • 青門歌,送東台張判官

    岑參唐代〕青門金鎖平旦開,城頭日出使車回。青門柳枝正堪折,路傍一日幾人別。東出青門路不窮,驛樓官樹灞陵東。花撲
  • 魯山山行

    梅堯臣宋代〕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人家在何許,雲外一聲雞。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原文_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的賞析_古詩文
  • 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

    杜甫唐代〕遠送從此別,青山空復情。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列郡謳歌惜,三朝出入榮。江村獨歸處,寂寞養殘生。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原文_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的賞析_古詩文
  • 南歌子·寓意

    蘇軾宋代〕雨暗初疑夜,風回忽報晴。淡雲斜照著山明。細草軟沙溪路、馬蹄輕。卯酒醒還困,仙材夢不成。藍橋何處覓雲英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原文_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的賞析_古詩文
  • 霜天曉角 儀真江上夜泊

    黃機宋代〕寒江夜宿。長嘯江之曲。水底魚龍驚動,風捲地、浪翻屋。詩情吟未足。酒興斷還續。草草興亡休問,功名淚、欲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原文_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的賞析_古詩文
  • 滿江紅·題碧梧翠竹送李陽春

    張寧〔明代〕一曲清商,人別後、故園幾度。想翠竹、碧梧風采,舊遊何處。三徑西風秋共老,滿庭疏雨春都過。看蒼苔、白石
  • 送客歸京

    白居易唐代〕水 * 千里,何時歸到秦?舟辭三峽雨,馬入九衢塵。有酒留行客,無書寄貴人。唯憑遠傳語,好在曲江春。
  • 早雁

    杜牧唐代〕金河秋半虜弦開,雲外驚飛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聲來。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莫厭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原文_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山滴嵐光水拍堤

    姜彧元代〕山滴嵐光水拍堤,草香沙暖淨無泥。只疑誤入武林溪。兩岸桃花烘日出,四圍高柳到天垂。一尊心事百年期。
  • 送天台陳庭學序

    宋濂明代〕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萬里,陸有劍閣棧道之險,水有瞿塘、灩澦之虞。跨馬行,則篁竹間山高者,累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原文_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