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行

作者:孟賓於 朝代:唐代

公子行原文

錦衣紅奪彩霞明,侵曉春遊向野庭。
不識農夫辛苦力,驕驄蹋爛麥青春。

詩詞問答

問:公子行的作者是誰?答:孟賓於
問:公子行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公子行是什麼體裁?答:樂府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富貴人家的公子們穿著錦緞做的比彩霞還要鮮艷的衣服,一大清早就騎著馬去野外遊春。他們盡興玩耍,根本不管農民辛辛苦苦種出的莊稼,縱馬賓士,踏爛了無數的麥苗。詩中表達了詩人對富家子弟任意糟蹋莊稼的惡劣行徑的氣憤。

注釋
奪:賽過。
侵曉:天剛亮。野庭:田野。
驕驄:健壯的毛色青白相間的馬。

詩文賞析

《公子行》,是唐代專寫紈絝子弟浮華生活的詩題。這首是揭露貴家公子在春遊中,縱馬踏壞麥苗的惡劣行為。首二句描寫貴公子穿上比彩霞還鮮亮的錦衣,一大早就興致勃勃地騎馬去野外春遊。字裡行間明顯地透露出其人的豪華與權勢。詩人運用對比反襯的藝術手法,以彩霞失色來反襯“錦衣”的華麗,可見其家世之貴顯,生活之豪奢了。“錦衣紅奪”,一個“奪”字,表現出錦衣色彩的鮮艷。

後兩句即緊切公子的身份來揭露其驕縱行為。“不識農夫辛苦力,驕驄踏爛麥青青。”“驕驄”,是驕縱不馴的馬。“驕”,指馬驕,亦指人驕。一個“不識”,一個“驕驄”,活畫出了愚蠢而又驕橫的權豪子弟的醜惡形象。

唐末顏仁郁的《農家》詩寫道:“夜半呼兒趁曉耕,羸牛無力漸艱行。時人不識農家苦,將謂田中谷自生。”“不識農家苦”的正是那些遊手好閒的貴族子弟。他們過的是錦衣玉食的寄生生活,哪裡懂得農民的辛苦和稼穡的艱難,所以他們只顧在田野上縱馬狂奔,兜風賞景,全然不顧地里的莊稼,把踩爛麥苗視作兒戲。“不識農夫辛苦力”,這句詩看似平平,其實,這正是剝削階級輕視勞動人民的表現。詩句非常切合貴族子弟的身份特點,也很能發人深思。

唐末五代時期,統治者極其荒淫腐朽,嬌慣子女的現象極為嚴重。據說詩僧貫休曾當著蜀主王建及其大臣的面,諷刺王孫公子“稼穡艱難總不知,五帝三皇是何物!”(《少年行》)孟賓於的這首《公子行》,則是從另一個側面鞭撻了他們為害農民的行為。

在藝術方面,這首詩也有一些值得稱道的地方。踩壞麥苗,看來是尋常的事情。但這裡所反映的並不是一般無意中踩著莊稼,而是貴族子弟隨意踐踏民田的行為。詩人將“踏爛麥青青”放在權豪子弟放蕩遊樂的背景上來表現,其害民的性質就愈加昭彰,揭露也更顯得鞭辟入裡。

這詩前面以火紅的彩霞、明媚的春光描繪了一幅春景圖畫;後面勾畫的則是一片馬蹄踏過麥田、青青的麥苗被踩爛的殘破景象。前後形成鮮明的對比。在彩霞春光的映襯下,後面的殘破景象更顯得傷心慘目。這種鮮明對比所產生的藝術效果,無形中會激起讀者對貴族少爺的憎惡和憤慨。

標籤:諷刺生活

詩詞推薦

  • 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陶淵明魏晉〕草廬寄窮巷,甘以辭華軒。正夏長風急,林室頓燒燔,一宅無遺宇,舫舟蔭門前。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果菜
  • 游靈岩記

    高啟明代〕吳城東無山,唯西為有山,其峰聯嶺屬,紛紛靡靡,或起或伏,而靈岩居其詞,拔其挺秀,若不肯與眾峰列。望之
  • 桃花庵歌

    唐寅明代〕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換來花下眠;半醒
    公子行原文_公子行的賞析_古詩文
  • 水仙子·懷古

    張可久元代〕秋風遠塞皂雕旗,明月高台金鳳懷。紅妝肯為蒼生計,女妖嬈能有幾?兩蛾眉千古光輝:漢和番昭君去,越吞吳西
    公子行原文_公子行的賞析_古詩文
  • 好事近·搖首出紅塵

    朱敦儒宋代〕搖首出紅塵,醒醉更無時節。活計綠蓑青笠,慣披霜沖雪。晚來風定釣絲閒,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鴻
    公子行原文_公子行的賞析_古詩文
  • 大人先生傳

    阮籍魏晉〕  大人先生蓋老人也,不知姓字。陳天地之始,言神農黃帝之事,昭然也;莫知其生年之數。嘗居蘇門之山,故
  • 代出自薊北門行

    鮑照南北朝〕羽檄起邊亭,烽火入鹹陽。征騎屯廣武,分兵救朔方。嚴秋筋竿勁,虜陣精且強。天子按劍怒,使者遙相望。雁行
  • 破陣子·柳下笙歌庭院

    晏幾道宋代〕柳下笙歌庭院,花間姊妹鞦韆。記得春樓當日事,寫向紅窗夜月前。憑誰寄小蓮。絳蠟等閒陪淚,吳蠶到了 * 。
    公子行原文_公子行的賞析_古詩文
  • 大德歌·冬景

    關漢卿元代〕雪粉華,舞梨花,再不見煙村四五家。密灑堪圖畫,看疏林噪晚鴉。黃蘆掩映清江下,斜纜著釣魚艖。
  • 柳州城西北隅種柑樹

    柳宗元唐代〕手種黃柑二百株,春來新葉遍城隅。方同楚客憐皇樹,不學荊州利木奴。幾歲開花聞噴雪,何人摘實見垂珠。若教
    公子行原文_公子行的賞析_古詩文
  • 嘲魯儒

    李白唐代〕魯叟談五經,白髮死章句。問以經濟策,茫如墜煙霧。足著遠遊履,首戴方山巾。緩步從直道,未行先起塵。秦家
    公子行原文_公子行的賞析_古詩文
  • 山中與幽人對酌

    李白唐代〕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公子行原文_公子行的賞析_古詩文
  • 送韓子師侍郎序

    陳亮宋代〕秘閣修撰韓公知婺之明年,以“恣行酷政,民冤無告”劾去。  去之日,百姓遮府門願留者,頃刻合數千人,手
  • 隋宮

    李商隱唐代〕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玉璽不緣歸日角[1],錦帆應是到天涯。於今腐草無瑩火,終古垂楊有暮鴉
    公子行原文_公子行的賞析_古詩文
  • 五噫歌

    梁鴻兩漢〕陟彼北芒兮,噫!顧瞻帝京兮,噫!宮闕崔巍兮,噫!民之劬勞兮,噫!遼遼未央兮,噫!
  • 善哉行·其一

    曹丕魏晉〕上山採薇,薄暮苦飢。溪谷多風,霜露沾衣。野雉群雊,猿猴相追。還望故鄉,郁何壘壘!高山有崖,林木有枝。
  • 過故人莊

    孟浩然唐代〕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公子行原文_公子行的賞析_古詩文
  • 菩薩蠻·問君何事輕離別

    納蘭性德清代〕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楊柳乍如絲,故園春盡時。春歸歸不得,兩槳松花隔。舊事逐寒潮,啼鵑恨未
    公子行原文_公子行的賞析_古詩文
  • 漁家傲引·子月水寒風又烈

    洪适宋代〕子月水寒風又烈。巨魚漏網成虛設。圉圉從它歸丙穴。謀自拙。空歸不管旁人說。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獨釣南溪
  • 北山移文

    孔稚珪南北朝〕鐘山之英,草堂之靈,馳煙驛路,勒移山庭:  夫以耿介拔俗之標,蕭灑出塵之想,度白雪以方潔,乾青雲而直
公子行原文_公子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