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作者:崔曙 朝代:唐代

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原文

漢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臨曙色開。
三晉雲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
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詩詞問答

問: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的作者是誰?答:崔曙
問: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書法欣賞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書法作品欣賞
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書法作品

注釋

韻譯
漢文皇帝修建高高的望仙台,今日登臨時天邊曙色剛散開。
三晉的重重雲山全向著北方,崤山二陵的風雨從東邊飄來。
像關門令尹誰能夠認識清楚,仙翁河上公一去便不再返回。
遠求神仙不如就近尋彭澤宰,一起暢飲共為重陽菊花乾杯。

散譯
漢文帝在這裡築了一座高台,今天我來到台上時,太陽才剛出來。
三晉一帶,山嶺都向北蜿蜒而去;崤山二陵那裡的風雨,都從東方襲來。
函谷關尹子潛修有道,又有誰知道呢?河上仙翁不肯留下,一去不回。
既然仙人難見,姑且就近找找陶淵明吧,讓我們共飲菊花酒,喝他個酩配大醉。

注釋
九日:指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望仙台:據說漢河上公授漢文帝《老子章句》四篇而去,後來文帝築台以望河上公,台即望仙台,在今河南陝縣西南。劉明府容:名容,生平不詳。明府,唐代對縣令的尊稱。
高台:指望仙台。
曙色開:朝日初出、陽光四照的樣子。
三晉:指古晉國,春秋末韓、魏、趙三家分晉,故有此稱。在今山西、河南一帶。北向:形容山勢向北偏去。
二陵:指崤山南北的二陵,在今河南洛寧、陝縣附近。據《左傳》載,崤山南陵是夏帝皋的陵墓,北陵是周文王避風雨的地方。東:一作“西”。
關:函谷關。令尹:守函谷關的官員尹喜,相傳他忽見紫氣東來,知有聖人至。不一會果然老子騎青牛過關。尹喜留下老子,於是老子寫《道德經》一書。尹喜後隨老子而去。誰能識:誰還能遇到關門令尹呢?
河上仙翁:即河上公,漢文帝時人,傳說其後羽化成仙。
彭澤宰:晉陶淵明曾為彭澤令。淵明嗜酒而愛菊。有一次重陽節無酒喝,久坐於菊叢中,剛好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後而歸。這裡暗用其“九日”事。彭澤宰借指劉明府。
陶然:歡樂酣暢的樣子。共醉:一作“一醉”。菊花杯:意謂對菊舉杯飲酒。

詩文賞析

詩人重陽節登臨仙台,描寫了仙台雄偉壯麗的景色,指出就近邀友暢飲要比尋訪神仙暢快舒適。這首詩寫景氣勢雄渾,酣暢淋漓,轉承流暢自然。

望仙台,漢文帝所建。三晉,泛指山西。二陵,漢代皇帝的陵墓。關門,望仙台所在地城關,令尹,地方長官,縣稱令,府稱尹。

此詩格律為平起式首句入韻格,韻合十灰。中二聯對仗半工,風雨對雲山,河上對關門,都不很工。對仗微有不工,可見靈活,不拘泥,唐詩多如此。

此詩主題表達富貴榮華轉瞬即逝,奔波仕途徒勞無功,不如歸隱。首聯言事:在這個早上,作者登上漢文帝修造的望仙台。憑高望遠,看到朝陽,心情頓覺開朗。頷聯字面寫四季變換,“雲山皆北向”,是夏天;“風雨自東來”是春天。從漢文帝修築此台到作者登台時,經歷了近千個春夏秋冬。戰國時的三晉,經過秦漢、魏晉、北朝,幾經分合,此時成了一統天下的一個部分。漢代的皇帝,當時多么顯赫,而此刻只能在二陵中,任憑風雨侵襲了。實際上是感嘆;歷史變遷,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頸聯繼續抒發歷史感慨:望仙台所在地的地方長官,經過多次改朝換代,誰能記住他們一個個的名字呢?當年磻溪垂釣、後來被周文王聘請為宰相的姜尚,也早死了多年,再也不能回來了。真有“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的感慨。尾聯言志。有了前面的鋪墊,既然功名利祿都是過眼雲煙,那么就不必拚命走仕途了。不如沿著陶淵明的道路,採菊東籬下,飲酒自娛。

崔曙只有這一首七律,但卻是名作,可見詩貴精不貴多。

詩詞推薦

  • 行路難·其二

    李白唐代〕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粟。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淮陰市井笑韓
  • 宮詞

    薛逢唐代〕十二樓中盡曉妝,望仙樓上望君王。鎖銜金獸連環冷,水滴銅龍晝漏長。雲髻罷梳還對鏡,羅衣欲換更添香。遙窺
    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原文_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的賞析_古詩文
  • 好事近·夕景

    廖世美宋代〕落日水熔金,天淡暮煙凝碧。樓上誰家紅袖,靠闌乾無力。鴛鴦相對浴紅衣,短棹弄長笛。驚起一雙飛去,聽波聲
    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原文_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的賞析_古詩文
  • 秋登萬山寄張五

    孟浩然唐代〕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相望試登高,心飛逐鳥滅。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天邊
    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原文_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的賞析_古詩文
  • 臨高台

    佚名兩漢〕臨高台以軒,下有清水清且寒。江有香草目以蘭,黃鵠高飛離哉翻。關弓射鵠,令我主壽萬年。
    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原文_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的賞析_古詩文
  • 木蘭花·小芙蓉

    魏承班唐代〕小芙蓉,香旖旎,碧玉堂深清似水。閉寶匣,掩金鋪,倚屏拖袖愁如醉。遲遲好景煙花媚,曲渚鴛鴦眠錦翅。凝然
  • 巫山曲

    孟郊唐代〕巴江上峽重複重,陽台碧峭十二峰。荊王獵時逢暮雨,夜臥高丘夢神女。輕紅流煙濕艷姿,行雲飛去明星稀。目極
    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原文_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的賞析_古詩文
  • 御街行·街南綠樹春饒絮

    晏幾道宋代〕街南綠樹春饒絮,雪滿遊春路。樹頭花艷雜嬌雲,樹底人家朱戶。北樓閒上,疏簾高卷,直見街南樹。闌乾倚盡猶
    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原文_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的賞析_古詩文
  • 少年游·朝雲漠漠散輕絲

    周邦彥宋代〕朝雲漠漠散輕絲。樓閣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門外燕飛遲。而今麗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不似當時,小
    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原文_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梓州李使君

    王維唐代〕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 雜詩

    佚名宋代〕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麥苗風柳映堤。等是有家歸未得,杜鵑休向耳邊啼。
    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原文_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的賞析_古詩文
  • 別舍弟宗一

    柳宗元唐代〕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桂嶺瘴來雲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欲知
    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原文_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的賞析_古詩文
  • 滿江紅·金陵懷古

    薩都剌元代〕六代豪華,春去也、更無訊息。空悵望,山川形勝,已非疇昔。王謝堂前雙燕子,烏衣巷口曾相識。聽夜深、寂寞
  • 行香子·天與秋光

    李清照宋代〕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薄衣初試,綠蟻新嘗,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黃昏院落,淒悽惶惶
    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原文_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的賞析_古詩文
  • 鵲橋仙·碧梧初出

    嚴蕊宋代〕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謝。穿針人在合歡樓,正月露、玉盤高瀉。蛛忙鵲懶,耕慵織倦,空做古今佳話
    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原文_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的賞析_古詩文
  • 幽州夜飲

    張說唐代〕涼風吹夜雨,蕭瑟動寒林。正有高堂宴,能忘遲暮心。軍中宜劍舞,塞上重笳音。不作邊城將,誰知恩遇深。
    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原文_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的賞析_古詩文
  • 秋懷

    歐陽修宋代〕節物豈不好,秋懷何黯然。西風酒旗市,細雨菊花天。感事悲雙鬢,包羞食萬錢。鹿車終自駕,歸去潁東田。
    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原文_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的賞析_古詩文
  • 李商隱唐代〕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原文_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的賞析_古詩文
  • 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

    韋應物唐代〕兵衛森畫戟,宴寢凝清香。海上風雨至,逍遙池閣涼。 煩疴近消散,嘉賓復滿堂。自慚居處崇,未睹斯民康。
  •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辛棄疾宋代〕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
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原文_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