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不雨

作者:王士禎 朝代:清代

春不雨原文

西亭石竹新作芽,遊絲已罥櫻桃花。
鳴鳩乳燕春欲晚,杖藜時復話田家。
田家父老向我說,“穀雨久過三月節。
春田龜坼苗不滋,猶賴立春三日雪。”
我聞此語重嘆息,瘠土年年事耕織。
暮聞窮巷叱牛歸,曉見公家催賦入。
去年暘雨幸無愆,稍稍三農獲晏食。
春來谷賦復傷農,不見飢鳥啄余粒。
即今土亢不可耕,布穀飛飛朝暮鳴。
舂莩作飯藜作羹,吁嗟荊益方用兵。

詩詞問答

問:春不雨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禎
問:春不雨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王士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禎名句大全

注釋

石竹: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對生似小竹,開紅白或雜色小花,供絲賞。
遊絲:春天在空中飄動的由蜘蛛等所吐的細絲。俗稱“天絲。”
罥(juàn):掛。
乳燕:雛燕。一說正在哺育雛燕的母燕。
“杖藜”句:時常拄著藜杖來農家閒(。
龜坼:田地乾裂。滋:長。
窮巷:陋巷。
“去年”句:去年天氣陰晴適宜,風調雨順。暘(yáng):日出,晴。愆(qiān):差錯。
三農:指平地、山地、澤地的農民。一說指春、夏、秋三個農時。晏食:安食。無旱無澇,故安。
土亢:土地乾燥堅硬。
莩(fú):麻的種子。《爾雅·釋草》:“莩,麻母。”郭璞註:“苴麻盛子者。”《詩經·豳風·七月》:“九月叔苴。”藜:一種草,嫩葉可食。
荊、益:荊州和益州。在今西湖、四川一帶。方用兵:正在打仗。

詩文賞析

此詩作於順治十四年(1657),這一年自春至夏,北方三月不雨,此詩即詠寫此事。

首兩聯交代背景,描寫“春欲晚”的時節的農村風光,並由杖藜老農話農事引入下層。三四兩聯借田家父老之口描述農村乾旱情景。旱情的嚴重,田家父老的憂慮凸現無遺。下面四聯寫詩人內心的觸動及深深嘆息。詩人既為農民在貧瘠的土地上歲歲勞作的悲苦命運而感嘆,更為官府的剝削壓榨,使農民生活受到極大影響和損害的現象憤懣不已,揭示出農民辛勤勞動反而日益貧困的真正原因並非只是天災所致,而在於統治者的殘酷盤剝,筆鋒直指封建統治者及不合理的制度。尾兩聯又回到眼前現狀的描寫:土地乾旱無法耕種,人們只能用野果野菜充飢,而清兵又要從荊(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向雲南發兵進攻,人們在遭受災荒的侵害、官府剝削壓榨的同時,還要蒙受戰亂的痛苦。

此詩對勞動人民的不幸命運和生活處境寄予了深深的關切同情,對腐敗統治階級及不合理的制度進行了有力的揭露,極富戰鬥性和認識價值。

標籤:春天同情農民

詩詞推薦

  • 傷春

    楊萬里宋代〕準擬今春樂事濃,依然枉卻一東風。年年不帶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春不雨原文_春不雨的賞析_古詩文
  • 永遇樂·春情

    解昉宋代〕風暖鶯嬌,露濃花重,天氣和煦。院落煙收,垂楊舞困,無奈堆金縷。誰家巧縱,青樓弦管,惹起夢雲情緒。憶當
  • 江城子·賞春

    朱淑真宋代〕斜風細雨作春寒,對尊前,憶前歡。曾把梨花,寂寞淚闌乾。芳草斷煙南浦路,和別淚,看青山。昨宵結得夢夤緣
  • 赤棗子·寄語釀花風日好

    納蘭性德清代〕驚曉漏,護春眠。格外嬌慵只自憐。寄語釀花風日好,綠窗來與上琴弦。
    春不雨原文_春不雨的賞析_古詩文
  • 花心動 春詞

    阮逸女宋代〕仙苑春濃,小桃開,枝枝已堪攀折。乍雨乍晴,輕暖輕寒,漸近賞花時節。柳搖台榭東風軟,簾櫳靜、幽禽調舌。
  • 闕題

    劉昚虛唐代〕道由白雲盡,春與青溪長。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閒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幽映每白日,清輝照衣裳。
  • 夜遊宮·春語鶯迷翠柳

    吳文英宋代〕春語鶯迷翠柳,煙隔斷、晴波遠岫。寒壓重簾幔拖繡。袖爐香,倩東風,與吹透。花訊催時候。舊相思、偏供閒晝
    春不雨原文_春不雨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思

    韋應物唐代〕野花如雪繞江城,坐見年芳憶帝京。閶闔曉開凝碧樹,曾陪鴛鷺聽流鶯。
    春不雨原文_春不雨的賞析_古詩文
  • 詠柳

    曾鞏宋代〕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春不雨原文_春不雨的賞析_古詩文
  • 瑞龍吟(大石·春景)

    周邦彥宋代〕章台路。還見褪粉梅梢,試花桃樹。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歸來舊處。暗凝佇。因念個人痴小,乍窺門戶。侵
  • 虞美人·東風盪颺輕雲

    陳亮宋代〕東風盪颺輕雲縷,時送瀟瀟雨。水邊台榭燕新歸,一點香泥,濕帶落花飛。海棠糝徑鋪香繡,依舊成春瘦。黃昏庭
  • 雪中聞牆外鬻魚菜者求售之聲甚苦有感

    范成大宋代〕攜籮驅出敢偷閒,雪脛冰須慣忍寒。豈是不能扃戶坐,忍寒猶可忍飢難。啼號升斗抵千金,凍雀飢鴉共一音。勞汝
  • 賣花聲·立春

    黃景仁清代〕獨飲對辛盤,愁上眉彎。樓窗今夜且休關。前度落紅流到海,燕子銜還。書貼更簪歡,舊例都刪。到時風雪滿千山
    春不雨原文_春不雨的賞析_古詩文
  • 蝶戀花·儂是江南遊冶

    趙孟頫元代〕儂是江南遊冶子,烏帽青鞋,行樂東風裡。落盡楊花春滿地,萋萋芳草愁千里。扶上蘭舟人慾醉,日暮青山,相映
  • 減字木蘭花·斜紅疊翠

    向子諲宋代〕公下世。此詞,公之絕筆也斜紅疊翠。何許花神來獻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孫錦一機。真香妙質。不耐世間風與日
  • 春日

    徐陵南北朝〕岸煙起暮色,岸水帶斜暉。徑狹橫枝度,簾搖驚燕飛。落花承步履,流澗寫行衣。何殊九枝蓋,薄暮洞庭歸。
    春不雨原文_春不雨的賞析_古詩文
  • 月夜 / 夜月

    劉方平唐代〕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乾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春不雨原文_春不雨的賞析_古詩文
  • 感春

    李賀唐代〕日暖自蕭條,花悲北郭騷。榆穿萊子眼,柳斷舞兒腰。上幕迎神燕,飛絲送百勞。胡琴今日恨,急語向檀槽。
    春不雨原文_春不雨的賞析_古詩文
  • 水檻遣心二首

    杜甫唐代〕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蜀天
  • 青門引·春思

    張先宋代〕乍暖還輕冷。風雨晚來方定。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樓頭畫角風吹醒。入夜重門靜。那堪更被
    春不雨原文_春不雨的賞析_古詩文
春不雨原文_春不雨的賞析_古詩文